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意思是立春后不久,柳树的小嫩芽就要冒出来了。然而老话说归说,天气却依然干冷。何朵手上那些好容易在家里养好的冻疮,现在又开始瘙痒了。重点班教室所在的楼房远离其他教学楼,孤零零立在学校的另一边,周围没有其他房子,风一吹整栋楼都跟着瑟瑟发抖,冷到无处可藏。</p>
虽然教室里架着一只小铁炉,但那点星火微光远抵不住乍暖还寒的料峭。老师在台上一边跺着脚一边给大家精神加油:“每个人都是一个37度的炉子,五十多个37度的炉子汇在一起,我们就不可能冷!大家集中精力,多打哆嗦就可以产热!”</p>
于是所有学生都一边跺着脚一边夸张地打着哆嗦,还不忘看看旁边的学生哆嗦打的标不标准,短时间内还就真忘了天寒地冻的瑟缩。</p>
学校和村里一样,经常随机停电,蜡烛便成了人们身边必备的照明之物。同学们也更喜欢上课期间停电,由于光线昏暗,老师就不容易发现他们偷懒打瞌睡,而且蜡烛燃烧后教室里的温度也会提高很多。不论多冷,双手捂在蜡烛上的时候,微痛的灼热感渗入指尖,寒意也就暂时退居到了二线。</p>
蜡烛燃烧起来总有一种凄美的疏离,短暂寂寞又不能靠近,燃烧的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何朵会下意识地扒拉烛油,然后趁热捏成小团子,软软热热的,再又小心的放回蜡烛里。实在太冷的时候,她甚至会在手上小心滴几滴烛油。热油触肤的一霎那,手背被灼的通红,即便并没有温热起来,也会被刺激的不再僵硬。有时候打瞌睡打的不能自已,她也会咬牙把烛油狠狠滴在手背,人一下子就机灵了起来。不过几分钟后依然困倦不已,人还在寒冷中哆嗦着,灵魂已神游太虚。</p>
这个季节,何朵和其他孩子们一样,脚上穿的都是时下流行的海绵鞋。所谓海绵鞋,就是鞋底由一块像海绵一样轻飘飘的料子做成,但是比海绵要硬很多,鞋面则由厚厚的人造棉构成。鞋面和鞋底都是现成的材料,只消被整齐地缝钉在一起,棉鞋就做成了。</p>
海绵鞋脚感较软,鞋面又厚,比普通的手工千层底更加保暖。只不过鞋子的质量最多熬得过一个冬天,穿久了就会被踩得厚薄不均,保暖性也大幅下降。尤其当鞋底被踩的很薄时,如果不小心踩到石子,脚底板就会被硌的生疼。海绵鞋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极不防滑,隐患较大。</p>
等到天气再暖一些,这种鸡肋鞋子就可以被毫无感情的收起来或扔掉,人们会纷纷换上自家做的千层底布鞋。所谓千层底,就是把日常家里不穿的衣服或淘汰的床单等剪成小块布料,用浆子(浆糊)一层一层糊起来。浆子冷却之后,面料就会笔挺又坚硬。女人们会把它按照脚的尺寸剪成一个个鞋底样,方言叫做“袼褙”。</p>
袼褙、布料和鞋样是做鞋子的基本材料。每三到四个袼褙粘在一起,四周用白布包一圈沾合好,千层底的基本元素就到位了。等做出来大约三四个这样厚的鞋样后,再次摞到一起,用浆糊粘牢,千层底的雏形就算完成。女人们接下来就要把搓好的麻绳穿在针上,在锥子的协助下沿着鞋底四周一圈圈密缝,将鞋底缝合牢固,俗称“圈底”。</p>
这时候三角式的钉板会被拉出来。钉板由三个木板和一个木盒底座组成,底座是一个顶部开口的小木盒,用来放置干活时的顶针、锥子、麻绳、针等小物件。两个木板则以八字形的状态从底座的左右两边立起来,顶部对合相交,固定这两个木板的则是从黄金分割点位置横穿过去的第三支长条板。</p>
女人们会盘腿坐在蒲团上或者炕上,把钉板夹在两腿中间,与木盒平行的那根长板两端刚好被卡在双腿下面,钉板就被牢牢地固定住了。然后再把半成品的千层底夹在钉板的八字木板中间,用锥子穿透鞋底,把搓好的麻绳穿针引线,沿着锥子扎过的地方一针针密密麻麻整齐有序的缝合起来,即纳鞋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