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纨绔到底>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道诏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道诏令(1 / 2)

纨绔到底 我是键盘传说 更新时间 2023-02-19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陛下,姚崇、宋Z求见!”高力士禀报。

“让他们进来!”

“臣参见陛下!”姚崇、宋Z向李旦施礼。

“不知二位爱卿有何事呀?”

姚崇与宋Z对视了一眼,率先道:“陛下,申王是陛下嫡子,幽王是高宗皇帝之长孙,再加上太平公主参与其中,这对太子非常不利。故而请陛下将申王、幽王任命为刺史,择日赴任。同时,罢免岐王与薛王二人的左、右羽林军的职务,任命他们为东宫左、右率,以事太子。”

宋Z点头道:“请陛下下旨,让太平公主前往莆州安置。”

李隆基的兄弟辈中,除了睿宗的嫡长子李成器身份比较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被武则天废掉的二儿子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唐高宗的长孙幽王李守礼。姚崇宋Z的意思很明白,让这两个身份敏感的哥哥到地方算了,在长安容易受人利用。岐王和薛王是禁军羽林军的长官,手握重兵,容易受人利用。所以,不如免去他们的禁军指挥官职务,让他们当太子左右卫率,就是太子卫队的统帅。这样,不仅不会威胁太子,反而能加强太子的力量。

姚崇与宋Z的话说得很明白,现在之所以出了这么多事,关键就在于太平公主整天调唆。干脆,让太平公主到外地去吧,别在首都搅事了。整个来说,这番建议考虑到了威胁太子地位的全部因素,是个通观全局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他们二人维护太子。不仅仅只是出于个人交情,同时也是出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维护朝廷秩序的一片公心。

九月初二,也就是唐隆政变八个月以后。唐睿宗李旦连颁三个诏令:第一,太平公主出居蒲州,申王李成器和幽王李守礼到外地担任刺史,李隆基的两个弟弟岐王和薛王免去羽林将军之职,担任太子左右卫率。第二,李隆基以太子的身份监国,全面行使政治权力。第三。蓝田王担任辅国大将军,统一管理京畿羽林军与万骑。

这三个诏令一颁布,对李隆基而言当然是重大胜利。

太平公主得知自己被哥哥睿宗李旦发配到地方以后。怎会善罢干休,她第一时间便来找李旦哭诉。

“太平,你就去蒲州吧,要是待腻了。可以回来住几天。毕竟长安离蒲州并不远!”无论太平公主如何闹,李旦就是不松口。

太平公主见李旦已经铁了心,心中生出一计,她眼珠一转道:“阿哥,要我去蒲州也行,但眼下还有一事,我必须处理完才能走。”

“什么事?”

“阿哥,我在城郊有一处田庄。昨日被人血洗,全庄四百一十三人全部被人杀死。在大唐朗朗乾坤之下,居然会发生如此无法无天之事,阿哥你管是不管?”

太平公主不提此事还好,如今一提,李旦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起身道:“你说的不对,被杀死的只有一百零二人,他们都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死有余辜。而其余的三百一十一人都是普通佃农,只是被蒙着口绑了起来。”

“阿哥,你……”

“太平,我问你,你在田庄内蓄养那么多死士,想要做什么?重茂是怎么死的?难道你非要我捅破这层窗户纸吗?我只问你一句,蒲州你去是不去?”

听李旦如此说来,太平公主知道再闹也无益,一言不发便转身离去了。

看着太平公主离去的身影,李旦觉得一阵心烦意乱,他对身旁的杨思勖道:“你赶紧去将陶儿请来!”

“是,陛下!”

……

在李旦心烦意乱之际,李隆基心中不不痛快,就在此时,高力士禀报道:“赵妃请太子过去一趟。”

“告诉她,我忙着呢,没时间!”李隆基挥挥手,不耐烦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