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魏逆> 第087章、发冲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7章、发冲冠(2 / 2)

魏逆 茶渐浓 更新时间 9个月前

其一,是汲汲营营于寻求战功的他,私心太重。

如果等将军张颖引兵过来策应了,哪怕是一切很顺遂,连贼吴守将高寿都临阵斩了、不再袭击计划中的无强口戍守点也破了,他的功绩都要减小很多。

而依着他的计策行事,由他引兵去夺下夹石口戍守点,不管士卒死伤多少,他都是破开舒县封锁、让偷袭魏军得以顺利归去的首功!

对,新军之中,去诈取夹石口戍守点的将率非他莫属。

因为他的年龄最大,在冒充贼吴屯田佃户时最不容易露出破绽;且他当了二十多年的屯田客,可以应付任何贼吴守军有可能的诘问。

而这种功劳不仅能让他得以升迁,更能展现他胸有韬略。

坐实他有勇有谋的美名!

日后,他便可以被上位者瞩目、不吝给予机会栽培与擢拔。

其次,则是邓艾为人不恤下。

是啊

就是如此讽刺,出身微末的邓艾,竟然不将士卒的性命当回事。

在大半年的接触之中,夏侯惠就发现了这点。

邓艾年少在桑梓时,恰逢魏武曹操与割据荆州的刘表相互攻伐,不乏目睹游兵闯入乡闾烧杀掳掠之事。

后来魏武曹操得了荆北后,大肆迁徙黎庶北上豫州屯田。

被迫背井离乡的邓艾,在迁徙之途也常常看到许多人不堪劳顿而死去。

再后,他被归入屯田客籍,生活温饱难继、贫困潦倒,且还要忍受着因为屯田制的逐步崩坏而饱受官吏的剥削与欺压。在这种环境成长的他,不仅有了一颗汲汲求成为“肉食者”之心,更养出了他冷酷、视人命如草芥的性情。

还没有成为肉食者,就已然有了肉食者的心态。

在他的眼里,士卒不过是将率牟取战功、迎来荣华富贵的工具而已。

就如早年的他一样,同样是曹魏权贵眼中的蝼蚁与草芥。

而最后一个缘由,乃是他心怀侥幸。

并非是对战事怀着侥幸,而是对夏侯惠的性格。

在淮南战线待得久了,他陆陆续续从各种途径得闻夏侯惠先前两次弄险之事。

所以,他误以为夏侯惠与他一样是同类。

同样拥有者汲汲营营于功绩、将士卒当作工具的性情。

不然,无法解释夏侯惠带着二十骑卒深入敌境袭击阜陵戍守点、以两百骑卒便胆敢火中取栗取孙布首级的过往。

试问,这种行为不就是为了功绩,将士卒的性命视作草芥吗?

与如今他所献之策,不在意士卒死伤多寡、唯恐将军张颖来占去功劳的做法,又有什么区别呢?

将军即使了然了我心中所想,应也不会见怪的。

且亦会顺水推舟,故作不知付诸以行,让袭破夹石口戍守点为大军夺得归路之功,以新军独领之的。

这是邓艾心中的仗恃。

只不过,很显然他失算了。

夏侯惠在讲述完自己对诈开夹石口戍守点的思虑以及决断后,还这样看着他与焦彝作言,“为将者,不可心念功绩而将士卒视若草芥。盖因若士卒皆愿死力,功绩自是不乏也。再者.”

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下。

以目注视了邓艾的眼睛片刻后,才继续说道,“再者,今日我若是为了新军可独占破舒县之功,便不吝士卒性命而趋之;他日,我亦可为了其他功绩,不以尔等性命为念而趋之!”

伴着此话落下,不大的房间死寂一片。

个人的反应皆不同。

夏侯惠说罢了之后,便侧头看去门外,眺望苟泉等人行军法了。

因为他此话有些言不由衷。

所谓慈不掌兵。

他很清楚自己的为人品行。

更知道,如果在必要的时候,自己绝对会做出不吝士卒性命之事。

只是如今他还不想变得冷酷残暴、不近人情。

而焦彝,则是带着满脸的感激。

他倏然想起了,先前被扬州刺史王凌遣去迎接孙布之事。

在征东将军满宠觉得可不信的情况下,王凌还是让他督领七百郡兵去迎接麾下有两千精锐戎兵的孙布了。

如此,足以看出王凌并不以他的性命为念。

只是为了一线可能,为了自己招降贼吴兵将的功绩,便拿他焦彝以及七百人的性命去作赌了。

所以,夏侯惠如今这样的行事,弥足珍贵。

也值得他倾心依附。

邓艾的感触,则是有些震惊。

他为人本就颇为自负,对于猜测错了夏侯惠的想法颇为吃惊。

但他很快就释然了,也心折了。

毕竟,为了功绩他可以选择无视士卒的伤亡,但若是自己成为了“士卒”,似是也挺难接受的

所以夏侯惠的推心置腹之言,令他觉得很安心。

一直静静倾听的曹纂,倒没有像他们三人那般有那么复杂的心思。

故而他满脸的愧疚。

他可是知道,新军在天子曹叡心中分量的。

若是死伤众多了,所立下的战功也会因此被抵消,进而无法为天子曹叡增添威信了

所以他也是打破沉默的人。

“稚权,此番乃我莽撞,明明无有韬略犹质疑你的调度,惭愧!日后我定不会如此行事了。”

他是这么说的,也带动了邓艾与焦彝的请罪之言。

“嗯。”

收回视线的夏侯惠,轻轻颔首,刚想说些什么,却被急匆匆跑到门外的扈从苟泉打断了。

只见他满脸欣喜之色,拱手行礼疾声而道,“禀将军,张将军从皖城遣的信使至。信使言,张将军本部还有十里便至居巢。”

怎么来得那么快?!

夏侯惠愕然。

我也才刚刚将居巢的贼吴屯田佃尽虏了啊

难不成,贼吴皖城守将严圭在我军偷城之际,便迫不及待的望风而降了吗?

抑或者说,新军与精锐戎兵战力有天壤之别。

袭千余几无反抗之力的屯田佃所需的时间,足够精锐戎兵破一座城池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