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华娱素书> 第十八章 云卷云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云卷云舒(1 / 2)

华娱素书 蒜小厮 更新时间 10个月前

 刘诗施今年刚17岁,嫩的能掐出水的年纪,一袭长发过胸,不施粉黛便已落的出水芙蓉一般,就是眼睛因为近视散光又不爱戴眼镜,时常看不清人和物,眯缝眼睛看东西多了,眼睛有点塌,显得木木的。</p>

家里是文艺世家,爷爷是袁阔诚先生的把兄弟、西河大鼓书大家刘田力。</p>

妈妈早年间在厂做工,下岗后转进了文艺界,搭着老公家在文艺界的关系,担着个文艺协会的管事职务,父亲则下海经商,一家子过的倒也算富足。</p>

小时候爷爷刘田力还拜托过袁阔诚,让自己孙女刘诗施跟他学评书。</p>

袁阔诚大师只说了一句,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姑娘家家学评书,吃不吃的了苦且不提,以后很难有大的发展。</p>

听了这话,刘爸就说,那就芭蕾吧,她妈就喜欢芭蕾。</p>

然后就去学芭蕾,一学十二载,四年级就考上了京城艺术学校。</p>

后来更是在02年,被北舞提前录取。</p>

当然也是在这一年,一家名叫唐人的公司给自己递了一张名片。</p>

后世我们去网上搜,经常能看到刘诗施陪朋友去面试,机缘巧合进了一家剧组,然后就开启了演绎生涯,随后又在电视剧《少年杨家将》中被唐人老板蔡宜侬看中,签了唐人合约,之后一路长红。</p>

这事儿一半真一半假。</p>

让我们端起我们的瓜,来听一下故事另外的一种版本。</p>

说来又是无巧不成书,恰好正好是我们的蔡宜侬姐姐。</p>

当时唐人刚成立没两年,筹拍了一部《书剑恩仇录》,也是跟李国利的香江团队合作,男主角是赵闻卓,可是女主角迟迟没定,给蔡宜侬急得在上戏北电中戏来回蹿。</p>

但是运气不好,赶上那两年没什么好苗子,好苗子就那点,都已经被大导们挑的没剩几根。</p>

遂把目光转向北舞军艺之类的这些学校。</p>

逛到北舞的时候,看到了投考大学本科班的刘诗施,一群男男女女中,一眼相中,随后要了联系方式,从博客上面看见人家是学芭蕾的。</p>

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今年北舞芭蕾提前录取,刘诗施这姑娘才15岁。</p>

这不是老牛吃嫩草嘛,赵闻卓都多大了,蔡宜侬就不甘心的这么放过了刘诗施,但还是留下了一张名片。</p>

而当时15岁的刘诗施进了北舞以后发现一件事。</p>

就是大学里面所有大学生的一个通病:迷茫。</p>

周围同学并不会像之前芭蕾班或者艺术学院的同学一样,跳舞的时候感到很开心,眼睛里也都是光,反而张口闭口都是,芭蕾舞专业,毕业之后我们去干嘛呢?</p>

当芭蕾舞演员?跳的好的那么多,几个能成艺术家?</p>

去当娱乐演员?那人家表演系专业干嘛的,自己能抢过人家的饭碗嘛?</p>

难道去当芭蕾老师?这个还靠谱点,但是芭蕾太累了,身体撑得住嘛?</p>

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刘诗施迷茫了…</p>

她天天听这些,觉得自己专业对自身条件的要求太苛刻了,逐渐意识到,作为芭蕾舞演员,很难走到更高的位置。</p>

刘诗施把自己的想法跟妈妈谈了,她和妈妈基本是无话不谈的,妈妈记挂在心里,又问她,你觉得你想去演戏吗,想的话,妈帮你问问上次给你名片的公司。</p>

她点头称是,觉得好玩占一半,觉得跳芭蕾真的累也占一半。</p>

刘妈给唐人公司的名片打过去电话,才发现名片上那电话早就不用了。</p>

于是就跟公公刘田力说了这事儿,自己也在文艺协会多加注意了一些。终于找着个机会,协会里有个叫平江锁金的年轻人,搞书法的,考进了北电导演系,近期有一部戏。</p>

《月影风荷》,一部家庭情感电视剧,投资方的要求就是照着《情深深雨蒙蒙》拍。</p>

刘妈趁此机会,把自家闺女刘诗施推荐过去,付了不少文艺界的资源交换。</p>

平江锁金是文人,原名周祥林,不过早不用了,自己还有斋号和字还有号,在京城文艺界多一个朋友也乐的开心,再说投资方是他朋友的朋友,就是看《情深深雨蒙蒙》火,想抄一个,找平江锁金来指导也是机缘巧合,剧组的事基本不过问,更别提塞什么角色之类的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