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铁衣志> 第五十二章 目标浒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目标浒谷(1 / 2)

铁衣志 一舟横江 更新时间 2023-04-2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中楚南境边线共有十一座城池,皆是为了防御南部的蛮族,而专门建造的军事要塞,虽说大小有些差别,但从功能与城防的建构上,却都是大同小异的。

十一座城中,李源一与何挺进、叶楚青等人出身的冷江算是最大的那一座,驻兵也有千人上下;而除去冷江,便数云龙、浒谷、凤庆三城的规模为次,驻军常年保持在八百至一千;再往下,便数安奚、沅池、松坡与宁洱等小城了,驻军在三五百左右不等。

而这浒谷,则和冷江城一样,在其所居地形上颇有一些文章。

冷江是傍水而落,一则是驻军较多,且是南线十一城的军情枢纽,往来工匠与马匹也最多,临近水源,在军民的生活作息上也总归方便一些;二来则是蛮族深居山野,步卒虽然悍勇,但向来是没有水军的编制,冷江靠水,也打的是欺负蛮军不能从水面上而攻的算盘。

不过眼下冷江既已确定陷落,那这座坚城自然就不在李源一的考虑范围之内了,那么另一座依山而建的浒谷,则跳进了他的视野。浒谷城名约依山而建,实则是靠近南部雪峰山脉的一系,在一处山谷间设下城池,从功能上来看,更像是一处关隘。

浒谷相距安奚约有百二十里路程。浒谷以南,相继是沅池与松坡两座小城分落在百余里内,而浒谷以北,则可到沅江的干流,直行八十里,便是沅江城。由此可见,浒谷实际上是连接中楚南境雪峰山脉南北两侧的一处兵家要地。

李源一将手往地图上浒谷城的方向一指,然后沿着望北的方向划去,众人顺着他的手势一看,只见沅江城与浒谷之间,除了约莫二十余里的陆路,剩下的则都可以顺水路而走;而到了沅江再往北,便是一望无际、相去百里之宽的沅江流域冲击平原,过了平原,便是南线十一城中最北边的宁洱,与重镇铜丘,只相去五百里了。

众将还在猜测李源一的主意,叶楚青也是率先反应过来了:李源一既然说并非要大伙儿冒险去铜丘,而是先往浒谷走,那么看他刚刚比划的路线,想必是希望借浒谷通往沅江的水路,帮助楚军规避与蛮族大军相遇的风险。然后到达沅江之后,根据沅江城在谁手上的具体情况,再伺机选择到底是拒城而守,还是强行通过百里平原,去往宁洱。

毕竟,宁洱城是最靠近铜丘三万大军的一处犄角,若是蛮军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想必还不会把兵力全都开到宁洱去,如此,宁洱的确是在南线十一城中,安全概率最大的一处地方。

况且,到了宁洱之后,这六百人左右的楚军,对宁洱城不足五百的守军而言,将会是巨大的兵力补充,千人左右的规模,即使是蛮子真的大军杀到,借助城防的优势,再加上铜丘城的威慑,蛮子攻起城来还要防备北边而来的楚军,束手束脚之余,守起来也并非不可能。

叶楚青如此一想,心中豁然开朗,不得不去佩服少年将军李源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已在心中规划好了这条线路,看来,自己与何挺进这样打一开始便是从基层做大头兵起来的人,纵然是有些小聪明,但是在战略的规划与部署上,相比饱读兵书、系统性地学习过兵法韬略的世家子弟,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叶楚青所猜测的没错,李源一接下来便将他的计划与众人说上了一遍,与叶楚青的估计基本吻合,众人一听,各自沉吟,郑兴东与谢意还用手在地图上又比划了一圈,嘀嘀咕咕地讨论了片刻,最终也认为李源一的想法在战略上是行得通的。

再者,这条线路等于把目前死守的局面给盘活了,至少能够让在城中枯等的将士们能够有事情做,看到生的希望,而非沉浸在罗炳权主力被歼,后续援军遥遥无期的消极情绪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