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温侯> 第三十五章 话当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话当年(1 / 2)

温侯 cfan 更新时间 2023-04-14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拥有天真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件好事。天真可以使人容易忘记某些伤痛,忘记某些不愿意回想的丑恶,从而变得纯洁;天真还可以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美好充满向往,所以,在拥有天真的人的眼里看来这世界是如此美丽,是如此的值得期待,从而生活的更有活力,每天容光焕发;但说起来天真最大的好处却是可以使人坚持自己的信念,从而不被某些丑恶所迷,不被某些黑暗击倒。

但是对于一种人而言,天真却绝不是什么好事,这种人就是政客。作为一个宦海里游泳的下水者,你面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敌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的的揭发者,你的丑事的告密者,你的美好的毁灭者。所以你要学会的是把每一个人都当成自己的敌人,去防备他们,去打击他们,去操纵和掌握他们。政客,是一个一切以人性为研究核心的职业。所以作为一个政客,如何了解别人的,掌握他们的需求,从而包装自己手中的筹码,并以之来把自己潜在的敌人变成自己可能的盟友,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甚至是主要的职业技能。

所以天真对于每一个有志于在政客这个职业中开疆扩土的人来说都如穿肠毒药,一针见血,再见封喉,当然,也有直接就封了喉了的。内心里的天真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偶尔的流露,让自己的决断受到那么一点点的天真的影响也足以瞬间导致万劫不复的结果。因为天真,所以你死去。天真,对于某些人来说实在是一种奢侈的性格品质。

李膺李元礼其实并不天真,从少年时代起,就清高自守,面对周围各种繁杂人等的恭维甚至谄媚,他都能瞬间看透这种种面具之后的那些险恶用心。作为名重一方的名士,他看的懂太多各种隐藏在亲近之后的利用之心,他也能娴熟的借用这些亲近之心来达成为自己扬名的目的。他并不天真,相反,他很清楚人性的丑恶,也能够游刃有余的驾驭这种丑恶。

但是,他猜不透人心底里的深藏着的愚蠢。

是的,愚蠢,由过度自私导致的愚蠢。愚蠢才是导致天真堕落的真正诱因。

郭蕴在雁门临时的大宅内,王复内心痛惜得叙述着:“吾朝庭有几个世家大族,拥有天下大半财富,掌握着天下官吏查举任用之权,一宅之内,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家奴伺候,每日里山珍海味,出门则前呼后拥,豪奢远甚于皇帝,名义上非天下之主,实则实权甚至超越深宫之内。人生如此,还有什么奢求!吾师以为,这等人所求无非澄清朝政而已!实际上,当日吾师与这些人私下联络时,这些人也都是如此表述。于是乎,我的老师,天下楷模李元礼公,热血满腹,四处奔走,自以为做了天下最崇高的事业,功绩堪比伊尹霍光。那段时间,我的老师总是忙忙碌碌、精神抖擞、满面神光――可结局却是――我的老师成了那些人眼中最好玩的――天下名气最大的――小丑!”

“小丑啊!”王复激动地浑身发抖,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却不注意直接带翻了身前的精美几案,案几上美酒佳肴、汤汤水水刷的一下喷出去数尺之远。但王复却浑然不觉,自顾自仰面长叹。

“小丑啊!――――我恩师少年扬名,声名传达于乡里,待到冠礼时,已是名重一方的青年俊彦!后知查举入官,历任青州刺史、渔阳太守、乌桓校尉、度辽将军,我大汉北部数千里边疆,哪一处没有留下我恩师兢兢业业,勤谨执政的美名?幽州乌桓进犯,我恩师以书生之躯执剑亲上战场,历经数十战,从无败绩,待击败贼子后又派人安抚得力,至今乌桓各部落犹自广泛传颂我恩师恩德。”

“檀石槐何等英雄!乃塞外数百年一出之霸主雄才!混一草原,东突西扩,击败高句丽、乌桓、匈奴、西羌各族,在西域灭国数十,数十年间称雄异域,其治下之辽阔直可与我大汉疆土相媲美。但就是这等枭雄,集麾下各族精英,亲领数十万控弦之士,却几度大败于我恩师手下,丢盔弃甲而逃。后来曾听闻其在王帐言曰:若有李度辽在时,终不敢南下而牧马!”

“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我恩师这样百年难得一见的天下大才,在这帮朝廷蛀虫眼里,竟只是个供其玩笑的丑角!”

“这帮子囊虫废物,凭着家世和幼年读的一点经书上位,压榨黎庶则手段迭出,治国安邦却一无是处,除了那一肚子的阴谋鬼蜮伎俩,他们能真正做些什么实事?能为国家百姓立的什么功绩?”王复怒瞪着一双本不突出的眼睛,却仿佛从中放出什么堂皇正大的神光来,对着郭蕴质问。

郭蕴被这突然一问惊得浑身抖动起来,强忍着身上的颤颤巍巍,哆嗦着回道:“将军勿问小侄,小侄又哪里说的出来。”

盯着郭蕴看了半晌,王复才长叹收回目光,继续自己的诉说:“我恩师当年联络的大臣们,当面都是连声赞叹我恩师为国为民之心,慨然应诺,到最后消息走漏图穷匕见时,却没有一个人伸手支持。反而张央张然明受宦官伪诏便立刻出手抓捕党人,陷人于死地……”眼中含着泪光,王复低头沉默下去。王信三人也缄默不言。厅中一片死寂沉静。

半晌,王复抬起头来,问郭蕴道:“贤侄,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郭蕴似心中有所胆怯,小心翼翼言道:“小侄心中早有心愿,便是辅明君,定边疆,伐北胡,永绝边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