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随身桃花源> 第四十二章 喜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喜宴(1 / 2)

随身桃花源 发飙的地瓜 更新时间 2023-04-03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丁酉年农历四月廿五,也就是阳历的五月二十号,宜结网、嫁娶、订盟、求嗣、祭祀。实在是个良辰吉日。

渭源村东边的陈家三儿子今天娶媳妇,几乎整个村子都去陈家吃酒席。

在农村,遇上哪家有红白喜事,那一定是全村的一件大事!主人家都会大张旗鼓,备上好酒好菜,请亲朋好友齐聚一堂。这时候,吃的不是只是酒席,而是那个幸福的氛围和那股热闹劲儿。

从早上起,陈家院子里就搭起棚子,砌了临时的简易炉灶,架了案板,快速搭建好了一个露天厨房。

家里的几个婶子嫂子都来帮忙,洗菜切菜,洗盘子摆桌,忙得不亦乐乎。

对小孩子来说,从记事伊始,乡村的酒席就是一件欢庆的大事件。

李锋小时候,就总是期待着哪天哪天谁家谁家摆一次酒宴,不论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都充满着期待。

每当听到哪天谁家要办一个酒宴,小孩们都会高兴的蹦着跳起来。因为在酒席上,大人们在这天总是对小孩格外的看顾,随他们尽情的玩耍,就连不去上学也无所谓,因为这种场合需要有小孩子来增添气氛。各种叔伯阿姨婶子,随手就能抓一把糖塞进你兜里,或是一把瓜子开心,揣进你手里。

在酒席上,还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很多的东西。李锋李茗兄妹俩,小时候最爱吃酒席上的糖醋排骨,这道菜酸甜可口,吃着特别香,是许多小孩的最爱,但这道菜单独做太麻烦,大人们平时是不愿意费这劲儿去满足小孩子的。

于是乎,这糖醋排骨似乎就成了只能在酒席上吃到的人间美味,曾无数次让李锋期盼着。

一转眼,好多年过去了,当时的不喑世事的小孩现在已经长成二十好几的大小伙了。因为学习的缘故,他都有好几年没参加乡村的酒席了,今天终于再次感受了乡村酒席,可李锋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已失去了从前那份雀跃的心情。

乡村酒席的举办流程,和城里举行的一次晚会或庆典也没什么两样,从最开始的预算、组织、策划、实施、到最后结束,充斥着繁琐。

先在举办前几天通知亲朋好友,告知具体的日期、地点等,以前是通过由人到人的方式进行的,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接通过手机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不过渭源村村民之间来往密切,有事只要知会一声,半天功夫全村都能知道。

酒席的重头戏当然是席面。

办酒席的头两个晚,举办人家会开个家庭会议,做出一个简单的预算,算出大概需要摆几桌,各种菜别需要采购多少;找谁炒菜、由谁洗菜切菜、谁挑水、谁劈柴烧火、谁传菜、谁筛酒等等,这些分工都得非常的清楚明确,不然到时候就会乱套了。这些活往往会找直系亲属来做。

因为乡村酒席的盛行,相邻几个村里往往会有个专门承办酒席的掌勺师父。而在渭源村里,掌勺的师父叫做杨一锅。

这当然是外号,杨大勺本命叫杨一国,据说从前能用一个锅,做出一整个席面的菜来,由此杨一锅这个名号就叫开了。

杨一锅是杨二叔的本家兄弟,因为这次缺帮手,所以李锋顶上了这个缺。

李锋自小就在酒席上看到杨一锅掌勺颠锅,隔了这么多年,杨大叔还是宝刀未老,一勺一锅,炒菜炒得风生水起。

也许是这次的酒席办的急,洗菜切菜的婶子嫂子们手忙脚乱,一会缺了这个菜,一会缺了那个菜。

只有杨大勺不慌不忙,颇有宗师风范。

陈胖子石头哥是陈三哥的本家兄弟,这会儿当起了传菜员,他吊儿郎当地穿着一双拖鞋,端着菜盘穿梭在桌椅之间,时不时从锅里捞几块肉吃。

这副做派很快引起了许多大妈的不满。

“石头,你今个来帮忙啊,王婶都好久没看见你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