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北方之王> 第二部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折翼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部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折翼二(1 / 2)

北方之王 追忆 更新时间 2019-11-04

 从和日本开战以来,中国的航空兵就始终散发出耀眼芒。无论情况如何危机,无论环境多么的恶劣,无论敌人是多么的强大,他们始终保持了对敌人旺盛的斗志,凭借他们一腔的热血和精湛的飞行技能,日本航空兵即使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无法从他们身上讨到半分的好处。中国人杰地灵,人口众多,从来都不缺乏优秀的空中健儿,即使国民政府的航空兵使用远比日本落后的战斗机,也在与日军的空战的不居下风。只是由于空战中飞行员和战斗机消耗过大无法补充和日军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在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的战绩绝对远不止如此。

中国和日本航空兵的最大区别不是来自于数量上,更不是来自于训练水平和技能上,而是来自于两个国情的根本性差别。日本每年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成千上万架的战斗机,而中国却几乎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国民政府所需的飞机完全依赖从国外的进口。当日本切断了中国的海上交通的时候,国民政府只能看着原本就已经比日本落后的战斗机一架架被消耗干净毫无作为。

航空工业涉及了到了许多相关的工业,一架先进飞机从设计到制造,直到量产交付使用,所涉及学科惊人,没有一定工业基础和科技后盾的国家,要从头做起简直是难于登天。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几乎毫无现代工业基础的国家,所以,虽然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原来的张作霖等地方武装。都曾构想过自己制造飞机。但是每每构想都不能化为现实,大力筹建地飞机制造厂也变成了仅仅具备飞机维修能力地维修厂。

正是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李成坤在筹建飞机制造厂的时候只定下了比较符合中国实情的目标。首先一步步从仿制开始做起,熟悉飞机制造工业,为以后真正地自己设计制造先进的飞机打下必要的基础。事实上,从冯如的中国人第一次飞翔开始,中国已经有了很多技术人员投身于飞机设计制造中来。如,原来的福建马尾海军军政局内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在当局毫不重视飞机制造地情况下,依靠极为稀少的资金,始终跟踪世界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在摸索中重视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制造出了不逊于欧洲列国的产品。

即便是如此,在航空制造工业方面,中国还是一片的空白,从厂房的建设到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甚至运营。都十分依赖大批高薪聘请地外国工程师的帮助。中国的技术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依据提供地图纸和他们的讲解,才一步步开始熟悉起航空制造业。这个从无到有地过程让中国的技术人员吃尽了苦头,确也受益匪浅。让人感到有些无奈的是。这种手把手的指导下,并不能使中国人自己在短时间内具备有飞机设计制造的能力。而是让中国人学会了如何来仿制生产已经定型的飞机,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改进和优化。

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技术人员都没有抱有一步登天的想法,而是从飞机设计制造的各个流程开始认真的吸取外国的先进经验,从头开始培训设计飞机设计和制造的专业性人才,派遣相关专业的留学人员到国外飞机制造厂实习和接受培训。要的就是培养出将来能独立制造出优秀飞机的人才。况且飞机被人类利用的时间并不长,航空工业发展速度虽快,但是并非没有迎头赶上的可能。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中国虽然依然制造不出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斗机,大部门的工厂日夜加班加点也仅仅只是在生产那些引进技术和图纸的外国飞机,可是情况却和当初建立飞机制造厂的时候有了迥然不同的区别。当初建厂的时候,数万套配套机床几乎没有一个是中国自己本土制造的,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可如今那些难度较小的机床基本上已经能够仿制,尽管那些大型的和中型的机床大部门都还依赖进口的国外产品,可是每一个技术人员都相信,只要再多一点时间,这些东西他们也能够制造出来。

更让人振奋的是,在吸收了德国的先进技术后,依据中国在艰难举步维艰的情况下积累的航空设计方面一些的宝贵经验,中国的技术人员,成功的试制了世界上最大的滑翔机。随后又成功仿制改进了德国的D-

在齐齐哈尔,在哈尔滨,在牡丹江,在佳木斯,四个大型的飞机制造厂的生产车间中,即使最新建成的牡丹江飞机制造厂也连续不断的生产了八个月之久,其余的三大飞机制造厂更是除了必要的保养和检修外,机器就没有停歇过。所有工厂的工人都是三班倒,日夜不停的制造出航空兵急需的各种飞机。但是一向以生产战斗机为主的牡丹江飞机制造厂却停下了大部门的战斗机生产任务,紧急生产了大批运输机的零部件,这在工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可是严格的保密制度还是让他们停止了一些猜想,专心工作起来。

“当时我妹妹就是牡丹江飞机制造厂的机床车间的一个普通工人,那个时候牡丹江飞机制造厂也不叫这个名字,我们都管它叫九六一厂,那个时候只要是稍有规模的工厂都被编号,尤其是军工单位,更是如此,这个牡丹江

造厂还是仗打完了才改过来的。当时四平战役开始传到后方的时候,工厂正全力赶工,一架又一架的战斗机交付出厂就直接送到了前线。

可就在这个时候,上面突然下命令下来,让她们工厂改生产运输机的配件,这对她们不缔于一场地震。牡丹江的那个飞机场虽然也有少量地运输机地生产任务,但是它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生产最新改进型号地战斗机。以应付日益激烈的空战。为此工厂没日没夜的生产,从未停顿过。要改生产运输机的配件,也并非不能。这条生产线机床设备都是最新型号的,应付比战斗机水平低很多的运输机绰绰有余。可难就难在一个转字上面,这很需要一点时间,那个时候时间对于这些生产任务极重地军工厂来说比金子还要宝贵,却要把这些时间花到这上面来,所有的军工人都知道战斗机的重要性。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却有这样的命令下达,就不得不让人感到奇怪肯定有大事发生了。事实上,这也的确如此!”

在倾听老人的讲述的时候,左荣华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那场悲壮地战斗。在四零年八月二十七日,围困范清平兵团的日军遭受到了中国航空兵火力空前的轰炸,日军的整个表面阵地被狠狠地梳了一遍,日军的抵抗甚微,基本上组织不起有效地防御。只有零星的高炮阵地在反击,而他们却恰恰是这次中国航空兵轰炸的重点,他们微弱的反击很快在中国航空兵的强势轰炸下宣告瓦解。

在持续四十分钟,三次大规模的轰炸后。航空兵立刻向指挥部汇报“目标已清除”,这让后方的指挥部松了口气。根据侦查飞机拍摄到的日军高炮阵地被清除,那么地面的日军就如同被拔了牙齿的老虎,已经不足为惧,可以展开第二阶段的计划了。相比阵地上日军的狼狈,在指挥部,木村兵太郎在中国航空兵停止轰炸的时候得到大略损失后,却松了口气,,自己的判断并没有出现问题,脸上也露出了莫名的情绪来……

在轰炸过后,范清平对轰炸过后的日军阵地毫不在意,站着望着远方,当再次听到庞大飞机编队轰鸣的时候,钟国柱再也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他从未看见过如此壮观慑人的景观,数百架运输机组成的机群,在数百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浩浩荡荡的直奔战场而来。敌我双方都被这浩大的飞机编队所震惊,所不同的是,中国士兵中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而日军却被这庞大的编队所营造出来的声势威慑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