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幻世道主> 第四十八章 五行化凡(求追读,求推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五行化凡(求追读,求推荐)(1 / 2)

幻世道主 巡山校尉 更新时间 10个月前

 “五行化凡、仙道近人”是第六纪元的主色调。</p>

其实从第三纪元“红尘纪元”开始,修仙者就逐渐意识到了凡人对于“修道”的隐形支撑作用,始有亲近红尘之举。</p>

在第四、第五纪元中,仙同样也“近人”,甚至激进程度超过现在。</p>

那时为探索“入世道果”,曾经进入过更激进的仙凡同治、仙凡杂居模式,修道者以公开的身份和凡人打成一片。</p>

彼时修道人凭借自身呼风唤雨的力量,甚至直接用仙人之力为凡民提供物产,凡人有享用不尽的灵谷、灵食,几乎相当于反向的“供养”;一年四季,风雨雷电,亦有专职的修道者加以调控。</p>

倘有病患,修道者赐以灵丹、符水,更是司空见惯。</p>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妖族、邪修之患;仙朝之间的争锋,就是对凡民唯一的威胁。</p>

用徐振云前世的话语体系来说,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p>

但如此发展下去,似乎并没有达到修道者之预期。</p>

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凡人对于修道者的依赖和崇拜与日俱增;虽然无冻馁饥饿之患,但是凡人的精神力反而愈发贫瘠;一旦检查确认本身乃是并未身负灵根的凡人,往往就进入了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的状态,浑浑噩噩渡过一生。</p>

修道者入世“近人”之所得,反而与日俱减。</p>

到第六纪元,这样的模式被“五行化凡、仙道近人”和“仙凡一体、与世同尘”的制度所取代。修道人同样亲近红尘,但是却以“与世同尘”之道间杂处之,达成一种奇妙的平衡。</p>

同时,修道者对于凡民的提携,按照潮音先生法谕,在物的方面,必须严格以“凡中非凡之物”为限,不得滥用修道人的力量——</p>

所谓“凡中非凡”,指的是从“五行本源”中炼化出来,因为负有微弱灵机、与仙力息息相关,从而具备奇妙性质;但是凡民又可以脱离修道者独立掌控的物品。</p>

这种“凡中非凡”之物,用于世俗的为数不少,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应用于一些零碎的场合,譬如重力随时变化,能够以秤为钟的“感力玄金”、本身性相如同水银、能够自行化作球体密封珍稀物品的“流银珠”等。</p>

这些玩意虽然奇妙,但是对于社会之全体,只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影响。</p>

唯五行之中各有一种“主力”,对于俗世影响力极大,几乎构建了整个社会的形态。</p>

影响力首屈一指的,是五行中的“木行主力”——东洲铁木。</p>

此木之神奇,在于其在砍伐下来的十二时辰之内,异常柔软,极容易进行加工;但是十二时辰之后,却变得硬度、韧性极佳,不腐不坏,几乎相当于前世的特种合金。</p>

所以在心元本洲,林业才是第一大产业,几乎取代了七成的石料和金属。徐振云自家房屋、院墙,乃至神都中几乎全部的建筑,铺装地面,皆为木质。</p>

大到桌椅,小到碗筷,乃至各类日用零件。除非有特殊需求,抑或装饰所用,才用到铁器、瓷器、乃至其余品种的木器;其余一概是标准化生产的铁木材料。</p>

徐振云自天鹤五行舟上俯瞰神都,几乎一切存在,都是铁木塑形。</p>

毫不夸张的说,心元本洲的凡俗世界,就是一个“木之世界”!</p>

影响力仅次于东洲铁木的,是五行中的“水行主力”——镜月之水。</p>

此物构成了不需要任何咒语、法力激发,凡人能够自由进出的秘境;由此建立“八部城关”制度。尤其是和当今因“无始天璇阵”困守城池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等于将一个城池的规模扩充数倍,效用之大不言而喻。</p>

排名第三的乃是五行中的“火行主力”——幽凝冷焰。</p>

此物主要用于生产领域,使用过程也颇为繁琐,日常生活中却是见得不多。</p>

这是一种奇特的火焰,本身温度不高,但是偏偏能融化许多熔点极高的金属;由此极大的降低了冶金业的门槛,以冷焰范铸的“冷融法”,成为这个时代冶金主流。</p>

和以上三行相比,剩下的金行、土行主力,其效用依旧神奇、实用,但是因为目前产量偏少,价格昂贵,目前在凡民中还仅仅是在富豪阶层中流行。</p>

其中的“金行主力”——暗影元金,其作用也十分简明,便是用来储物。</p>

但是和修道人用的储物戒不同,此物炼制的储物环不需要以法力激发,贴身温养七十二个时辰之后,便达成了“同化”效果。其后本人以任意一点体液——通常是粘上一点口水——便能实现动用储物戒,收纳或取出物品。</p>

只是以“暗影元金”炼制的储物环,最小也有一指粗、三寸大小;制成指环固然是万万不能;炼成手镯同样很粗糙。</p>

按照当今之风俗,通常都是制成腰带,相当于皮带的金属头部分。</p>

并且此物虽然能够储物,但是其中物品的分量并不会如修道人的储物戒那样完全屏蔽,只是减重三分之二左右。</p>

同时此储物空间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如果周围有强烈的法力波动,便有溃散的风险。</p>

但是这并不妨碍此物依然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如果不是因为价格昂贵,此物早就应当普及千家万户了。</p>

如果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人腹部一丝有圆环形的凸起,那可知此人身价不菲。</p>

最后一种“土行主力”,名为“感灵之壤”。</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