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生香江野性时代> 第一百零三章 国泰和美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 国泰和美亚(1 / 2)

重生香江野性时代 妖独秀 更新时间 1个月前

 天下一电影公司,办公室。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正饶有兴趣的看着顾夏阳。

顾夏阳同样打量着眼前这位国泰的副总经理,朱茂林,国泰机构(香港)的老板朱国亮正是他的父亲。

提起国泰机构,就不得不说马来西亚著名华商陆右之子陆云涛,他创立国泰机构,总部设于新加坡,初期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建立院线。

为了稳定片源,国泰机构于50年代在新加坡成立国际影片发行公司。

后来登陆香港,负责采购当地影片并供应南洋市场。

而后接管陷入财政困难的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两者合并并在翌年改组成为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能和邵氏在南洋市场掰手腕的大公司,只可惜陆云涛夫妇飞机失事,同行的还有现在亚视老板邱大亨的妻子。

陆云涛夫妇坠机丧生后,国泰就由他的妹夫朱国亮接手。

没了陆云涛,临危受命的朱国亮架不住邵氏的围剿,无可奈何之下将永华制片厂以及院线业务转交嘉禾,逐渐退出香港电影制作市场,只参与电影发行工作。

不要以为只是负责发行,国泰就可以小觑了。

不说其他的制片公司,就算是嘉禾,在东南亚市场也依旧跟国泰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可以说当时除了邵氏以外,绝大多数的香港电影公司,都把外埠市场的发行交给国泰。

反之国泰收购的电影,绝大多数也都是香港电影。

香港把本土生产的影视歌作品卖到其他国家发行销售叫“卖埠”。在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是亚太地区卖埠最成功的地域性电影。

“如果电影能在香港发行,那我们投资的机会就会很高,因为在香港能更有利地辐射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市场。”

这是很多片商的话,由此可见一斑。

香港早期是中国海外移民的中间站,不少侨居亚太地区的移民家庭基本跟香港都有渊源。加上许多地区国家都还未发展影视综艺行业。

香港本是个移民都市又加上殖民的西化影响,因此拍摄出来的电影其实有很大的兼容性,天南地北的华人都能从有这特殊地域特性电影中找到某种种族与凝聚力。

因此香港电影在意识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共融优势。

此外,香港电影虽以粤语为主,但是很早就已经配备中英字幕,早已为漂洋过海打好底桩。

加上后期的配音翻译,将粤语变成国语。具备国粤英三语三种选项任君选择的属性,从意识形态到语言都肃清障碍,使得香港一跃成为东亚最大的电影输出地。

其中主要输往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后期新加入的南韩,都是非常热衷香港电影。

就这样的形式,香港电影越强,这些外埠发行商就越赚钱,所以国泰虽然失了制片方面的路,但却手握东南亚市场的极大份额。

“顾老板,你最开始的《天若有情》还有《富贵逼人》,虽然一边是嘉禾,一边是德宝,不过最终都是我们国泰负责发行的。”

顾夏阳不置可否道:“嗯,我知道。”

朱茂林自豪的说道:“论在东南亚的发行能力,就算是当年的邵氏也比我们弱上几分。顾老板年轻有为,相信我们会合作的非常愉快。”

“《天若有情》在韩国上映了小半年的时间,也为天下一捧出了刘德桦,他上次去韩国宣传,人气之高……”

“嗯。”

顾夏阳点点头,合着什么话都让你说了。要是《天若有情》这部戏不行,你捧一个刘德桦给我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