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魏宫二三事> 第21章 重逢在邺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重逢在邺城(2 / 2)

魏宫二三事 宸饭元 更新时间 2023-05-01

“恐怕不是阿楷激动,是你激动才是吧?”我一面调笑孙敏,一面伸手在曹楷脸上轻捏了一下。

“那又如何?”孙敏嘟嘴哼了一句,“难道你便不想二兄吗?”

“想他作什么?”我转头掀开侧边车帘,观赏着车外风景.如今正是午间,日头悬挂半空,邺城的郊外似乎没有战争扰乱的痕迹,偶尔还有打猎砍柴的农夫和送饭的妇女路过,百姓们过着他们自己的日子。

“阿楷啊,你伯母在教你成语呢,你可该学会了什么叫‘口是心非’!”一旁孙敏的笑声飘入我耳中。我只不理她,一味地看着外面。

这时候车外马夫“吁”了一声,马车骤然停了下来,我和孙敏不由地向前一冲,曹楷呜呜地哭了起来,护子心切的孙敏将孩子横放于膝上,掀开前帘,不满地责问马夫:“怎么回事?”

“好像是二公子三公子他们出城前来迎接司空和夫人。”那马夫低头回道。

我伸出半个身子从侧帘向马车外面飞望,却只能瞧见前面一辆辆马车和几排停在原地的仆从,只好无奈回身。

又听一旁孙敏扑哧一笑,“有人不是说不想的吗?”

“我是想看看我阿翁和弟弟们来了没有?好久没见到他们了。”我低声笑道。

过了好一会儿,马车才继续辗转前行,想是曹丕曹彰在前面和曹操卞夫人等见过面了,叙过父子之礼了。

待抵达邺城之际,我侧身卷帘而望,想要看清楚这个陌生的地方,很奇怪,战后似乎恢复的很快,城中男女老少,提儿挈女的百姓们在一旁夹道欢迎着曹操。

嗯,也许当年袁绍回去邺城的时候,大家也是这么欢呼的,邺城易主,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该怎么活却还是怎么活,并无多大区别。

忽然,一匹红棕色的马挡住了视线,接着一个高大而熟悉的身影俯下身来,侧趴在马背上,淡淡地笑着。

心跳有一瞬间的暂停,一时间我似乎连怎样呼吸都快忘记了,曹丕竟然就这样毫无防备的出现在面前。

他的面色似乎不大好,脸也好像瘦削了些,是生病了吗?还是战场上受过伤?

我一个激动,掀帘而出,脚下布履一滑,摇摇晃晃地站在车辕之上,赶马的车夫一惊,急忙喝了一声,又一勒马缰,马车这才稳稳当当地停住。

“谁让你这样出来的?”曹丕停马在车旁,声音中夹着愠怒。

这是九个月没有见面,他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我怔住了,望着眼前这个高大的蓝衣少年,不禁有些狐疑,他,还是我认识了八年的那个曹丕吗?

四周的百姓一片窃窃私语,“这女子是谁......”

我这才反应过来现在是东汉末年,对于普通女子来说也许抛头露面,直当当的站在车辕之上算不上什么,可对于曹司空的儿媳妇来说,这大概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行为。我假作淡定地想要转身回车,曹丕却伸出了手臂,“过来!”

“这里是街上!”我低头望了望周围,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刚才是有多么丢脸了。

“你还知道这里是街上?”他淡淡地反问,又道,“放心,父亲他们都回府了!”

我一咬牙,将手递给他,他用力一拉,我小心一迈,跨上马匹,便顺顺当当的坐在了他的身后,双手搂着他的腰不敢放手。

“子文呢?”这时孙敏抱着孩子探出头来,寻找曹彰。

“跟父亲他们先回府了,你一会儿就能见着了!”曹丕同孙敏说完话,也顾不得街上众人的引颈侧目与窃窃私语,手握马缰调整方向策马前行。

我靠在他的背上,鼻子一酸,想说的话只便成了六个字,“子桓,好久不见!”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这样高大了呢......我从来都觉得,他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嗯!”他一只手握着马缰,另一只手覆着我环在他腰上的手,淡淡地道了一个字。

“你瘦了不少,脸色也不大好,是受过伤还是生病了?”我偷偷在他后襟上蹭掉了点一时没忍住的泪水。

“好端端地总咒我作什么?”他侧头嗔怪。

“明明是关心!”我轻轻嘟囔,只是一见着他,我忽然变得不大会说话而已,“真的没什么事吗?”

“军中有华佗,能有什么事?”他大概是觉得我的担心太过多余,夹紧马背,更加快速的骑马前进。

“去哪里啊?”我闭眼死拽着他的衣服。

“回家!”又道:“以后别穿这件衣裳。”

我低头瞧了瞧,我身上穿的正好是伏皇后所赠的那件以青色纹饰为边缘的淡紫碎花深衣,颇为不解地问他:“怎么了?”

“当年董贵人死的时候,就是这同样款式的衣服,我记得清楚,伏氏大约是存心想寒碜我。”曹丕对于我们在许都发生的事倒是很了解。

皇后,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绕了一圈,原是想要通过我警示曹丕当年的事。虽然这衣服伏皇后给我的时候确定是崭新的,但一想到是董贵人同款,我也起了几分鸡皮疙瘩了。

攻下了邺城,尚未来得及营造新居,曹操干脆一面派人扩建邺城,一面直接入住了袁氏府邸,改头换面,又变成了“司空府”,好在袁绍府邸比起许都的司空府来,只大不小。<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