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燕军惨败损兵折将丧失了占领的齐国土地;可是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
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先王把整个燕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替先王报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没有不震动的,我哪里有一天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正遇上先王辞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误了我。我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计。
不想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从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
为此,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书中针对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
于是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乐毅死于赵国。
以上就是管仲和乐毅的一声,管仲固然是一代人杰,而乐毅也是不可多得人才。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一时,就是因为,他有了管仲的辅佐,而乐毅更是辅佐燕昭王,差一点灭了赵国。
管仲要不是病死,齐国还会更加的强盛,当然了,前提是有齐桓公在,而乐毅因为燕昭王驾崩,而继位的燕惠王,却不分黑白,看不出好坏人,听信谗言罢黜了乐毅,要不是乐毅提前跑到了赵国,他早已经被燕惠王给处死了。
我们闲言少叙,书归正文,这就是管仲和乐毅,而祝融了解汉人的历史,更是读过春秋等很多汉书。
所以,这么两个绝世奇才,诸葛亮却自比他们,这按后世的话说,就是太能装了,所以,诸葛亮的形象,在祝融的心中也不是很好,刚才自我特意表现皇叔身份的刘备,祝融对她的印象也不怎么样,而不要脸的孟获,就更不用说了。
还是那句话,要不是祝融现在不好处理他们,孟获,刘备和诸葛亮,就不会安然的坐在这里了。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就在祝融部落,议事大堂的气氛有些尴尬的时候,只见祝融的女兵,又从外面走了进来,等女兵来到祝融的身边,就立即行礼道:“启禀族长,我们大寨的外面,又来了一些汉人求见族长,族长让他们进来吗?”
听见又有人来了,可是,不是蛮人却是汉人,这个消息,不但让祝融等这些蛮人意外,就连刘备和诸葛亮这些汉人也有些意外。
于是,祝融就继续的追问道:“你可知道,来人是什么人吗?”
这名女兵,她听见自家的族长问道自己的时候,于是她就接着行礼道:“启禀主公,来人自称是大汉车骑将军付麟,还有他的军师贾诩!”
“哦,是驸马爷来了,还有贾先生!”祝融好像对付麟和贾诩十分的了解似的,于是就听祝融又继续说道:“来啊,列队迎接!”
祝融的命令,祝融部落之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她们都是以祝融的命令马首是瞻,这就是一些小部族的好处,小部族好统治也比较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