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激荡一九九五> 第九十七章 内容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内容改革(1 / 2)

激荡一九九五 闻听雨下淞 更新时间 2023-06-08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如果是以前的何立轩,肯定会被这些人给吓住。

至于现在的话,何立轩是一点都不害怕。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大会召开之前,何立轩就已经把厂里这些工人的想法大致了解清楚了。

尤其是不同意改革的人,是何立轩的重点关照对象。

上班摸鱼头偷懒,那是他们的常规操作。

甚至还有人,一个月之内不停地请假旷工。

国企最大的一个弊端,那就是不会轻易开除人。

这群人就是知道了这一点,才会这么肆无忌惮。

何立轩知道这群人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马修远。

他们跟马修远沾亲带故,才敢无视厂规。

自从马修远被抓后,他们老实了一段时间。

现如今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要跳出来。

真按照这样的方案执行,那他们以后在厂里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他们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国企的工作是一个铁饭碗。

不管是谁,都无法剥夺他们的铁饭碗。

他们不知道的是,时代与时俱进,很多东西都在发生改变。

铁饭碗这种东西,已经在慢慢消失,根本不可能一直存在。

他们想要跟厂里硬干,这是不太现实的。

何立轩的态度非常的强硬,那就是必须严格按照改革方案来,谁都不可以违背。

这一群人听到这个回答,立马就闹了起来。

何立轩自然不会容忍他们,直接让保卫科把他们抓起来,并且扬言要送到派出所。

这群人看何立轩态度这么强硬,立马就怂了。

此时他们才发现,何立轩不是以前的好好先生了。

他们要是继续闹下去,何立轩不会给他们好脸色。

何立轩把这群人镇住之后,亲自跑了一趟市政府。

关于棉纺厂的改革方案,他早几天就已经送到了市政府。

市政府方面的批复很简单,那就是让何立轩先问过工人的意见。

现在厂里大部分的工人,都已经同意了这份改革方案。

剩下的这一小部分人,何立轩必须让他们做一个“榜样”。

杀鸡儆猴,这是很有必要的一招。

国资处对于棉纺厂的改革,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只要何立轩能够把事情做好,那他们就无所谓。

国资处在得知何立轩带回来的信息后,没有多犹豫就同意了这份改革。

何立轩并没有急着走,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办。

刚才厂里闹事的那群人,何立轩知道他们不会轻易妥协。

何立轩警惕能压制他们,纯属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何立轩,突然就强硬了起来。

等他们回去商量后,肯定是要再找何立轩闹事的。

何立轩现在来国资处,就是为了把这件事情彻底定下来。

关于这些闹事的人,何立轩已经有了相应的处置方案。

只要不同意,棉纺厂就会全部开除。

相应的赔偿,棉纺厂一分都不会少。

现在只要国资处同意,这件事情就算尘埃落定了。

国资处看到何立轩把事情办到这个地步,方案很快就通过了。

现在的国企,可不是以前的国企的。

一直靠着政府补贴才能生存下去,自身一点市场竞争力都没有。

政府正苦于没有办法处理,何立轩现在把方案都制定好了,他们没有理由不同意。

只要能够减轻政府负担,国资处都会全力支持的。

棉纺厂主动提出改革,是当地政府非常愿意看到的。

关于这样的事情,国资处可没少找国企的厂长聊过。

马修远他们这些老顽固,根本就不愿意做出改变。

对于他们而言,改革就意味着跳出舒适圈。

他们都快要退休了,不想再做这样的事情。

何立轩作为棉纺厂的代理厂长,一上来能够做这样的事情,国资处自然要给予支持。

不仅如此,国资处还对何立轩作出了表扬。

一个刚上任的代理厂长,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难得的。

他们希望何立轩做这件事情,不要半途而废,而是要做出成绩来。

一旦做出了成绩,国资处会对何立轩做出嘉奖。

有了国资处的支持,何立轩现在是浑身干劲。

之前他还有些担心,张鹤鸣这样做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

现如今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从国资处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改革现在是势在必行。

以前做不到这一点,完全就是因为马修远这样的人,不愿意去做出改变。

何立轩现在想知道,棉纺厂在经过改革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得到了国资处的支持后,何立轩立马就回到了厂里。

改革的事情,何立轩要立马推行下去。

大部分的工人,现在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先试一下。

就算改革再失败,还能比现在更难受吗?

他们很多人,已经很久没有领过满额的工资了。

如果是在马修远时代,他们多多少少有些担心。

改革是没有问题,可是厂里真的能做好吗?

马修远手下的管理层,有能力吗?

