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再见你时已春暖花开> 第一百八十四章:继续讲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四章:继续讲解(2 / 2)

“嗯,大黄弩是汉代出土的,汉代的弩强度按石来计算,分一石至十石,大约引满一石弩需27-30公斤的力量,其中十石弩最强又被称为黄肩弩,大黄力弩。只有十分强壮的人才能使用,据考古学家和军事家的考证估算,它的射程能达到四百米左右。”

“这么厉害?我军中大力士不少,可以考虑。”安双宸在出征的部队里见过,不少实用铁锤的大力士呢。

“这诸葛连弩是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又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但是射程不长,杀伤力若,后来有后人对其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一种五矢连弩,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轻,成为一种单兵武器,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最后失传了。我也只是见过图片而已。”

“啊?这么好的武器失传了好可惜……虽说我不希望有战争,也不希望这么兵器派上用场,但是这都是先人留来的宝贝啊!”安双宸惋惜道。中国千年古国,有多少文明都渐渐流失。

“很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被遗忘的。再说说神臂弩,北宋神宗时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威力强大,矢可入榆木半杆。号称威力强于汉代大黄,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还有一种,就是堪称最大的弩,秦弩。秦代弩的种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秦俑坑发现的弩弓遗迹多达数百处。从完整的弩弓遗迹判断至少应有三种不同形制的弩,弩弓为木质均已腐朽,朽木残长130至140厘米,弩臂也已腐朽,末端安有青铜弩机,弩机通高16.5厘米,望山高5.5厘米。这是秦俑坑发现数量较多的一种弩。同时在一号俑坑还发现一种形制特殊的弩,它是在残长64厘米的弩臂上重叠了一根木条,在弩臂上还夹有铜饰件。显然这些装置都是为了增强弩臂的承受强度,说明它是一种张力更强,射程更远的禁弩。在二号俑坑还发现一处特大型号的铜镞,每支重量达100克。较其它铜镞一倍。这不仅是秦俑坑也是兵器史上发现型号最大的铜镞。使用这种铜镞的必然是一种张力更大,杀伤力更强的弩。弩出土时装在用麻布制作的弩衣内,木质部分虽已腐朽,但青铜弩机出土后仍然活动自如,表明秦代弩机的制作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兵马俑的发现,无疑是震惊世界的。

“我去过西安,参观过兵马俑和相关的博物馆,真的特别的震撼。”

“是啊~可惜我读了国防,时间全部都献给了国家,连回家探亲都难,更别说是去旅游了。兵马俑我也只是在网上看过相关的新闻,可真羡慕你,还去过现场参观过。”南肖感慨道。

“说不定你制作的弓弩,日后也会在某个年代的博物馆里出现呢?”

“我了解过,这个朝代在历史上根本没出现过。”

“没出现过不代表它不存在啊?可能是发展时间短,而且我看父皇从来不让史官记录什么,所以没有出现在后代的历史课本上,也实属正常。但是我们是真实存在过的不是吗?”

“我只是感慨而已,没别的意思。我帮你设计这个,本就是抄袭先人的智慧结晶,它出不出现在历史上,无所谓的啊~不过要是我写的话本,在博物馆里出现,那还是可以的,毕竟那可是我的原创啊~”南肖打趣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