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重生之大科学家> 第八十六章 前辈**许再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章 前辈**许再攀(2 / 2)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何事公 更新时间 10个月前

“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这三个奖项我没有太关心,所以不了解……”卢瑟福顿了顿,“至于剩下的,则都有耳闻。三届物理奖分别颁给了发现x射线的伦琴先生,发现磁力对光慕曼效应的塞曼先生,创立论的洛伦兹先生,发现放射性元素钋、镭的居里夫妇以及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的贝克勒尔。化学奖则是颁给了创立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的范托霍夫,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的费歇尔,和建立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的阿累尼乌斯。”。

“伦琴、塞曼、洛伦兹、居里夫妇、贝克勒尔、阿累尼乌斯…………啊,都是些名人哪,注定会出现代以后的大学教材中……”孙元起不禁地感慨道,当然也是实话实说。

“哈哈,那么你呢?要知道,现在很多学者把你视为是牛顿之后的第一人!”。卢瑟福开玩笑地望着他,“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位获奖者伦琴,在他获奖演说中就曾提及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之后洛伦兹教授、居里夫妇都曾表示你的理论对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然,你对化学反应的重新认识,阿累尼乌斯也是赞不绝口,曾公开表示自己的理论没有你那么全面、那么系统。正因为如此,以至于去年他获得化学奖的时候,学界还很有些非议,大部分学者认为他的电离解理论,只是你在《化学原所阐述的一部分,却没有你解释得鞭辟入里。如果他能获奖,那么你也应该获奖,不能因为他是瑞典人就厚此薄彼………”。

对此,孙元起只能报之一笑。

一般说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故而在评奖、撰写科学史等方面难免存在着意气之争。

仅举阿累尼乌斯为例,美国科学史教授弗里德曼在2005年出版的《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中写道,1906年诺贝尔奖化学委员会通过对门捷列夫的提名,但身为物理委员会委员的阿累尼乌斯,却在皇家科学院带头批评、贬低门捷列夫的工作,结果,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最终没能获得诺贝尔奖。

通过对1950年以前诺贝尔奖档案的调查,弗里德曼还发现,同是物理化学的奠基人,德国物理学家能斯特从1901年起就连续被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直到1921年才获奖。据说因他的一个学生曾对阿累尼乌斯提出挑战,阿累尼乌斯便在评选过程中进行刁难。能斯特获得当年55个提名中的22个,委员会才同意将1920年没有颁出的化学奖授予他。而物理化学创始人之一的奥斯特瓦尔德,则在阿累尼乌斯的大力支持下,在1909年就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当然,不能这样就说阿累尼乌斯小心眼,毕竟大公无私的人本来就很少。

“…………所以,在今年的诺贝尔奖评选时,英国皇家学会、德国物理学会乃至美国、法国、加拿大的许多教授都提名扬克你,所以你是最有希望获奖的。…”卢瑟福得意地望着孙元起。

“这么说,你也是我的提名人咯?”孙元起盯着卢瑟福。

“你说呢?”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孙元起试探问道:“那你推荐我获得物理学奖,还是化学奖?”

这个问题可是有的放矢。

要知道,在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瑞典王室是想只颁给自己国家的研究人员,只是方案被否决。于是便派出了瑞典最有名的科学家阿累尼乌斯参赛,希望能为自己的国家争光。1901年,开始首届评选诺贝尔奖的时候,阿累尼乌斯是物理奖的11个候选人之一,可惜落选了。1902年他又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他也没有被选上。1903年,阿累尼乌斯卷土重来。前两次评选,瑞典居然颗粒无收,这让国家颜面无色,这次是志在必得。评奖委员会已经内定了阿累尼乌斯,但是,对于他应获得物理奖还是化学奖发生了分歧。

电离学说在物理学和化学两个学科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一时很难确定他应该获得哪一个奖项。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提出给他一半物理奖,一半化学奖,这一方案过于奇特,被否定了。又提出他获奖问题延期至第二年,自然更是被无情否决。最后,阿累尼乌斯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同样,眼前这位物理学巨擎,也是因为“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而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哦,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卢瑟福点点头,“根据你发表的论文来看,你的关注点主要是在辐射强度与光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质量与能量的关系,还有量子力学、无线电技术等物理学方面。但是这些成果目前还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也需要时间和实验的检验。相比之下,你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就更广为人知,并且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模式核反应。这些都直接地改变了现在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你先后发现了氡、镥、锕3种元素哦,对了,还有碍。所以,我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你的是化学奖。”

“化学奖啊………。”孙元起不禁一阵苦笑。物理系的研究生要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了吧!<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