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No.3故人(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No.3故人(下)(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未时末,周桥从怀里掏出属于西昌国的户契与路引递出,接受长风关隘口守卫的检查。

守卫瞄了手中的户契与路引一眼,上下打量面前这个叫关石的普通中年男人。没发现异样,看着就是讨生活的普通百姓。他还回户契,看向正在检查入关者随身物品的同伴。同伴向他做了个一切正常的手势,他便对关石说道,“过。”而后吆喝一声,“下一个。”

顶着关石这个名字的周桥道了声“谢军爷”,取了自己的竹筐、担子入长风关。

十日后,周桥回到西昌国的都城,沃河城。

三百名身披铠甲的骑士腰背笔直地安坐马背上,簇拥着一辆八匹马拉的外观墨黑的马车进入沃河城。

离着老远,见者纷纷避让,守卫城门的官兵上下更是跪了一地,场面静悄悄的,无人敢发出丁点声响。

很快,七王爷即勤王回都的消息传入皇宫。

西昌国的皇帝耶律灏真得了消息,笑吟吟地对身侧的白发老太监说道,“猜猜,勤王此次回都,心情是好是坏?”

老太监:“……”你们兄弟二人喜欢玩相爱相杀的游戏也罢,喜欢玩儿兄弟情深的话本也好,那便自去玩儿,别拉上一脚已经迈进棺材的他。主子是坑死人不偿命的笑面虎,勤王又太凶残,他这把老骨头折腾不起。

皇帝依旧笑吟吟的,侧过脸看着低头不知在想些什么的皇后,“皇后,朕的勤王被你召见,而后便闷声不响甩袖离都。你可有话说?”

皇后身上一抖,立马离座伏地而跪,说话都带着颤音,“臣,臣妾不敢,请陛下恕罪。”她觉得自己很无辜。她只不过给了勤王一本册子,册子上列有十位年轻貌美的贵族小姐的画像及详情。她问勤王可有看上眼的,并加了一句勤王妃之位不可一直空闲。勤王那个神经病转身便走,立马出了都城,一走就是两个月。皇帝当时并没有怪罪她的意思,事情过去两个月,勤王一回都皇帝却要问罪了,果然兄弟俩个都是任性的神经病。

皇帝若有所思地盯了伏地而跪的皇后一会儿,起身便往外走。

老太监立马小跑着跟上,嘴里直呼“起驾。”

皇帝走了好一会儿,欲哭无泪的皇后才敢起身。她要是知道刚刚皇帝心中所思所想,岂止会欲哭无泪那么简单。

皇帝走了一趟国子监回到御书房,御书房的小太监立刻禀报勤王求见。皇帝哈哈一笑,“宣。”

小太监领旨,退出去请勤王。

勤王身穿墨黑的锦衣,身披同色的披风,腰悬长剑,面戴半遮面的虎形面具在长廊上长身而立。得了小太监传递的消息,他解下披风与佩剑随手丢进小太监怀中,迈步进了御书房。

皇帝免了勤王的礼,笑言,“不想娶王妃直说,又没人逼你,你吓到朕的皇后了。”勤王是他七弟不错,但面前这个勤王可是年长他几岁的,这个年纪玩儿离家出走,忒任性。

勤王,“……”整个西昌国,除了你再没有吓皇后玩儿的变态了。还有,放眼整个天下,除了你,再没有换皇后如换衣服的皇帝了。才三十七岁,登基不足八年,皇后换了五个。现在这位皇后是姓兰还是姓苏来着?

皇帝看了老太监一眼。

老太监让御书房里伺候的太监宫女全部退下,而后自己也退出去,关上御书房的门,打发走周围的太监宫女,亲自守在门外。

没了闲杂人等,勤王从袖子里取出一个折子,上前递给皇帝。

皇帝隐藏好激动的情绪,面色平静地接过折子,打开,露出里面小少年略带稚嫩的字迹。这其实不是折子,只是小少年写下的一篇《京城游记》。文字不华丽,字字句句表达方面也显出三分稚嫩,但行文间不乏亮点,在同龄人中算是佳作。他细细地读了一遍游记,视线在落款处的古青灏三字上停留的时间长了些,而后默默地合上折子,神情透着寂寥。

勤王并不打扰他,心里琢磨着在大安遇到楚南风与紫衣的事情。楚南风与紫衣大晚上打斗,他不知原由。楚南风得胜离去,紫衣受伤昏迷。紫衣不是好人,但他当年到底欠紫衣一份人情,因而他带走了紫衣,并为其解毒。楚南风找过来,他没有躲避,直接以真面目示人。暴露身份虽有隐患,但他这么做全是为了儿子。

楚南风活着,而且拥有无比强大的神秘力量,他便明白姚太后之死肯定与楚南风脱不了干系。楚南风是死是活他不关心,但楚南风千不该万不该去招惹他儿子。三年多前,楚南风找上彥儿,疯子一样,把对景菲的怨气都发泄在彥儿身上,许多不该提的旧事都拿出来说,以此刺激彥儿。景菲再不是,到底是彥儿的亲娘。彥儿身强体健却因此心事重重地害了一场病,若非青舒在旁盯着细心照料,怕是会落下咳症。

