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直播之极限巨星> 第339章 西海岸捕鱼点!刀耕火种!(4K,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9章 西海岸捕鱼点!刀耕火种!(4K,二合一)(2 / 2)

直播之极限巨星 吴常道 更新时间 2020-06-27

“好了,差不多了,这些椰子,够我吃上一段时间的了。”

“整整一大竹筐椰子,看起来似乎很沉,但不要紧,有了背负系统,这都不是事……”

话落,陆羽蹲下身。

双臂挎过背带。

然后反手托住背负架,缓缓站起,收紧背负带。

把竹架的尾端,牢牢地卡在屁股上,很是轻松地就把竹篓背了起来。

“怎么样?是不是很轻松?”

“这就是有背负的好处。告诉你们,如果没有背负,只靠这两条肩带,就算背起来了,你的肩膀也会受不了的,更别说赶路了……”

一片惊诧声中。

陆羽背着竹篓,沿着来时的路,朝着营地的方向缓缓走去。

很快。

又一个小时后。

抵达营地时,太阳刚好下山。

趁着天还没完全黑,放下椰子后,陆羽立刻添火做饭。

晚餐很简单。

椰子和木薯。

味道虽然一般,但能饱餐一顿,却比什么都强。

吃饱了喝足了之后。

入夜。

陆羽窝在茅屋内的草床上。

开着夜拍模式,与观众们漫无边际地畅谈。

“工具做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准备把我的菜园子计划提上日程,将那几株木薯,移植过来,争取多取一些种茎,铺个几垄,看看情况。”

“木薯,是很重要的物资,得抓紧保护起来才行。”

“时间紧,任务重……好了,兄弟们,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明天有的忙了,我得好好休息休息,大家晚安。”

关掉直播。

临睡前,陆羽大致浏览了一下后台数据。

热度还在。

人气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涨幅一如既往!

不过,要想达成支线任务,则还需要努力。

至少目前来看,一时半会儿是突破不了的。

当然,陆羽也不急。

这才哪到哪儿。

日子还长着呢……

……

迁徙营地后。

登岛第一夜前来造访的那个不明来客,就再也没出现过了。

连续几天夜里,陆羽都睡得很香。

几乎一觉到天亮。

安稳得有点不正常。

也不知道该不该因此而感到庆幸。

但不否认的是,自始至终都没见到这家伙的真容,心中还是难免有些担忧。

好在有了火。

任它是什么牛鬼蛇神。

怕是也奈何不了自己了。

转天,清晨。

起床之后,陆羽随便收拾了一下,三下五除二地解决掉早饭。

接着,便开启了直播。

“羽神早!”

“今天的羽酱也是元气满满哦!”

“羽神的胡子貌似又长了!”

面对镜头,陆羽跟观众们打了招呼:

“早,朋友们。”

“今天,是我来到欧利迪亚岛的第十二天。”

“昨天,我用建造茅屋时剩下的竹子,做了一个竹制的背囊和鱼篓,顺道又采了些椰子,用作日常补给。”

“生存十二天,我住上了茅屋,有了稳定的水源和食物来源,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存之旅……”

“但要想彻底的在这里定居下来,我还得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至少得先把菜园子建造出来,尽早开始农耕,以备不时之需。”

“我说过,大部分木薯的成熟期都很短,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

“种茎入土,一周即可发芽,多则二十几天,少则十几天就会成熟,当然也不排除个例。总之,不管别的,先试试看吧,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可不可行呢?”

话落,陆羽站起身离开镜头。

远处。

海岸线浪花翻涌,阳光和煦。

直播间的右下角,缓缓打出字幕:“荒岛生存,第十二天。”

离开篝火,走进茅屋。

陆羽稍作准备,背起竹篓和石斧等工具,来到了茅屋旁的一块空地上。

空地紧邻茅屋。

面积大概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

面积是够了,可土壤质量,却很一般。

是那种典型的酸性腐殖土。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土壤环境。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土壤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限制着植物生长。”

“可以看到,营地周围的土壤,是典型的酸性腐殖土。”

蹲下身。

陆羽从地上抓了一把土,继续解释道:

“所谓的腐殖土,就是缺乏碱金属的土壤。”

“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雨水中的碳酸,比如微生物分解,植物根部代谢,亦或是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都是造成土壤低PH值的罪魁祸首。”

“酸性没什么不好,也可以种植作物,但有个问题却不得不重视,那就是这种土壤的养分有效性很低,成熟率堪忧,必须经过改良才行。”

话尽于此。

观众们被陆羽说得云里雾里。

不过,七七八八的,也能理解个大概。

说得简单点,就是要改良土壤。

但至于怎么改良,陆羽则没说破,而是先卖了个关子。

“总之,正式开垦之前,咱们先松土,然后再从长计议。”

说着,陆羽从竹篓里拿出石斧。

大致选好耕种范围,然后便一下一下地刨了起来。

松土是耕作的重要一环。

土壤长时间不翻新,很容易结块。

这样的话,栽种木薯时,就会降低根块的透气性。

如同把根密闭起来了一样。

只有耕松之后,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加大,空气才容易进去。

如此,根细胞的呼吸自然就得到加强了。

同时这么做,也可以加强蒸腾作用。

促进根毛与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的交换。

更利于根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石斧的斧柄很长,用来充当锄头翻地正合适。

不一会儿。

经过劳作。

空地终于焕然一新。

随后,为了清除掉隐藏在土壤中的土块,陆羽又找来了一根长木棍。

拍打了好一番。

足足弄了近一个小时,才告一段落。

“呼……”

直起身活动了两下肩膀。

陆羽喘了口气,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这样应该就差不多了……”

“先去喝口水,然后再干。”

回到了营地后,陆羽把石斧随手一丢,二话不说立刻捧起小锅,将里面的水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后,才缓缓开口:

“原始社会的农耕作业,大多是迁徙农业,通俗点说,就是到一个地方,选一块农田。”

“这样一来,迁徙农业的随机性,就会让耕种作业,面临很多很多问题,而如何改良土壤,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适应随遇而安的农耕,刀耕火种,应运而生了。”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这个大家应该都听过吧?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先以石斧松土,然后再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等其晒干后用火焚烧。”

“经过火烧的土地会变得很松软,而残留的草木灰,正好是不可多得的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极大地缩短了耕种流程。”

说着话,陆羽放下树皮锅,扛起石斧,步入丛林。

一边收集枯枝朽木,一边继续道:

“土壤是酸性的,草木灰却是碱性的,两者一中和,土壤的养分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改善。”

“比化肥还管用。”

“现如今,在木薯的原产地巴西,依旧有很多原始部落的土著,在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木薯,大家千万别小看这种野蛮的耕作方式,在亚马逊流域,它已经风靡了数千年之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