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旌旗> 第四百二十九章 马超的血腥投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九章 马超的血腥投名(2 / 2)

三国旌旗 天下谁人不识君 更新时间 2019-10-15

这么大动静要想瞒过蔡瑁是不可能,蔡瑁立即组织私兵,以防万一。同时心思缜密的蔡瑁也猜到了事情的真想,向宠背叛刘备的可行不大,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马超叛变了刘备,而马超的后路只有一条,毫无疑问,那就是自己的姑父,赵王李重。

于是蔡瑁立即派人和马超联系,两个反骨仔一拍即合,合兵一处,对刘备的亲信兵卒展开一场屠杀。

蔡家的私兵就有三四千人之多,再加上蔡瑁在军队中还有不少亲信,转眼间就汇集了六七千人,再加上马超的一千余人,叛军的数量超过七千人,襄阳一共就有一万多人马,而且人心不齐,大多处在观望状态,再加上向宠被马超一枪刺死,群龙无首,所以马超和蔡瑁的很容易就取得了襄阳的控制权。

在取得了襄阳的控制权之后,马超和蔡瑁立即坐下来商量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现在马超做事比以前低调多了,知道了蔡瑁和李重的关系,再加上自己的兵少,于是把自己放在了副手的地位上。

而蔡瑁在为人处世上,要比关羽圆滑的多,投桃报李,当即表示,自己只负责驻守襄阳,马超自己的兵卒还归马超统领。另外,蔡瑁还把肃清刘备余孽的任务交给马超。

马超接到蔡瑁的军令,眉开眼笑的领兵办事去了。

马超当然不是贱货,被人指挥还兴高采烈,实际上蔡瑁这个军令很值得琢磨,什么肃清刘备的余孽,这就是一个借口而已,二人在取得襄阳控制权的时候,早就把刘备的亲信斩杀一空了。

实际上肃清刘备余孽,也就和抄家差不多,也就是说,蔡瑁是这个意思:马超啊,这次咱哥俩合作不错,我知道你家底薄,还不借着这个机会搂一把,弄些金银财宝啥的。这年头,你没钱上哪招募亲兵,组建家族啊!

此外,马超在荆州的时候,没少被白眼伺候,现在不找他们出气,更待何时,等李重回来,就不好意思对他们动手了。现在杀人,什么问题也没有,一个刘备余孽的帽子扣上去就够了。

当然了,蔡瑁也未尝没有借刀杀人的意思,马超能屠灭几个家族,最蔡瑁来说,怎么的也能分均点利益。

但是,蔡瑁远远低估了马超的狠辣程度。

对于李重的施政方针,马超还是有所耳闻的,简单说,李重的施政就是削弱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给寒门士子出头的机会。

说实话,马超虽说也出身士族,但马超却并不反感李重的施政方针。有能耐的人都这样,削弱我们的政治特权又能怎么样,我马超身经百战,勇武过人,想要出头还有靠特权吗?真是笑话!

马超这样的贵族才是真正的贵族,就算不要特权,也能靠着家学渊源,胸中韬略身处高位,青史留名。

至于那些膏粱子弟,就别在庙堂上丢人现眼了,家族给你点钱,保你衣食无忧,老老实实的混吃等死吧!

当然了,事情都有两面xìng,马超不怕李重的施政方针,一些没有自知之明的废物家族还是想要依靠特权凌驾于贫民百姓之上的,这些家族也就能显赫一时,一旦庙堂有变,他们早晚会变得千夫所指,家破人亡的。

既然知道了李重的施政方针,马超就像给李重递投名状了,不就是襄阳士族吗?李子悔没借口杀,我替你杀了,黑锅我背。

不得不说,马超的这个举动很符合李重心意,黑锅怕什么,能取得李重信任就好了,马超也没打算在襄阳混,等到投靠了李重,李重早晚会把马超调到西凉作战的,西凉离襄阳十万八千里呢。

一夜之间,襄阳血流成河,除了蔡家,什么蒯家,马家(马良),司马家(司马徽),庞家(庞德公),大大小小十几个家族,被马超屠戮一空,鸡犬不留,金银财宝,掳掠一空。吓得幸存的家族战战兢兢,魂不附体,发疯一样去找蔡瑁求救。

蔡瑁也没闲着,马超在屠杀士族,蔡瑁在封锁消息,禁闭四门,同时派出蔡中去给李重送信,争取用情报的时间差,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从这一点上来看,蔡瑁的战略素养也非常高的。

下完这些军令之后,蔡瑁就“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达到不能见客的地步,甚至传闻蔡瑁病重将死。不过有一些和蔡家十分亲近的家族,还是能见蔡瑁最后一面的,理所当然的,能见到蔡瑁的家族,都在这场混乱中存活下来。

…………

李重得知这个消息后,喟然长叹一声,悠悠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蔡中对李重的态度很是奇怪,你这话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马超是杀的多了呢,还是少了呢?

其实李重……什么意思也没有,纯属装2逼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