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荷韵医香> 第七章 澧水河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澧水河畔(1 / 2)

荷韵医香 蓁峭 更新时间 2023-04-10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七章澧水河畔

很久以前南源村的河是在村子前边的,那个时候每遇大河涨水,都会将径流几个村的田地里的粮食淹没泡坏,让沿河两岸的百姓苦不堪言,智慧的庄家人想出了改河道的法子。

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人工堆砌的堤坝是不牢固的,往地下打石头而形成的大河就安全多了,有一位举人老爷回乡后很同情两岸的百姓,明明有田有地,却年看吃不饱穿不暖。

于是这位农户出身的举人老爷把常年被淹的村子的人联合起来,利用农闲时间,勘察地形,再得到了当时知县老爷的支持,获得‘改河道’的文书之后,便开始组织人手在南源村后方的低矮处开凿大河道。

十几年的坚持和努力,硬是在石头上开凿了一条宽约五十多丈【150多米】的大河,其最深之处有六丈【20米】多深,每隔几公里设有一坐整体多孔石桥,方便沿河两岸人们来往通行。

这条新开凿的大河经过一百多年的冲刷,早已远去了雕琢的痕迹,看上去就像一条历史悠久的长河。

这可算是这个时候一个伟大的工程,救了一方百姓,原本不起眼小镇子也因这条河发展成了本县最大的城镇之一。

听说本村的胡石匠就是那次大运动的后代传人,听说地下面没有被太阳日光风化有且没有裸露在空气中的石板比能看见表露在外的石头软,取石比较容易一些,速度也快些,越是往下越好取石。

听说那些石头被开成五指厚三尺多长的青石板,被牛车队运到附近的几个县里卖了钱,给开河道的农民发了工钱,听说自从大河改道后,南源村就慢慢发迹了,比百年以前繁荣了许多,偶尔也会出个富户或秀才。

听说当时的县令为这条河取名为澧河,‘氵’代表大何水,‘曲’因为大河是依山而开凿的,不是直的,‘豆’因为以前那处的地因为土薄,一般是种各类豆子的……,

听了很多的传说,因为相隔的时间不长,真的部分应该很多。因为近一个月没有雨,河水降了许多,有些地方还是能看出开凿的痕迹的。

百多年的大河水带来了不少物质,为了方便村里使用而建的阶梯斜坡河道边,可以看到许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这些都是从上游冲过来的,在此处停歇安了家,方便了村里老少洗衣物取水。

澧河是依山而开凿的,弯弯曲曲的,河水将泥土带到河弯处的地方,沉积久了便长了树和水竹,南源村的媳妇和姑娘们都喜欢那几处洗东西。

“大嫂,你、你要做什么?”蔡杏花看着颜小七的动作,左右看了看,是否有路过的行人,脸上又惊又疑。

“就是你想的那样,我下水游一会。”颜小七将外面的褙子脱了下来放在一旁,用了一块干净的鹅卵石压着。

上身着齐肩圆领贴身背心,下至脚裸处的高腰大裙裤,这样穿着即凉快又时尚,更开放,所以蔡杏花即惊讶又害怕,这样露胳膊的样子让人瞧见,这名声就臭了。

颜小七和蔡杏花两人到了河边,选了一处将衣裳浸了水,然后抹上肥皂,放在一处浅洼里泡着,等上一刻钟左右才开始搓揉,衣裳里的污迹容易除去。

所有衣裳都泡好坐在一旁等待的时候,颜小七就想着去水里玩玩也不错,想着想着就行动了,娘家可没有这么宽大的河,难怪这一带发迹很快,这么深的河水保证了田地的灌溉和人畜饮用,又能作为运输通道。

“这、这、这不好吧!要是不被人看到就惨了!”蔡杏花看着颜小七的穿着,眼都直了,腿细长人高挑,胸大腰细,难怪大哥会选者大嫂,这样的妇人哪个不中意?

“这大中午的!哪个会来?放心啦!”颜小七不等蔡杏花再说,快速地下了水,向深处游去。

“大嫂,别游太远了,这河很深的!很危险的!”蔡杏花站在河边的大鹅卵石上,心都快跳出来了,左顾右盼看着点人。

“知道啦了,这水不急,没事的!”

“你还是快上来吧,要是人来了就不好了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