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神亦星编> 第四卷 《神亦·玄圃》/第四十九章 望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卷 《神亦·玄圃》/第四十九章 望壁(1 / 2)

神亦星编 鸿岩草 更新时间 10个月前

 第四十九章/望壁</p>

——————————————</p>

其实楚王心里也很想一试,只是想到,为王者不可以无端轻身弄险,这才犹疑。听了领队的话,再经昭梦一劝,楚王也就不再顾虑了。</p>

不一会儿,一行人便已准备妥当。仍是惜生在前步行。然后是靛萝领队,楚王、昭梦、虞钜三人乘着豹子依次跟随。另有一名豹蜞在后。在地上步行的三名骑手,跟在中间三只豹子身旁,以防有失。</p>

一路上还算顺当。只是,这些斑豹虽然健壮有力,但比起马匹来身形矮小许多。那些豹蜞骑手都是女人,骑在豹身上可称便捷。但楚王他们三人都是男人,身材稍长,一路上双脚时常磕碰到地面。三人不得已,只能时时提着腿脚,时间一长,却也受了许多辛苦。不过,这番乘豹的机遇,确是难得,就连楚王也颇有得意之色。</p>

也不知是不是领队故意为之,队伍走得缓慢,费了好些时辰才到得山麓。领队告知楚王三人,望壁就在上方不远处。于是,一行人缓缓止步。楚王三人下得豹来,缓步上前。巫官、巫尸与数名卫蜞正在前路迎候。巫官身后,一白斑鹿伏于路旁,神态清闲。看到这头鹿,昭梦想起了昭岩在云泽之畔说起过的一番故事。昭梦正想开口询问,巫官却先开口了。</p>

巫官向楚王三人见礼,说到:“巫母命我等在此迎候。请大王前往望壁相见,并请大将军一同前往。”</p>

昭梦答过礼,便护着楚王前行。靛萝仍走在三人前面带路。</p>

到得望壁跟前,靛萝从劫影身上跃下,转过身来说道:“巫母就在前方,请大将军陪同王上过去。请虞钜将军随我一道留在此处。”</p>

这望壁并不甚大,处在山峰临江一侧,只是一块绝壁连一片平台而已。望壁四周草木丛生,唯独这平台绝壁几乎连石苔都不生长,宛如由巨斧劈出一般齐整。站在这里,能看到峡底江水东流,对岸峰峦连缀,颇具春日苍茫之观。</p>

此时,寒风微起,巫母就站在绝壁下方,眺望远处山峰。一头白犀在旁边伏地憩息。</p>

楚王与昭梦上前问礼。</p>

巫母说道:“楚王,你或许不识得我,但你出生不久,我便见过你。今日本有许多话要说。不过,现下我有些问题想请教楚王。”</p>

楚王说道:“不敢。但请巫母道来。”</p>

巫母走到平台边,临崖看水,说道:“这江水为何滔滔如斯逝去?”</p>

楚王沉吟一番,说道:“前浪已远,后浪怀踪,是以滔滔不舍而追逝。”</p>

昭梦听到楚王这般回答,心中多有敬佩。</p>

巫母轻笑,默然点头,又说道:“大将军,你以为这江水为何滔滔如斯逝去?”</p>

昭梦迟疑许久,才缓缓说道:“昭梦以为,这江水逝如斯去,乃正为奋起此般滔滔。”</p>

巫母听完,哈哈大笑,赞道:“王不失王之风,将不失将之格。世事正如江水,且清且浊,且失且得。”</p>

楚王说道:“巫母过誉了。不过,世间事且清且浊之说,却甚是有理。我听闻,世间有异熊,性温野如猫,舍肉而食竹,一身兼具黑白之色,且分明无杂。”</p>

巫母说道:“是有此物。此熊色兼黑白,性涵温野,颇能与人相亲。此正如棋枰弈戏,于黑白缠斗之隙观得失之趣味。”</p>

昭梦在一旁听着,并不说话。</p>

巫母接着说道:“昔者,周武王伐纣,承天之德行,得众国所望,取商而开朝。自此,周有土享国,已兴数百年,民安而善之久矣。敢问楚王,楚国久久不膺周王室,而今又与诸国兵戈相陈,欲与齐晋等国争强于周土,却是为何?如此执逆,岂不有悖上天之德行?”</p>

楚王深深一揖,幽幽叹道:“纣虽无道,殷有古德。楚人愚拙不窍,顽恋殷商旧制,不甘适周王室之隆礼。王受命主社稷,若失其王德,此乃王之过。侯受职弼社稷,若失其职守,此乃侯之过。王若不堪为王,伐其国以义,缚而惩罚之,若不改,另择贤者拥立即可。是以,牧野之战,商之王师唯有倒戈相向,置身事外。是以,比干之忠、伯夷之愚、叔齐之义,且为文武周公所敬。</p>

至于以兵戎争强,实为世态所使然。楚国虽与周王室礼制有差,却素来相容。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势衰。齐国晋国日盛,欲隆誉于列国,遂越俎代庖,与我楚国相争。寡人虽不才,却愿战而不愿避。寡人曾听闻,上天之德行平如雨降。若晋楚之争悖逆天德,亦非独我楚国之罪。”</p>

昭梦也在一旁叹道:“征伐之事固然有所不义,但若世间无征伐,只恐道义为桀纣所戕,早已荡然无存。黑白虽可辨明,却往往难免兼具于一身。”</p>

巫母悠悠说道:“牛抵斗于野,蹄陷角缠,尾奋额粘,不能分高下。雉鹿隼兔集而观之,绕而环之,皆不能劝。唯有待雷霆震其胆,雹冰凿其肤,方能解。也罢。我且再问楚王,楚国为何久久不服周王室?五玉之事,我也知晓一些,楚王也不必隐瞒了,不妨说与昭将军知道。”</p>

昭梦曾与巫母谈论过许多故事,却还不知道什么是“五玉之事”,不由得在脸上升起关切之情。</p>

楚王长望四面,见日影有移,心中喟叹,说道:“楚国不服周王室,皆因那件失落已久的商王宝器。相传,世间有五件稀世珍宝,即是五玉。五玉既是替代那件商王宝器的证信之物,也是寻找它的线索。周武王攻破朝歌后,纣王举火自焚。周武王遍寻殷都,找不到那件商王宝器,于是又寻五玉于四方,却只得其二。尔后,周武王分封诸侯,其所得五玉之二被分别赐予齐国和晋国。”</p>

略一停顿,楚王接着说道:“这是第三件。”</p>

楚王一边说着,一边从身上取出传国玉琮,擎在手里。</p>

昭梦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传国玉琮,也不是第一次听说其中的秘密。但现在,昭梦知道这对玉琮背后的秘密远比他以为的还要多。</p>

昭梦不禁问道:“那余下两件呢?”</p>

楚王幽幽叹道:“传言,有一件一直由商王随身佩戴。纣王举火自焚,那一件便随之失去。”</p>

昭梦见楚王说到这里不再言语,便接着问道:“那还有一件呢?”</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