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剑开天门> 第三十四章 才上送仙山 便下上清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才上送仙山 便下上清观(1 / 2)

剑开天门 佛门青衣 更新时间 10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天将雨,整座九华山黑云压也有五六十斤之数,浑身精钢铸造,试问如此一支大军过哪处不是如入无人之境?司马云一枪在手也不做枪用,而是当做棍棒使用,这银枪若真能发挥力道岂是重刀能比?兵器者一寸长一寸强,霎时身前三步无一甲胄可近,司马云已几近癫狂之态,堂堂一品高手被逼至此令远处观望负刀少年人心惊不已,总算明白了这真正铁骑与拜剑山下那些兵勇不同之处,但张明月如何不知武夫之怒不外乎一刀一剑,耗的都是自己气机,每斩出一刀便消耗一丝,如此一来待气机耗尽便再无一剑之力,全不能与如同拜剑山一怒入陆地神仙一般的三教圣人相比,圣人一怒勾动天地之力岂是区区二甲甲胄可阻挡?

老剑神勒马驻足。

“老爷子,老狐狸能撑几时?”

“还能再撑一百甲,能撑至两百甲足可放眼江湖。”

独臂小老头儿下了马,失去左臂短袖随风飘扬,身后剑匣颤抖不已,剑意已至八分,老剑神缓步向前,任由细雨打湿衣衫,张明月望向老人背影步履稳健,虽已古稀之年却当真老态龙钟,这江湖说中原有剑神,中原剑神该是如何风采?

古稀之年走天下,不去乘龙游江湖。

匣中湛卢铮铮鸣,摧却昆仑第一峰。

朝去峨眉暮九华,剑上太微胆气粗。

一生两入天人境,朗声飞过广陵途。

独臂小老头儿从最初一口气一步到一口气两步,一口气三步,速度越来越快,身后匣中越来越铮鸣终于名剑湛卢携带龙吟之声冲天而起,老剑神握住这柄被当今天下视为无坚不摧利器之神剑对着那派排头三百甲胄一记斜斩,瞬间这剑意已至十成一式剑上太微让不下一千甲人仰马翻,轩辕宏图大惊失色,继而独臂小老头儿手握湛卢虽再无昔年风采却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之态,试问名动天下北魏铁骑当真能低得住这春秋剑神盛怒之下一剑?二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杀至轩辕宏图近前之时二千甲已片甲不留,当朝大皇子轩辕宏图面无血色,试图抽刀之时已有一剑横于脖颈。

“轩辕小子,真当老夫老了可欺不成?”

老剑神面容潮红,想必方才一战之下也消耗不少气机才会如此,轩辕宏业见此情形便立马上前阻拦。

“老爷子,皇兄,万不能杀。”

轩辕宏业虽不学武功也知晓若不是轩辕宏图以九华山僧人作为要挟李老剑神也断然不会如此勃然大怒屠杀二千铁甲,非是老爷子丧心病狂只因自己这位皇兄实在太过荒唐,那归元禅寺僧众并非没有反抗之力,虽归元禅寺再无圣人却难保不出几个金刚菩萨,只因这些僧人不愿意做那反抗当朝让天下陷入震荡的叛贼罢了,数百僧人齐齐咬舌自尽,自己这位皇兄当真是罪孽深重。

“你若杀了他朝中上下必定陷入震荡,我皇兄麾下铁骑对他忠心耿耿,只此一条便会让整个王朝陷入混沌之中。”

“山上的僧人遭此浩劫轩辕宏业痛心疾首,只是,二甲甲胄换这数百僧人性命,老爷子的气也该消了,还请老爷子看在轩辕宏业面子上放过皇兄这一马,从此离开北魏远走高飞。”

“再也不要回来。”

轩辕宏业说完这番话已是痛心疾首,司马云冷笑不已。

“太子殿下此种做法将来早晚会后悔。”

“后悔又能如何?总不能亲眼看着皇兄死于老爷子剑下,三位放过皇兄一码,轩辕宏业定铭记于心。”

独臂小老头儿收了剑回剑匣,负刀少年人已至近前,轩辕宏图下了马面色阴晴不定。

“今日你们不杀本宫将来定有后悔一日,本宫不一统这江湖誓不罢休。”

待轩辕宏图于春秋第六甲驼背老儒离开九华山下之后,已是大雨磅礴,太子不撑伞,三人便不撑伞。

“此番离开我北魏三位若还有什么未了却心愿可与轩辕宏业说一说,虽不能保证完成却也定当竭尽全力。”

轩辕宏业如何不知晓今日三人不杀轩辕宏图已是给了他天大的情面,若换做任何一人想必都难将此种怒火平息。心生愧疚却也无可奈何,心知三人若继续留在北魏定然再度遭轩辕宏图疯狂报复,他自己皇兄的性子又岂会不了解?老爷子能杀四千甲未必能杀八千甲一万甲,总有力穷之时,届时只怕已死的不能再死,堂堂春秋剑神岂能死的如此难堪?离开北魏,天高任逍遥,去哪里不是处处青山?

