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无敌全能脑力> 第六十六章 应对措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应对措施(2 / 2)

无敌全能脑力 花丛恋心 更新时间 2020-06-26

满天星辰,体积大的,几乎都是类球体,这不是随意形成的,这种球体结构,可以说是最强大的抗压结构了。

申天奇结合了力学原理,又借鉴了自然环境中生物的一些建造能力,再加上天星的设计方案,设计出一种承受能力更强的结构。

在自然界,类似蜜蜂的巢穴,建造的材料强度可以说很差,但是用特殊结构,确可以支撑很大的空间结构。

现实中,就有报道承,有超过一米直径的圆形蜂巢出现,那些直径更大的岩蜂蜂巢,更多了。

申天奇就打算用蜂巢的这种结构,来打造飞船。

飞船外部用圆形,内部空间又用很多小的六边形空间组成。

飞船整体结构,都采用纳米技术,外表用超强合金纳米机器人组成,配合量子计算机,可以在整个球体表面任何部位,瞬间形成粒子喷射口,这样飞船的整体机动性,将是难以想象的。

这种设计,可以让飞船向四周任意方向运动,如果粒子喷射引擎,再融合矢量引擎的结构,机动性又可以大大提高。

这简直就是完美的组合。

还有就是整个飞船,由于是纳米结构,可以分成很多小的飞船,在遇到密集的陨石带,也可以化整为零,方便快速安全的通过。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有很多分动力能源系统,还要有很多单独的控制通讯系统。

这些,只要超远距离无延时通讯系统研发成功,多安装一些信号接收器到飞船各个部位,就可以做到。

能源可以用小型,或者众多微型聚变反应炉来实现,这一下就解决了全部问题。

还有就是,如果载人飞行,要考虑到人的身体承受能力跟维生系统,就复杂的太多了。

特别是在有引力的环境,要考虑到人体承受能力的极限,不能加速减速过快。

当然了,在真空环境这个就不是问题了。

要保证常人,在飞船内部正常生活,这需要解决的问题还真多。

首先是呼吸系统,要保证内部人员正常呼吸,要有氧气,这个可以用电解水来实现,在整个飞船内部形成有氧环境,或者只是靠防护服形成小型封闭空间,都可以。

在整个飞船内部形成有氧环境,对人的生存最好,对人的行动限制也最小。

但是有氧环境,会加快内部设备的氧化,增加设备维护难度跟周期性。

这点对于掌握了分子操控能力的申天奇,不是问题。

还有就是在飞船内部,模拟重力环境了,如果可以实现,人就可以在飞船内部行动自如了。

这项技术,就是重力控制了。

既然可以在真空环境中模拟重力,增加重力,当然也就可以抵消重力,也就是科幻片中的反重力技术了。

有了操控重力的技术,在宇宙飞船航行中,就可以借助无处不在的各种星体的引力,给飞船加速减速了。

很简单,就像两块磁铁,你想靠近它,就利用相吸的原理,让它拉你过去,要减速就用相斥的原理,给自己一个反作用力。

在宇宙星空中,利用一个个大型星体的引力,可以给飞船一个很大的作用力,就会让飞船得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

因此,重力控制,不止电影中描述的那么一点点作用。

它的作用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现在自己面临两个难题,要想远程控制,用机器人去完成任务,不用考虑内部维生系统,就得有无延时远程通讯系统。

要自己亲自去执行任务,可以暂时不考虑超远程通讯,但是飞船就要考虑内部维生系统了。

毕竟,自己现在虽然身体素质高,但是也不能几个月不吃不喝不呼吸啊。

这个时间太长了,维生系统就必须考虑了。

看了一下天星收集的通讯系统资料,以目前的这些完全达不到自己要求。

只能尝试突破一下量子通讯了。

“天星,你帮忙收集飞行器内部维生系统的资料,试着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出来。”

“好的。”

智脑道回答永远是简洁明了。

申天奇的大脑,在快速的运转,尝试模拟实验量子超远距离通讯的可行性。

现在的量子通讯,只是一种加密方式,并不是科幻中的,那种超距离即时通讯。

主要是近几年,人类才对量子这个概念有了一点了解,但是这远远不够。

要想利用它,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