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生之日本努力家> 第100章 货币超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货币超发(2 / 2)

住友凉子听得认真道:“你看着我做什么?继续讲啊!”

三井秀树一本正经道:“其二,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是和美国进行一个联动汇率的挂钩。

假使美元一旦出现大幅度的贬值,全球的麻烦就真正的来了。届时,完全有可能性出现全球性的大萧条。美元可是作为国际贸易当中最主要的结算货币。

无数次的历史已经证明,一旦某国发生金融危机,首先就会死守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一个数值上面,那就是最后的底线。

要是被突破了,那某国做出最坏的下一步就是和美元联动汇率进行脱钩。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进一步加剧了外汇市场上面的恐慌情绪。

于是,大家就会拼命的想尽一切办法去用手上持有的本国货币去兑换币值相对稳定的他国货币,黄金,以及各种硬通货。

至于目的,无非就是对金融资产所进行的一个避险操作。对于实在是不行,没有什么门路的社会中下层民众,同样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也会把手上持有的本国货币用于购买食物等生活必需品作为储备。他们怕的是什么?就是怕本国货币一天比一天不值钱,一天比一天买到的东西少。

因为政府已经控制不住当前的本国金融局面,剩下还能够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命令印钞厂全力印钱。

一国货币越是超发的结果,那么通货膨胀就会变得越猛烈,货币贬值就随之越发的厉害。

其三,美国可是这个世界上收着铸币税的国家。特别是RB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相当大部分都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

美元大幅度贬值,那么也就意味着RB的那些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也会跟着贬值,继而让RB蒙受巨大的损失。

以我个人的推测,美国政府那边会对RB政府进行一个极限施压。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好让日元大幅度的升值,从而有利于美国商品的出口,以及在国际市场上面的竞争优势。

类似于当年美国和RB等国家签订《广场协议》的一个翻版。如若RB政府不同意,美国政府,特别是美联储完全可以更进一步的货币超发(指发行的货币面值总额大于经济价值总量的现象,一般应当等于或小于经济价值总量的70%,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

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货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从而主动让美元进行一定的贬值。

RB政府和RB银行(央行)能够做出的反制措施,可不敢直接简单粗暴的再超发日元,毕竟本国的财政赤字已经足够高,快要到了临界点。

中国大陆政府倒是可以针锋相对的多刷红票子(人民币)来应对美国多刷的绿票子(美元)。

也是在这一年开始,公务员这个职业是越发被受普通人的追捧,中国大陆的姑娘们是哭着喊着,要嫁公务员。

自从上一个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RB经济泡沫破灭后,将近有二十年都出现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便是不敢采取过于激进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就意味着不敢货币超发。

RB国内物价相对稳定,工薪族的工资水平也没有怎么提高,也主要是源于此种情况。

所谓RB经济滞胀(简称滞胀或停滞性通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二十年一说,也不知道是谁最先搞出来的伪概念。

否则,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像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让本国经济尽快复苏所采取的激进方案,鼓励信贷消费,鼓励朝前消费……是才导致了其在2003年出现的信用卡大风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