“若说未完成之事恐怕也只剩下张小子身世之迷,本来已至太湖不曾想你那皇兄泯灭人性,老夫杀了二千甲共和四千甲尚不能泄去心头之怒,无非看在你老子当是明君才放他一码。”

“老夫不愿离开这土生土长的家国却也无可奈何,若不离开你那皇兄想必会陷入癫狂之中,只能离去,只是张小子身世之迷还得拜托太子,我三人就此离去也足以让这江湖警醒警醒。只是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再回来了,老夫已没什么可说的了,张小子来时已备好书信一封,待我三人离去你便送去峨眉,这中原江湖,再无我三人。”

这一日,昔年春秋剑神自枯雪坪两入天人境与破二甲兵马之后再破二千铁骑消息再一次轰动江湖,也在这一日,这位古稀之年再出江湖的老剑神离开江湖。

其实三人早就在得知轩辕宏图以九华山僧侣威胁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兵马杀得,皇子却杀不得,有些事情虽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那便是有些人生来便有了三六九等之分,张明月在临行之前便已备好书信,先前三人并不准备就此离开北魏,但后来几番思量若不离开,以轩辕宏图的性子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只会徒增杀孽,信是送去峨眉那冷清女子,信上寥寥数语道明此生身世或再无望知晓,若婉清知道自己爹娘健在便修家书一封,道一声子平安即可。古人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虽不是烽火年代能寄回家一封家书也足够了,若他那不知姓甚名谁家住何处的爹娘已不在世,那便将信烧了。

三人三骑步入漫天大雨,衣衫已全部湿透鞋子中能养起鱼来,在这一日离开北魏未免有些寂寥之感。

“可有什么挂念?”

见张明月郁郁寡欢司马云差不顾漫天大雨笑着问道。

“能有什么挂念?你不是不知这三年来咱们处处为家四海漂泊连个固定的地方都没有,做咱们这一行最忌讳被太多人认识,仔细想想也只有自雁鸣山一行之后才有了逍遥的感觉。”

“上清观三位真人,姓杨的小道士,峨眉三位师祖,还有那两位女子,拜剑山书生,当朝太子。”张明月默数这些日子以来经历的种种,最大的收获便是什么都没做便结识了老剑神这等真正风流人物。

“也不知那西楚是什么样子,听闻西楚一马平川地势平坦,近年来更是比我北魏还繁华,否则轩辕青山也不会求助西楚,咱们这么一去说不定也能见识一番西楚高手,”

张明月如是说道。

“高手又能如何?经历了这么多事情难道你还不明白这江湖始终是江湖,被朝廷所掣肘,万不能放开手脚,不过也不须担心见不到西楚山水,昭阳公主邀请我三人前去定然会好生招待,到时再游山玩水一番不迟。”

司马云轻声道。

“相信我,不久之后我们还会再回来。”

能不能回来在张明月心中不过是一未知之数,他倒希望轩辕宏业能不负所托查明自己身世,除去之外便没什么可挂念的,这天下这么大去哪里不是家?

老剑神一路无言,兴许是在为九华山的僧侣默哀又或许是故土难离,便是古稀之年也满面心生感慨。

“说来奇怪,九华山上的僧人尽数已经咬舌自尽,却唯独不见那日里我在佛塔圣地中见到的那年轻扫地僧人,希望他没事,还能留下九华山一脉香火传承。”

张明月摸向怀中那古色古香的木盒。

也许应该找个时机将舍利穿孔挂在脖子上,如此方才在许多年以后能记得多年以前有座九华山,九华山上有个圣人,还有个年轻扫地僧人。

……

朝阳城外有座山,名为送仙山,山上有座观乃是当今天下道教圣地上清观,上山的阶梯直入云霄,若是在山上香火鼎盛时节定然能看到不少上山的香客,但这一天上山的人却寥寥无几,非是天公不作美,这一日反而是长虹贯日大气磅礴,上清观天师堂下便是直通下山脚的阶梯,往下二百步之遥悬崖万丈之上有一青石,此时青石上正斜斜的躺着一年轻小道士,小道士生的虎头虎脑穿着一身宽松的道袍正朗朗上口道教真义,他念一夜书便掐一次印,直至一本泛黄的古籍翻完才撑了撑懒腰站起了身子,阶梯旁树林有几只麋鹿望见这一幕只不过淡淡看了两眼,兴许是习惯了这小道的神神道道,看完之后便自顾自继续吃着青草。

“差不多该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