现在他们对于何立轩,还是很信任的。

最关键的是,张鹤鸣之前是做出成绩来的。

有了成绩,厂里的工人自然愿意相信。

按照改革后的薪资计算,他们只要完成最基本的任务,一个月至少能拿到五百块的工资。

这个工资相比于之前,涨了快一倍。

如果再加把劲,还能拿到更高的工资。

能够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他们是非常乐意的。

张鹤鸣和何立轩这两个人,工人们还是愿意相信的。

与其一直碌碌无为,还不如花一个月时间来拼一下。

何立轩看到大部分工人都乐意接受,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不过何立轩知道,现在还不能太乐观。

厂里还有很多人,都想着借着这件事情闹一下。

何立轩现在必须打起精神来,不能让这些人得逞。

马修远的遭遇,让厂里其他管理层,老实了一段时间。

不管何立轩发布什么样的命令,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执行。

看到如此快速的管理层,何立轩一直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样一种情况,倒是从侧面反映张鹤鸣说的话。

与其把他们全部换掉,不如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做得都还可以。

何立轩看到这种情况,心里自然是很满意的。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厂里的情况给稳定好。

大部分工人和管理层,都愿意听从何立轩的安排。

剩下的不稳定因素,何立轩知道要找个机会,好好的清除一下了。

只要人心稳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对于经营这一块,何立轩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张鹤鸣的能力,让何立轩是相当放心的。

现在厂里还有很多的存布,只要张鹤鸣卖出去了,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何立轩现在忙着厂里的事情,张鹤鸣的重心就放在专卖店上面。

张鹤鸣来到专卖店,刚好看到沈金平过来。

“沈阿姨,你怎么来了?”张鹤鸣笑着问道。

沈金平扬了扬手里的饭盒,“曼玉和雪梅中午没饭吃,我做了一点饭菜过来带给她们。”

“沈阿姨,这怎么好意思麻烦你?”张鹤鸣赶紧道。

沈金平摇了摇头,“我在家没什么事,给他们做个饭不麻烦。”

听到沈金平这样说,张鹤鸣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沈阿姨,不如中午我花钱请你做一顿饭,你看怎么样?”张鹤鸣说。

“没有那个必要。”沈金平赶紧摇了摇头,“这都是顺带的事情。”

张鹤鸣认真道:“一,两顿还可以顺带,这么长时间可不好意思一直叫你做饭。”

“你给我买菜的钱就行了,其他的就不用了。”沈金平说。

“这哪能行,做了事当然要给钱。”张鹤鸣说,“一个月给你三百,你看怎么样?”

沈金平赶紧摇头,“鹤鸣,这钱我是真的不能要,你给我儿子的钱已经够多了。”

“良才是良才,你是你,不能混为一谈。”张鹤鸣说。

沈金平态度很坚决,“你要给钱我可不干。”

张鹤鸣见此没再强求,“那你中午这一顿,买菜的钱我包了。”

“这个可以。”沈金平高兴道。

张鹤鸣说:“那我就替曼玉谢谢沈阿姨了。”

“这都是小事来的。”沈金平一脸笑容道。

随后,两个人便一起走进了专卖店。

看到沈金平来了,徐曼玉两人十分的意外。

张鹤鸣笑着把沈金平来的目的告诉了两个人,许曼玉和纪雪梅两人是连连道谢。

“以后沈阿姨中午专门给你们做饭,赶紧谢谢沈阿姨。”张鹤鸣说。

听到这回事,许曼玉两人再次道谢。

沈金平呵呵地把饭盒打开,“有什么好谢的,我可是占了便宜的,你们先吃饭。”

纪雪梅说:“曼玉你先吃,我看着店里。”

张鹤鸣看了一下,店里并没有多少人。

“你们俩先吃,我来帮忙看着。”

纪雪梅点点头,不矫情地跟许曼玉坐下来一起吃饭。

两个人吃饭的时候,沈金平就在一旁跟她们聊天。

聊了一会后,沈金平便把话题往庄良才身上引。

张鹤鸣听到后,脸上微微一笑。

他知道沈金平今天来这里,主要还是为了纪雪梅。

上次吃饭,沈金平就觉得纪雪梅人不错。

如果能够给她当儿媳妇,沈金平是非常高兴的。

奈何庄良才对这事一窍不通,让沈金平很是着急。

今天亲自来这里,就是想探探口风,多了解一下纪雪梅。

张鹤鸣请她做饭,沈金平才会这么快答应。

这样做,自然是想给儿子博一个好印象。

许曼玉两人吃完饭后,已经是半个多小时后了。

张鹤鸣没有多留,跟着沈金平一起离开了专卖店。

“小张,那我就先回去了。”沈金平笑呵呵道。

看沈金平的样子,应该是对纪雪梅十分的满意。

张鹤鸣点了点头,提醒了一句,“下次这饭,可以让良才送过来。”