这个过节他一直记在心里,见了楚南风,他自是要出面警告。他要让楚南风知道,彥儿身后有他这个亲爹在,再有下次绝不轻饶。你楚南风有实力,他周桥的势力也不弱。楚南风一路从京城跟他到边关,想混进长风关却没那么容易。他早做了安排,自有人阻拦楚南风入关。只要能拦住三两天,楚南风即便有通天的本事却也难觅他周桥的踪迹。谁能想到,西昌国的七王爷即勤王,就是他周桥。

世人都道:西昌国勤王忠于君王,甘为君王手

忠于君王,甘为君王手中的利剑,斩尽一切威胁君王帝位、性命、利益之人,血腥残暴,六亲不认。勤王至今未娶妃,府中也不见姬妾,皆因勤王是断袖,好男色。

每每想起勤王是断袖的流言,周桥就想砍了耶律灏真这个任性的皇帝。流言毕竟是流言,他是无所谓。但他有儿子有儿媳,若是让儿子儿媳听闻这种流言,他这当爹的老脸往哪儿搁?

世上最不缺心思龌龊之人。西昌国和大安王朝的人还好,有那么几个国家的人,听说都在拿他的断袖流言暗中押注。不知是哪个心思龌龊又缺德的混蛋想出来的,专为他和耶律灏真开了一场又一场赌局。听说赌客可押大押小。押大,便是押勤王是耶律灏真的男宠。押小,便是押耶律灏真是勤王的男宠。

为此,一年多前他特意去了一趟金国,连夜宰了三个赌场的东家与主事人,行震慑之事。

耶律灏真这个皇帝听说了,居然也凑热闹,派人去了宛国,宰人再捞了一大笔银子回来。

可以说,这世上再没有比耶律灏真更任性的人了。他当年与风流的景菲有染,只为报复西昌皇室将他送到大安王朝当质子。他当年派亲卫兵至栖霞关助景菲、周桥,只为会会周桥,顺便与自己老子做对。他当年暗中秘密救走命在旦夕的周桥,只为和皇兄作对。他争夺皇位,只为给最疼爱的七弟报仇雪恨。

他七弟被当时的太子重伤,连同他一起软禁在府,还不许请大夫。他七弟没熬过去,他血红了眼,来了一招儿李代桃僵,让当时重伤的周桥冒充他七弟。

从此,周桥面具一戴,成了被太子毁容的七皇子。后来,带兵打仗挣军功、养人马,经历刺杀、兵变种种,助耶律灏真成为太子,助耶律灏真登基为帝。自此,七皇子变七王爷,封勤王。

耶律灏真坐上帝位,逼疯太后、拭兄、血洗后宫、朝臣大换血,并力排众议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一步一步艰难走来,西昌国才有了如今国泰民安的局面。勤王一路随行,化作他手中的一把利剑,不问问题,只是挥剑,负责劈荆斩蓟地去除前路上的一切阻碍。

一个是精通阴谋阳谋的笑面虎,一个是心中有沟壑的“凶残”人物,二人合作无间地打下了江山。打江山之时也好,守江山之时也罢,前前后后挑拨离间者无数,却无人成功。敌人怕是恨极却又无计可施,才玩了一把龌龊手段,散布这种流言中伤他们二人。

第二日,早朝。

耶律灏真坐在龙椅上打盹儿,下边吵成一片就差动手了。

武官闭紧嘴巴,眼观鼻、鼻观心,耳朵却竖的老高。文官们,以左右两相为首的两派人吵成一片,吵到激动处唾沫星子乱飞、手臂乱挥。

“勤王觐见!”朝堂门口传来当值太监的通传声。但里边吵的太大声、太专心,太监的声音湮灭在吵架声中。

踏踏……踏踏……不轻不重,不疾不徐,马靴走动时与木质地板相碰的声音自百官末尾离门最近处响起,直往百官首位之处走去。

宛如菜市场的朝堂内,像是突然被人按掉了声音一般,各种声音戛然而止。斯文尽失的文官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退回各自的位置,低眉垂眼的站着。

墨玉发冠束发,面戴虎头面具,身穿墨色暗纹锦袍,脚踩墨黑色马靴的勤王似是无所觉般,步调不变、呼吸不乱地走上前,向龙椅上的皇帝一拱手,“参见陛下。”

耶律灏真终于不打盹了,睁眼看看勤王,“免礼。”

“谢陛下。”勤王退后几步,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耶律灏真瞅了瞅下边的臣子们,笑吟吟地问,“可有结果了?”

众臣:“……”

勤王:“……”原来刚才吵的跟菜市场一样,是在争论国事。任性的帝王养出一群任性的斯文尽失的臣子。他记得以前吵得没这么厉害。难道在他离开的两个月里,皇帝陛下又干了什么刺激众臣的事情不成?

耶律灏真看大家不说话,开始点名,“左相,你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