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夺命神枪手> 第二百六十五章: 和田古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五章: 和田古玉(1 / 2)

夺命神枪手 称雄天下 更新时间 12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第二百六十五章:和田古玉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是李商隐的《锦瑟》,也是应天龙很喜欢的一首诗歌,其中的“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对玉石的赞美,蓝田山位于陕西蓝田,是著名的产玉石之地。传说此山在阳光之下,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升腾,美丽无比,却又扑朔迷离,相传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的和氏璧就是蓝田玉。

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应天龙知道,说的是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接着又哭出了血。文王得知后派人前去询问,问道:“普天之下被砍去双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泣的如此悲痛?”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这就是我所悲痛的原因。”

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早已失传,但和氏璧的故事却流传至今,有着它深刻的含义。

应天龙喜欢玉石,源于他的父亲应吉成喜欢玉石,家里有一块古玉,是当年一座县城后一个绅士送给他的,现在由丰秋雨收藏。说起玉来,应吉成可是一肚子学问,他对应天龙说:“天龙,中国的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之润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悦烦闷之心,玉之纯可净化污浊之心。君子爱玉,是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所以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

应吉成在说这番话时两眼放光,也只有应天龙才能体会他此刻的心情,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其性格如美玉,品德高尚,心地纯洁,可惜死于非命呀。

“天应,知道这块玉石那儿产的吗?”

应天龙摇摇头。

“它产自和田,和田玉仔料,原矿藏在‘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深处,经历天地沧桑的变迁、风霜雨雪的侵蚀,一些玉石破山而出,裸露于天地之间,后经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玉块崩落到山涧中,滚动在河道里,从而,使得有棱有角的山玉的磨圆度变好,也洗涤掉原有的围岩与瑕疵,呈卵石状,温润而泽,为最具生命力的美玉品种呀。”

“所以《明史.西域传》说过:‘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讲的就是和田盛产玉石,和田玉历来名誉世界。”

应天龙似懂非懂,但他对和田这个地方的影响却深深扎下了根。

应天龙现在就在和田市。

和田市位于昆仑山脉北麓,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这个有常住人口二十多万的市素以“玉石之都、地毯之乡”著称于世。玉、地毯、丝绸作为和田的“老三宝”,闻名遐迩,饮誉海外。维吾尔医药、大芸、阿胶被誉为和田的“新三宝”,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来到和田市玉石巴扎,只见数百家摆地摊或者守店铺的维吾尔族玉石商贩,巴扎汉语就是市场的意思。数以千记的玉石贩们守候在自己的摊床或者店铺旁,见来人马上就边热情地向你介绍自己的玉石如何漂亮,边两眼滴溜溜地围着你转,揣摩你的心思。

维吾尔族的玉石商贩很有意思,男的基本不修边幅,静坐玉石旁,守株待兔。相反,维吾尔族女人穿戴的很漂亮,时不时梳理一下自己的头发,或拿出镜子照一照,显示了她们爱美的风俗。

应天龙他们来这里是与一个叫伊力亚.库尔班维吾尔族人与之接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