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买宋>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2 / 2)

买宋 参见大总管 更新时间 2019-11-23

而且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

所以宋朝算是完善了科举制,真正实现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像是宋代科举正式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三年举办一次。

由地方主持的初选考试称为“乡试”或“解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中央级的考试。

同时宋朝严禁“行卷”和“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

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或会见亲友。

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

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之前还要进行搜身。

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生信息;还要誉录,考卷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誉录院,由书手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试卷经三级核定成绩后方可拆封、公布。

殿试也要经过初试、复试、详定三级评定。

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制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这样一来,宋代科举制大大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文化素质。

因此宋代有一大批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洵、苏轼、沈括、黄庭坚、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他们在政坛上有过重要影响,行政能力颇为不凡。

而且学术上也有成就,著作流传至今;诗文亦属一流,书法各有千秋。

宋代有一大批学者型的官员,在宋代各个领域有建树的人物,多半都有当官的履历。

无论是精英还是整体,宋代官员的学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既高于汉唐又超过明清。

还有就是科举制造就了一支多达数百万人的读书人阶层。

这是因为宋代科举制唯才学不论门第,而且获得功名后可直接出仕任官(前文说了,唐代有了科举出身还要经过吏部选拔才能任官)。

这就为平民跻身社会上层真正的打开了通道。

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除了新生,往年的落榜生还可以多次重考,而官员的位置则不能无限扩大,因此录取人数相对稳定,那么就有相当一批落榜生进入社会。

这些文化人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在乡村开馆做启蒙教育,成为社会活动的组织者、文化的普及者。

他们更贴近民众,对民众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影响。

包括宋代科举对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朝实行科举制,唐前期官学教育得到发展,唐后期私人讲学逐渐形成气候。

宋代在科举制的刺激和鼓励下,公学和私学同时兴盛。

北宋时,范仲淹、王安石两次改革大兴教育,宋徽宗时蔡京也推动过教育改革。

宋朝前后三次大力办学,建学数量超过以往。

据统计,中央官学之外,有州学234所,县学516所,私塾、乡学、义学类的启蒙学馆不计其数。

1104年,宋朝学生人数多达20余万,一次科举报名人数经常达到三四十万。

宋仁宗时期13榜状元,有12人出身平民。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宋代才真正成为现实,读书真能的改变命运。

欧阳修、王安石都是贫寒子弟,得中进士后开始截然不同的人生。

宋代的私人书院多数属于私办官助,是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

有些私人书院的影响胜过官办学校,据说白鹿书院学生总数有1万人,但不是因为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成功率。

书院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也没有严格的课程和考试,以自学、听讲、讨论为学习方式,管理人员很少。

宋代科举制与宽松的政治环境造就了新型的士人阶层,他们关心国事、传播文化、普及教育、教化民众,活跃在社会各个方面,使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事业异彩纷呈。

也正是因此,宋朝又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这是学界的共识。

宋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艺术的成就与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不过正所谓有利也有弊,虽然文化事业繁荣昌盛,但这都是重文抑武带来的,由此可以建立了宋朝不同于汉唐、明清的初步印象。

所以可以说,科举制形成在隋唐,成熟在宋朝,变化在明朝。

而唐太宗那句“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不能视为科举制实行程度的证据,就像“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一样,只是形容的语句,不能作依据。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两句话,算是为宋朝定了性,所以宋朝算是兴于文人之手,也亡于文人之手吧。

毕竟是一个士大夫背着宋朝最后一个小皇帝跳海的,两者真的算是同生共死,有始有终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