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昭帝本纪> 第二十八章 犹疑(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犹疑(一)(1 / 2)

昭帝本纪 容潋 更新时间 10个月前

 元琦走后,元瑜陷入了兴奋焦躁交织的情绪中。</p>

江氏为她奉茶:“殿下若是担忧,不妨问问四姐和父君?若是其中没有什么利害,殿下便可以顺应心意,应了三殿下。”</p>

元瑜还是眉头紧锁,这其中怎么可能没有什么利害。即使书是经她手编纂而成,功绩也着实要算在元琦的头上。</p>

但是,如元琦所说,元瑜身在皇家,不求名利,也不肖想皇位,如果能收集整理资料,编纂成书,也算是一种成就了。谁又愿一生碌碌无为呢?</p>

“新柔,让人替我备车,我要进宫一趟。”</p>

云瑶宫凝霞殿里暖意融融,元瑾正陪着良君闲话。宫侍进门禀报,九殿下来了。</p>

良君笑着说:“今天是怎么了,你们姐妹俩不约而同进宫来。”</p>

元瑜脱了大氅,上前行了礼:“儿臣和四姐一父同胞,自然是有默契。”</p>

姐妹二人陪着良君说话,都闭口不提今日的来意。最后还是良君打破了和乐的表象:“好了,你们陪本宫说话,本宫很高兴了,现在说说正事吧。要本宫回避吗?”</p>

元瑾笑道:“我们有什么事需要瞒着父君?”</p>

良君分别握住两个人的手:“那就当着本宫的面说吧。”</p>

本来二人进宫说这事,就是希望万一产生了分歧,良君能居中调停。</p>

“那我先说吧。九妹,三姐是不是带着长女登门,希望你能给元宁开蒙?”</p>

元瑜握着良君的手看向元瑾:“四姐既然知道了这个,也应该知道,三姐找我,并不单单为了开蒙一事。”</p>

“那你是愿意的了?”</p>

“我无心朝政,著书立说是我作为翰林院学士最大的功成名就了。”</p>

元瑾叹了口气:“九妹,你即便不关心朝政,这半年来三姐在桃州做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母皇因此对她多了三分另眼相待,你还要为她锦上添花吗?”</p>

“四姐,此书著成,恐怕要终我一生之力,三姐所求的也不是短期的利益。至于史书如何评判,那是后人的事了。”</p>

“你若是一心要著书,刑部韩尚书打算为《景成律》做注,修订完善法条,我可以代你向韩尚书推荐。”</p>

元瑜想了想:“四姐,我对法条涉猎不深,也没有在刑部任职的经验,为《景成律》做注,四姐比我更合适。”</p>

元瑾又道:“我听翰林院掌院梁学士提过,要做一本四书五经的注解,供给天下考生应试之用,这你总是有兴趣的吧。”</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