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旧诗(1 / 2)

 李世民没好气道:“三国演义朕当然看过,但那本书是万年尉许森编的。”

李道宗道:“三国演义虽是新编,但从古到今,鬼神索命屡见不鲜。相传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就是被其叔萧嶷死后索命而亡。曹国公这个案子,如果不是鬼神索命,臣无法想象,背后之人为什么要暴露连弩这种奇兵利器。”

“这个……”被李道宗这么一说,李世民也觉得有些道理。无论哪个势力要杀李世勣,怎么都不会把连弩这种东西暴露出来。难道真的是鬼神索命?

“承范、刘卿,你们去太原那么长时间,果真一点刺客的痕迹都找不到?”

“确实如此。”李道宗点头。

刘德威也道:“所以臣虽然也觉得鬼神之说荒诞,但恐怕也只有鬼神之说才能解释太原发生的事情了。”

并州的流言很快传到了京师,随着李道宗、刘德威回京,刺李案不了了之,于是乎这则流言从侧面得到了证实。

连武元爽听到流言后也信以为真,没想到老父亲竟然还在天上保佑着他们。腰杆挺起来的同时,又害怕武士彟会怪他不孝,所以每逢初一十五,他都会很虔诚的前往城外的衣冠冢祭扫。

除了这则流言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长安城还流传起了一首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没错,就是当年许森游赤壁时随口剽窃杜牧的那首诗。

而伴随着这首诗的流传,还有一个异常尖锐的言论。

就是抨击当前诗坛主流,追求辞藻靡丽,绮错婉媚,专注于写艳情的南朝宫廷诗风,称其为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转而盛赞许森的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托物言志,咏史鉴今,上承建安风骨,下启大唐新风。

又捧一踩一,矛头直指当代文宗,现年已经八十岁的秘书监虞世南。大骂虞世南写的诗都是陈词滥调,乏善可陈。更有说虞世南尸位素餐,老而不死是为贼的。

这些言论,顿时就在文坛炸开了锅。

特别是在秘书省,更是群情激愤。要不是害怕许森最近树立的赫赫威名,这些秘书省官员恐怕已经把万年县衙给踏平了。

他们没敢对许森怎么样,但是在秘书省供职的许伟就成了这一事件的受害者。作为许森的哥哥,虽然不能说人人喊打吧,也被彻底的孤立起来。

许伟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质问许森是怎么回事。

许森这才听说了这件事情。难怪前几天萧铠、王县丞他们看他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二兄,你不会以为这种话是我传出去的吧。虞监德高望重,我怎么可能会对他不敬。这个流言,看似在称赞我,实际上不就是在给我挖坑吗?再说,我又不是文人,这辈子也不可能去秘书省为官,就算把虞监比下去了,对我有何意义?”

许伟被许森一连串反问后也冷静下来,迟疑道:“那会是谁在陷害你?这首诗是你写的吗?”

“这个我承认,前几年去荆州的时候,和武家的几个兄弟姐妹同游长江,正好在赤壁,武元庆钓到一枚断戟,我有感而发,写了这么一首小诗,过后就忘记了。”

许森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说道:“嗯,我大概知道是谁在炮制这个流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