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失落的古籍> 第332章 游浮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2章 游浮鼎(1 / 2)

失落的古籍 轩辕婉儿 更新时间 2023-05-26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朱北辰望着眼前得意洋洋的胖子,睿智老成,种种属于年老智者的素质汇集于一身。

相较之下一派学生气质的朱北辰浑身透着一股子稚嫩。

装,胖子你继续装。

换做是其他二十不到的少年绝对看不出来,胖子是在刻意隐藏性情,特意流露一股子年少轻狂。但朱北辰明白他这是在掩饰自己。

首先是古楼兰的历史,最通俗的一段记载来自于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之时。

《佛国记》中曾留下记载,此地已是“上飞鸟,下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而。”

楼兰的历史至此就近乎走向衰落灭亡,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就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声息地消失了。

有记载的文字停留在公元4世纪左右,而在此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了。

这时,朱北辰插嘴认同道:“楼兰的历史确实只持续到公元4世纪,是可争议的事实。”自己本身就是研习历史的,种种史料记载一不是如此。

胖子轻叹着摇摇头道:“唯有两种人才会保留有怀疑的态度,历史书害死人。”

要么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不会受限于文字记载的束缚,可以有广阔的空间去思想遨游。

要么就是知识广博的人,知识点之间相互旁征博引,印证之下自然会发现其中的疑点。

胖子供认自己是一个盗墓贼,在南北朝时期的一座古墓的经历当中抓着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那就是南北朝时期楼兰依然存在,且与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有过交集。

侧面说明了古楼兰的消亡时间点并不是在公元4世纪左右,但是为什么史料记载统统省略了其间阻隔的100多年呢。

100多年的时间内,古楼兰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记载是一片空白?

由于史料有限,研究到此终止,胖子也就愈加深信1000多年前的古楼兰一定发生了未解的谜团,遍地黄沙之下述说着一代文明的沧桑。

模糊的历史轮廓在朱北辰脑海中成型,“你当时是不是想,100多年的空白期,楼兰人隐匿在黄沙之下建造着未为人知的庞大地底建筑,就是想掩埋一个秘密?”

半盏茶功夫,胖子脑子转得飞,意识到自己说得已经够多了,摆摆手示意自己疲倦了,谈话就到此终止吧。

他侧着身子背对着朱北辰沉沉睡去。不一会的时间就想起了沉重的鼾声。

一听到这鼾声,搅得朱北辰心里痒痒的,联想起胖子那张口中磨牙的场景,说什么也睡不下去了。

……

凉风习习,水流声汇成一篇浅浅的乐章,悠扬自河畔传来。

见胖子水下了,朱北辰噘嘴冷哼一声,老狐狸。

昏暗中没有灯,朱北辰是万万不敢离开得过远的。可是现在天空中明月高悬,峡谷内的道路清晰可辨,才敢踏向暗河边。

流淌在地层之下的河流才会被称为暗河,河水流淌在太阳墓底下,周围的景致与地面二。

河水的源头在哪里呢?直淌而来的河面伫立在河床又经历了多少岁月。

水流来处延绵至黑暗一端,朱北辰独自站在河岸边。

流水声中掺杂了清脆的铃铛声,声音若有若,飘入耳中。

他以为出现了幻觉,猛得晃晃脑袋,那声音轻灵像是从河中央传来的。

流水一遍遍拍击在一件器物上造成的响动,月光朦朦胧灵不足以看清河中央的场景。

依稀仅仅能看清楚一个大致的轮廓。

外观上很像是一尊青铜鼎,水流拍击铜鼎的声音配合流水声组成一曲丰富的乐章。

朱北辰脱下半边残破的鞋子,光着脚丫试试河水的温度,冰冰凉刺骨,寒意很遍及全身。

昼夜间极大的温差导致河水现今的温度骤降了十多度,比起白天二十多度左右适宜的水温相去甚远,刺骨冻人的寒凉极难忍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