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社会文学>燕起长风> 第六十六章?战论(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战论(上)(2 / 2)

燕起长风 大静小胖 更新时间 2019-11-03

而汉月关唯一的缺点,也恰恰就是它所倚仗的天险子母河,因为汉月关地处北方,所以每到冬季,这里的气候就极其寒冷,导致子母河的河面上结起厚达三尺的冰层,这时候的子母河,除了表面会打滑以外,已经和普通的陆地没有任何区别了。

对于胡蒙来说,这时候刚好是进攻汉月关的最佳时机,胡蒙人因为自小就在寒冷的气候中摸爬滚打的原因,所以对于冬天作战其实除了穿得厚实了些,并没有其他什么不同,而这恰恰是燕国士兵的致命短板。

所以燕国针对这种情况特意组织起了一只规模达两万人的燕云军,这些人全部都是从东北的燕云两州招募而来,从入伍开始就只有一个职责,那便是守卫汉月关,无论这里有没有战时发生,从不挪窝,一直到战死或者退伍还乡。

另外还有燕云两州,但因为它们与胡蒙之间隔着绵延的长青山脉,所以被胡蒙直接进犯的概率几乎为零。

长青山脉是一片山高林深的原始林地,就算是自小就在山中摸爬滚打的猎户也不敢进入山脉的深处,而想要横穿整座山脉,那就更加是一个只能想想的事情了。

但燕国在统一全国之后,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在燕州与冀州的边界上修筑了一座名为燕云关的隘卡,燕云关虽然没有肴关和汉月关的雄伟,但也远胜其他关隘。

当时修筑这座关隘的时候,有不少人觉得这是一个空耗财力与人力的无用建筑,但在昭烈帝的强烈要求下,户部还是不得不乖乖拨钱放粮,完成了它的修建。

昭烈帝难道不知道燕云关只是徒费钱粮而已吗?其实他也知道,只是这样做能图个心安而已。

从历年来胡蒙南下的特点来看,如果他们选择在秋季犯边,一般只会走歇马镇入定州,利用胡蒙铁骑的优势袭扰那些小村小寨,抢些钱粮牲畜,有时候还有女人,对大城市却秋毫无犯,然后又在极短的时间内撤离。

这种就是燕国人口中俗称的“打秋风”,虽然会给定州带来一定的混乱和人财损失,但总体上却无损筋骨,所以历来朝廷面对打秋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防住就防,防不住就算了。

如果胡蒙人选择在冬季犯边,而且还是准备从冻结的子母河上兵寇汉月关的话,那他们就不是只想抢夺点财务而已了,而是真正的想要攻入中原腹地,甚至有着覆灭他国的打算。

而这种情况在燕国建立之后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燕景帝刚登基的那一年,景余元年,胡蒙想趁燕国皇帝初丧,新皇根基未稳之时,发兵三十万分两路南下,一路趁着子母河冻结的江面猛攻汉月关,另一路进入定州,将定州的燕军杀了个人仰马翻,然后直逼肴关城下。

那是燕国第一次面对可能灭国的情况,但还好最后因为燕国将士的死战,守住了肴关与汉月关,直到来年开春,子母河的冰层开始融化,久攻不下的胡蒙才不得不退却。

也是在这一次战斗中,燕景帝看到了胡蒙的强大和燕国背后的隐患,将击败胡蒙作为自己这一生的最终目标,然后他也成功的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若不是燕惠帝时期爆发的燕由储之乱,到现在胡蒙肯定还是被大燕死死的压制在断天堑的那一边。

第二次则是燕惠帝时,刚刚平定燕由储之乱的燕国满目疮痍,胡蒙也借此机会越过了断天堑,攻下了河洛草原,然后乘胜挥师直寇汉月关,当时汉月关的守军已经在内战中消耗殆尽,是那从不挪窝的两万燕云军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守住了燕国最后的门户。

如今当年的那一幕似乎又要出现了,所以满朝文武都在争论着该如何防御即将到来的危机。

有的人认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所以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还不如组织军队先发制人,主动发兵进攻胡蒙才是上上之策。

当然这个观点得到少部分人的赞同,但绝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原因很简单,进攻比防守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要多得多,打仗其实打的就是资源,物资筹集和运输就是头一个让人最为头疼的问题。

主动进攻胡蒙,在那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燕国的骑兵断然不是胡蒙铁骑的对手,若是深入胡蒙境内,物资补给完全跟不上,一切都只能学胡蒙人以战养战,靠劫掠为生,但燕国自从丢失了河洛草原之后,战马的质量就远远比不上胡蒙,要知道当初景帝击败胡蒙铁骑的燕云铁骑所骑的战马可都是河洛草原的产物。

跑得没别人快,打又打不过,这与送死有什么区别?

再者燕国的国力现在才刚有点起色,百姓心中被战争留下的创伤才刚刚愈合,以为今后终于能安生的过日子,若此时主动言战,不说现在的国力能否撑得起一场大战,首先从道义上来讲,燕国就已经失了人心,没有举国同仇的决心,如何去打一场倾国之力的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