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1 / 2)

 刘协不知杨琦心中所想,开口道:“朕与太傅袁隗商议,欲于东莱郡不其县创设船坞,研制海船,鼓励世家和商人出海经商。”</p>

杨琦不解道:“大海茫茫,风险难测。何苦渡海经商?”</p>

刘协邀杨琦至搁置地图的案几旁,指着三韩道:“朕许袁氏三年后自攻三韩之地,允其督治十年,三成税收归朝廷,余者尽归袁氏。故太傅对于制造海船,极为渴求。</p>

若袁氏能够功成,其他大族见利,自不甘落于人后,朕迫于无奈,势必会允其他豪强择地攻伐。然陆地多为苦寒之处,唯有南方海域,上有岛屿万千,无论铜铁矿藏,亦或奇珍异宝,不计其数。</p>

欲行通商、攻伐之事,不可缺者,惟海船也。故海船之利,甚为可期。今朕与卫尉言,自是希望杨氏入局,分一杯羹。”</p>

杨琦不解道:“大汉疆域广阔,物产丰富,何必外求于海上?”</p>

他的想法,代表了士大夫的主流思维。</p>

却不知,正是这些士族、豪强毫无节制的贪婪、豪奢,以及对百姓的压迫和剥夺,使得王朝一次次更迭,循环往复。</p>

想要打断这历史周期,就是要教这些士族和豪族做人。同时还要舍弃农业文明,进入商业文明,在契约的基础上,形成文明的共识。</p>

刘协肃然反问:“大汉疆域广阔,物产丰富,为何流民遍地,饿殍露于野?”</p>

杨琦尴尬了。这话,他没法接。</p>

他沉默片刻后道:“待臣与家人商量后,再回禀陛下吧!”</p>

刘协颔首道:“若是杨氏不积极进取,百年之后,可能沦为士族末流!”</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