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天作不合> 第五百四十章 背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章 背景(2 / 2)

天作不合 漫漫步归 更新时间 2020-11-14

女孩子却笑了笑,接着说了下去:“你一口带着外乡口音的官话,身上穿的是大理寺官差的袍子,从表面上看就是个来长安讨生活的外乡人。大理寺的官差俸禄虽说能养活自己,偶尔也能吃顿好的犒劳一下自己,可要在长安买个这么大的宅子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外乡、长得好,人又勤奋对于小花来讲自然是个不错的夫婿人选。”

平庄听到这里,脸色变得愈发难看,拍了拍桌子恨恨道:“还不是你让我去套话引来的麻烦?”

想到自己居然被人觊觎了,平庄心道:这哪个正经男儿忍得了?

对面那个不大正经的女子却是面上一点愧色都没有,笑了笑,继续问他:“除此之外,还问到什么了?”

“你又没说要问什么,自然是没了。”平庄没好气的回道,顿了顿,面对女孩子似乎又有些尴尬,便自顾自的解释道,“我怕太明显引来怀疑便不敢多问。”

乔苒看着他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说道:“你不是正在吃烧鸡、核桃酥什么的吗?可以说核桃酥好吃,是谁做的?她定然会说是她的叔婶做的,你便可顺势将话题引到她的叔婶身上了。”

平庄愣愣的看着她,一时忘了说话。

女孩子又道:“接着你可以说这么好吃的核桃酥她的叔婶是哪里学来的,她若是报了外乡的名字,你可以顺势问问外乡的事。你自说自己在江湖走南闯北的,比起长安来,其余各地风土人情相比更熟悉吧,你熟悉的地方,他们回话中有没有问题,可有撒谎什么的不就能慢慢套出来了?”

“厉害!”听到这里,平庄忍不住抚掌大呼一声,看向她的双目闪闪发亮,“难怪九叔和大督护都说你厉害。居然还能这么问,我怎么没想到呢?”

乔苒道:“我给你银子让你买东西就是提醒你借着吃食问,那个小花最近在打量如你这样的年轻男子,对你这样的必然不设防,乐意同你说话的很,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听到这里,平庄干笑着解释道:“我以为你就是给我银子买吃的而已。”

乔苒翻了个眼皮:“你看我像钱财多到让你去随便买东西吃的人吗?”

平庄默然:还真不像。

不过,他并未领会她的意思,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

这样一想,心中难免有些羞愧。

这事情办砸了啊!正这般想着,女孩子却在此时起身,向他走了过来,待走至跟前也未见她停下来,平庄吓了一跳,忙道:“你……你做什么?”

女孩子揉了揉鼻子道:“我在你身上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有吗?”平庄怔了怔,连忙低头抬起自己的袖子左右嗅了嗅,片刻之后,奇道:“除了烧鸡和核桃酥的味道还有什么?”

“一股很奇怪的香味。”乔苒说着再次在他身边嗅了嗅,奇怪道:“没了,怎么又突然没了?”

什么叫突然没了?而且还是又?平庄还在费解,便见面前的女孩子突然敛了脸上的笑容开,正色道:“你同我们离开之后有见过什么人吗?”

什么叫见过什么人?平庄皱眉边想边道:“除了那个小花还有谁?她盯得紧,看着我的眼神又那么奇怪,这谁遭得住?所以一出门见你们呆的地方只一堆鸡骨头了,我便赶回大理寺了。而后找了一圈没见你的人,便去寻了甄大人,甄大人说让我在这里等你,我便一直呆在大理寺,之后就见到你了。”

乔苒没有打断他的话,听他如报流水账一般把话说完,才再次开口道:“如此的话,除了大理寺里的,你只见过小花,没有见到旁人?”

平庄认真的想了想,而后摇头道:“从南记小铺出来之后路上也未见什么人,便是有,也离得远。”

“什么离得远离得近的?”便在此时,甄仕远自外头走了进来,看到乔苒,便指了指对平庄道:“乔大人这不是回来了吗?”

这姓平的小子是不是光长个儿不长脑子,傻子不成?

平庄应了一声,又听一旁的乔苒道:“酉时了,你可以下值了。”

平庄“啊?”一声,站在原地没有动。

甄仕远见状,不由扶了扶额,而后开口直言:“乔大人同本官有事要说,你避一避吧!”

这小子真是白生了一副聪明相了。

被如此“直白”的提醒了一番之后,平庄这才会意,连忙退出了屋堂。

“这傻小子!”看他横冲直撞的退了出去,甄仕远忍不住感慨了一声,转向乔苒,“怎么样?工部衙门里查到那个胡……什么的背景了吗?”

乔苒点头,道:“这个胡元子不是中原人。”

“我就说这名字怪怪的,”甄仕远道,虽然此时说起来有马后炮的意味,不过面对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下属,他还是说道,“还留了大半张脸的胡子,除非生了一双有别于中原人的蓝眼睛,不然乍一看确实瞧不出什么来,更何况我们看到的还是个死人。”

“他在工部衙门留下的资料里是拿了吐蕃的身份官碟,”乔苒道,“他是吐蕃人。”

如今的长安八方来朝,城中自西域来的商贩不少,便是城中三岁小儿都知晓要看蓝眼高鼻的西域人去骡马市便好了。

除却屡屡犯境边关的匈奴以及与匈奴结姻亲的大宛之外,其余西域各国与大楚冲突并不大,不少甚至还交好了,吐蕃就是其中一个。

所以,一个吐蕃人出现在长安城也并不奇怪。

乔苒看了看甄仕远,又道:“这个胡元子并非普通的吐蕃百姓,工部衙门库房的卷宗记载他是五年前曾来长安出使的随团成员之一。卷宗上说吐蕃使节团在离开长安后不久便遭遇一队人袭击,除了胡元子之外无一生还,胡元子怕回去遭到怪罪问责便没有再回吐蕃,而是回了长安,借着手艺在阙楼做了掌厨。”

“这件事我略有所耳闻,”甄仕远道,“你当时还小关在庄子上,应当不知晓这件事。遇袭的吐蕃使节团领队是当时吐蕃王的二子,事情发生之后,陛下大为震怒,正要命令彻查此事时,吐蕃那里便主动来信道此事与大楚无关,是匈奴人从中作梗云云的,事情便没有再追查。”毕竟是吐蕃自己的事,大楚不能随意干涉。

乔苒蹙眉,道:“出事的是自己的二子,难得陛下圣明想要追查,吐蕃居然拒绝了?”

女孩子的不解甄仕远看在眼里,见状忍不住咳了一声,道:“吐蕃使节团急着走是因为吐蕃王病危,待到吐蕃王二子出事后,没几日吐蕃王也死了,之后继位的是吐蕃王长子。”甄仕远给了乔苒一个“你懂得”的眼神,“没了二皇子,对大皇子而言是件好事,事情便因此不了了之了。至于那个胡元子不敢回去也是自然的,他是二皇子的人,眼下二皇子死了,便是回去也是送死,至于罪名便是护送二皇子不利这等一抓一大把,所以他会留下来也不奇怪了。”

事情的关键甄仕远已经说清楚了,乔苒想了想,看向甄仕远道:“在阙楼里呆了五年不声不响,怎的这个时候突然闹事?吐蕃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