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天命风水> 第100〇三章风水檀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〇三章风水檀城(1 / 2)

天命风水 混沌花开 更新时间 9个月前

 又经过几日的颠簸,秦天命和韩探长等人终于来到了肯特山脉附近。不过他们之前先去了肯特山下的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做几日的调整和休息。

乌兰巴托原名为库伦,是现今蒙古的首都,城市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此地原来为蒙古王公贵族和喇嘛教的中心所在,后来随着苏联的十月革命,蒙古人民党也跟着造起反来。他们推翻了当时的蒙古王公和喇嘛活佛的统治,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改城市名为乌兰巴托,意思为红色英雄城。

此城现有人口一百五十多万,占了蒙古国将近人口的一半,是蒙古国最大的城市,也是蒙古国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算起来偌大的蒙古国人口也只有三百多万,实在是少的可怜。

乌兰巴托作为蒙古的首都,自然有其地理上的优越性。整个城市东西狭长,分布在图拉河的北面。图拉河是蒙古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也是蒙古仅有的几条大型河流之一。河水的南面是巍峨雄壮的博克达汗圣山,它高高在上,向南俯看着蒙古高原。北面就是气宇轩昂,千里奔来的肯特山脉群。

乌兰巴托北枕肯特山脉,前临图拉河,遥望博克达汗山,无疑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难怪当初xZ喇嘛教的高僧选址在此,建立寺庙了。

秦天命和韩探长趁着其他人补给修整的空闲,在市区畅游了几日,浏览了一下城市的风光。

一日两人站在成吉思汗广场,吃着俄罗斯烤肠,遥望着横刀立马的成吉思汗塑像。

秦天命心有所感说道:”韩探长,你知道为什么蒙古国大部分地区都人烟稀少,贫困不堪,而中国的江南却是历代富庶之地么?”

韩探长诡异的笑答道:“秦大师你明明知道我不懂风水,当然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缘故了。你这样故意来问我,分明是想跟我讲其中的道理,直接讲就是了,我自然会洗耳恭听的,何必又来问我呢。”

“你这人真没意思,即使知道我要跟你讲些道理,也要假装不知道,然后再流露出几分诚恳的表情,虚心的向我请教才好,这样大家才有面子嘛,何必要说破呢。你如今这样说,那我只好闭口不讲了。”秦天命气哼哼的说完,扭过头去,只顾吃手上的烤肠。

韩探长忙陪笑,拉住秦天命的胳膊苦苦哀求说道:”秦大师还是跟我讲讲吧,大师学富五车,满肚子都是知识,如果不讲出来,万一憋坏了的话,回去新月那丫头还不把我撕烂了。”

“去你的吧,说起来,如果带新月一起来,不知道这丫头会有多高兴呢,可惜带你个不思上进的货。不过看在你苦苦相求的份上,我老人家就发发慈悲,跟你讲讲吧。”秦天命说完,不屑的看了韩探长一眼,两人目光相视一会儿,突然又一起大笑起来。

“这蒙古国处在蒙古高原上,纵横几千里,面积极为广阔,可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平坦,太开阔了,没有藏风聚水的地方,违反了风水的大忌。你从乌兰巴托向南望去,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都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格局。从而每当春季沙尘暴袭来,那滚滚烟尘,从北面一直吹到南方,一路畅通无阻,势不可挡。

所谓风水就是要藏风聚水,自成一局,你说这样的地理环境,怎么可能不贫穷呢。这大风一来,把沿途所有的一切,刮为一无所有。因此蒙古国的历史,也就如这滚滚黄沙一般,勃然而兴,悠忽而亡。也就算这个乌兰巴托的风水算是不错了,才会汇聚了蒙古国一半的人口。

再说中国的江南水乡则不然,虽然整体上也是一个大平原,但是三面被群山环绕,东面又朝向大海。平原之中又是河道纵横,大小湖泊无数,这就天然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风水格局,不像蒙古高原这边浑然成一大片。因此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相对富裕,不但是鱼米之乡,而且也人才辈出,文化鼎盛。”

“那江南气候温暖湿润也是重要的原因吧?”韩探长听了秦天命的讲解,想想又问道。

“那是当然了,气候也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还是江南地区水网纵横,山水交汇,自成一局造成的。当然了,这种小格局也有些缺点,就是有些小家子气,心眼多,缺少大局观。”秦天命说道。

“还有呀。。。”秦天命打开了话匣子,结合着蒙古的地理特征,又联系到了蒙古的历史,蒙古人的性格,天马行空的讲了很多风水的道理。

韩探长表面上嘻皮笑脸的应承着,却都认真的记在了心里。

这日,车队离开了乌兰巴托,向东边一百多公里外的肯定山脉进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