沈金平听到这个建议,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鹤鸣,还是你脑子转得快,阿姨谢谢你了。”

张鹤鸣哈哈一笑,“沈阿姨,你可让良才抓紧点,成家立业可一样都不能少。”

“我明白,借你吉言了。”沈金平赶紧道。

这一段时间,郝承恩十分的忙碌。

他最近在忙的一件事情,就是报纸的内容改革。

上次经过张鹤鸣的提醒之后,郝承恩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合水日报的销量,现在是一天不如一天。

要是不进行改革的话,以后的销量只会越来越差。

这对于郝承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为了让销量好看,合水日报之前做了很多的改变,效果都很一般。

对于张鹤鸣的办法,郝承恩有尝试的想法。

经过多次的接触,郝承恩对于张鹤鸣的能力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张鹤鸣的这个办法,在郝承恩看来还是有可行性的。

关于这个建议,郝承恩并不打算全盘肯定。

先做一些试验,看看效果再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合水日报眼下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两天了。

想要有所改变,那也得循序渐进地去推进改变。

一上来就推翻所有,这是不现实的。

最近几天时间,郝承恩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思考,郝承恩决定在合水日报上,推出一个新的板块。

新版块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用来讲故事。

郝承恩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试一下张鹤鸣的办法是否可行。

对于郝承恩的想法,上面的领导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河水日报的销量,上面的领导都看在眼里。

郝承恩有想法去改变,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如果真的有效果,对大家都有好处。

就算没有效果,总比什么都不好要好。

关于相应的改革,前几天已经正式进行。

新版块上的故事,是郝承恩亲自执笔写的。

郝承恩自认为他的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个故事放在报纸上,肯定能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非常的残酷。

这期做实验的报纸,销量方面并没有多少起色。

甚至相比于以前,还有一些小小的下降。

看着这个数据,郝承恩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怎么都想不通,这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最后,郝承恩决定去亲自找一趟张鹤鸣。

这个提议是张鹤鸣提出来的,说明他肯定有比较成熟的想法。

郝承恩之前不问,那是因为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文学这方面,郝承恩还是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张鹤鸣能提意见,却无法写出好看的故事。

正是因为这样,郝承恩只是听取了张鹤鸣的意见,并没有问一些详细的东西。

现在的成绩告诉郝承恩,这里面肯定有他还不知道的东西。

这种做法并没有多大的效果,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张鹤鸣提的这个建议,完全没有用。

郝承恩知道以张鹤鸣的性格,没有把握的事他肯定不会说。

那么只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这件事没有郝承恩想的那么简单。

郝承恩想从张鹤鸣这里,得到更多的信息。

这要是以前,郝承恩肯定一个电话就打到张鹤鸣那里了。

现在有求于人,郝承恩知道必须拿出态度来。

亲自上门,就是一个最好的态度表现方式。

让郝承恩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棉纺厂并没有找到张鹤鸣。

打听一番后才清楚,张鹤鸣是去了专卖店。

得知这么一个信息后,郝承恩眉头微微一皱。

张鹤鸣为了把马修远赶下去,花了很多的功夫。

现在厂里好不容易可以好好整顿一下,为什么张鹤鸣却不待在厂里?

这真要出了什么问题,张鹤鸣之前的努力将会全部白费。

带着这些疑问,郝承恩立马来到了鹤曼专卖店。

现在的鹤曼专卖店,生意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跟开业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这点差距对于张鹤鸣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看着鹤曼的生意,郝承恩点了点头。

只能说张赫敏前期的宣传,确实非常的到位。

鹤曼专业店开业了这么久,生意还是比较火爆的。

起码周边的几个店,是无法跟鹤曼相比的。

看来鹤曼这个品牌,真的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郝承恩不得不承认,张鹤鸣确实是一个商业天才。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经过报纸夹缝这么一宣传,在合水就有了地位。

这要是放在以前,郝承恩想都不敢想。

郝承恩相信再给张鹤鸣一段时间,他一定能够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感慨了一会儿后,郝承恩直接走进了专卖店。

刚一进专卖店,纪雪梅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等看清楚郝承恩的样貌后,纪雪梅有些意外。

“这不是郝主编吗?您是来买衣服的吗?”

郝承恩有些意外,没想到纪雪梅能够认出他来。

“你怎么知道我?”郝承恩好奇道。

纪雪梅赶紧道:“张……老板交代过,您和冯局是我们这里的贵客,来了一定要好好招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