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活在南宋> 第一一四章准备抓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四章准备抓人(2 / 2)

活在南宋 偷糖吃的黑蚂蚁 更新时间 2020-06-19

“大师父,小郎君,我等是赵捕头遣来伺候大师梳洗更衣的”

狗儿开了门见外面一溜十个美貌小娘子各端着衣物恭敬的立在门外边,便唤了行痴走出去。

行痴到了外面见那托盘儿里僧鞋、僧衣、僧帽、袈裟等衣物具是齐全,面上已是笑了几分,又见两个仆役提着个木头箱子哼哧哼哧的追了过来,脸色大喜扭头就拉着狗儿低声问道:“小狗儿,这些都是给我的吗?”

狗儿没搭理他,直直的走到箱子处问那仆役道:“小哥儿,这里面是啥?”

年长的仆役道:“是赵捕头让俺们拿过来的,还捎话说,让大师父看着佩戴,最好能全部戴上!”

狗儿一愣,疑惑看着那箱子道:“打开来看!”

俩人便开了箱,好么,满满十几串各种料子制成的念珠、佩珠、挂珠,闪着亮光耀在脸上乐的狗儿合不拢嘴道:“都是给我们的吗?”

那年长的仆役默默的道:“俺记得赵捕头说等法事做完了这些东西要一个不拉的收回来!”

狗儿:……

还以为那刘县尉是个沉稳的性子,原来也是个贪财的,可怜自己琢磨出个捞钱的好主意也被他们给占用了。

叹口气再回身看去,见换了崭新法衣,身披大红袈裟的行痴正一脸喜气洋洋的看着自己,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么一看还真有些得道高僧的模样,要不是那根黑乎乎的大铁杖落了几分面子,这形象说是灵隐寺来的大和尚都有人信。

咳嗽一声,狗儿指指木箱里的法器就对着他道:“大和尚,这里的珠子也戴上吧!”

几乎是同一时间,祐川四坊响起了洪亮的铜锣声。

“为安民心,镇一方水木平安,县衙刘县尉依照李县令批词,接纳了赵员外的请求,为我祐川县做一场好大法事,各位相邻百姓,收拾齐整速速结伴前去道场礼佛!”

哐哐哐!

原本空旷的街里瞬间挤满了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谈论着这场法事。

“刘老哥听说了吗?据说是打成都府来的得道高僧,法号叫行痴,专门来超度郑二郎娘俩个的!”

“胡说明明是来捉拿乱葬岗吃人老妖鬼呢!”一位似乎是掌握内部消息的汉子插话道。

“你们俩说的都不对!”一位看着似乎更加懂行的老丈,大声的解释道:“这行痴大师,是位行走四方专门捉鬼的佛陀,一根开光禅杖重若千斤,什么妖魔鬼怪,只需一招便把它打的魂飞魄散,据说这人原本在城外几个受兵灾的村子里镇压冤魂作乱,恰巧被赵员外遇到,便请来城里捉拿这几日作乱的小鬼!”

旁边的一个老妇人哑着嗓子问道:“你咋晓得的?”

老丈仰着头自豪的道:“俺有个侄子可是在衙门里办差,今早他回来对我说的!”

说完又看看左右神神秘秘的道:“对了,你们晓得这赵员外是何人否?”

一群人连忙摇头,这老丈就呵呵笑道:“正是南城的小善人赵大狗!”

“原来是他啊!他请来的法师绝对法力高强,抓几个作乱的小鬼儿,必不费力气,咱们快去看!”一群人齐齐的赞叹道。

做法事的道场选在了西城坊附近的一处高坡地上,周围的枯草乱石,早早的被衙门里的民壮收拾了出来。

三步宽五步长的木台子搭建的六尺来高,台子上摆着一方圆蒲团,蒲团前面是三牲祭品,祭品前面是一盏铜香炉。

香炉前有一座拳头大小的铜钟,侧面放着三支清香。

法台的四面各立了一根旗杆,今日有些小风,风吹来时,正好把刚刚挂上去的旗子吹着呼啦啦作响。

“行痴法师”“得道高僧”“降妖除魔”“安魂超度”。

四只旗号,饶是行痴这个脸皮及厚的酒肉和尚看得也有些过意不去。

“狗儿啊,这么说是不是有些太张扬了?”

也穿了身新衣的狗儿正在笑眯眯的乐呵,听了他的问话,撇撇嘴道:“这帮蠢人也就认这个!不这样来,他们反而会不相信!”

说完就看着一大群跟着坊老围过来的百姓,咳嗽一声道:“大和尚,一会儿在台上敲木鱼的声音一定要大些,还有那些珠子一定要全戴上,刚刚赵捕头可说了,这里面可再分我们两成!”

浑身挂满佛珠的行痴本来还有些埋怨,听了狗儿说还有额外银子拿,赶紧点头道:“没问题狗儿,对了,他们有没有说念什么经?”

狗儿一愣道:“你平常念什么经文?”

行痴道:“好多呢!”

狗儿道:“超度经、往生经、祈福经随便念一个吧!记住,无论那个经,木鱼一定不要忘记敲!”

行痴点点头,便持着大铁杖戴着满身佛珠摇摇晃晃的登上了法台。

台前四个戴着红头巾的大汉,深吸口气便举起手里的鼓槌对着面前的牛皮鼓,咚咚咚的敲了起来。

声音穿过人群飘到了西城外的乱葬坟处,只听着一声炸响,几个汉子喊着“诈尸啦,诈尸啦!”的口号疯狂的往城里跑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