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十三皇子> 第三百一十六章 龙首令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六章 龙首令牌(2 / 2)

十三皇子 壹两二锅头 更新时间 2021-08-27

正当朝堂上,众大臣认为大事已定的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寻声望去,原来是老迈不已的太傳赵乾。</p>

赵乾的年事已高,先皇在世的时候已经允许他不用随时上朝,所以他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朝堂上。</p>

赵乾的话代表了一部分大臣的观点,毕竟这样,大涪自己人产生内耗,是谁都不想看到的。</p>

“赵大人,我知道您也是为了陛下着想。如果陛下是平民老百姓,为了家庭的和睦兄弟的团结,作为哥哥或叔父可以做出让步。但陛下现在是一国之君,皇帝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所以这时候,陛下必须用铁血的手段,来震慑这些企图挑战皇帝权威的人。”</p>

要是其他人,宇文护可能给他一顿呵斥,但是面对在大臣们心中威望很高的太傅赵乾,他只得很耐心的说道。</p>

宇文护说完这话,目光随意地扫向了文官队伍的后方。</p>

“是啊!太傅大人,若是此时陛下容忍了,以后朝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样学样,那陛下的威严何在?”远处的陈远航立即心领神会,轻轻地说道。</p>

“好了,众位爱卿都不要再说了,朕心意已决,宇文大人,朕马上就把龙首令牌传于你,由你负责调度大涪所有兵马,给这些企图谋逆作乱的人沉痛的打击。”</p>

这时,坐在龙椅上的杨献大声说道。</p>

“陛下不可,这龙首令牌乃是可以调动我大涪所有兵马的最高兵符,还是留在陛下手中,是最为合适的。”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p>

众人寻声望去,却见说话的竟然是尚书令池尚文。这些年来,在朝堂上讨论许多事情,池尚文都不怎么发言,只是默默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p>

见大家的目光都看着自己,池尚文默默在心里说道:“女婿呀,你让我在朝中大事上少发言,但这种时候,看到朝廷有可能处于危险之中,我怎么也无法控制住自己。”</p>

“池大人,你说这话,老夫就不想听了,难道老夫会贪这兵权吗,城池已被团团包围,我没有绝对的调动兵马的权利,怎么能让有限的兵马发挥最大的作用?要不然,让陛下将这兵符交给你,只要你能够击退敌人,老夫没有丝毫意见。”</p>

听到池尚文的话,宇文护很不满意,他对池尚文冷冷的说道。</p>

“前日陛下已经给了你充分的权利,相信城中各部兵马一定会听从大人的指挥,大人何必又要将这龙首令牌握在你手中呢?”</p>

从宇文护的语气中,池尚文能够明显的听出他的不满。近一年来,这宇文护在朝中权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霸道,朝中许多官员都是他的党羽,很少有人敢和他作对。</p>

但这龙首令牌,对大涪而言太重要了,如果大涪的兵权全部控制在宇文护手上,若有什么变故,后果将不堪设想,池尚文不得不站出来表示反对。</p>

“宇文大人对朝廷忠心耿耿,在敌兵围城之时,他勇敢的站出来。池大人这样说,明显是对他老人家的不信任,你这不是让忠臣寒心吗?”一旁又有官员大声说道。</p>

这官员的话,显然得到朝中许多大臣的赞同,好些人纷纷发言,都是指责池尚文的声音。</p>

“微臣不是质疑宇文大人的忠心,对于宇文大人的所作所为,在下也很佩服。微臣虽然是一介文士,但若有需要,微臣也愿意亲自上战场和敌人殊死搏斗。但这龙首令牌,象征着皇帝的最高权力,从来没有交给大臣的先例,还请陛下三思而行。”</p>

对于众多反对自己的声音,池尚文并没有予以理睬,他向皇位上的杨献施了一礼,大声说道。</p>

“好了好了,诸位都是我大涪肱骨之臣,你们所言都是为我大涪考虑,朕十分欣慰。朕意已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先将龙首令牌赐予司徒宇文护,令其统领除守卫皇宫蓝衣卫外的全国兵马,待击溃叛军之后,再将令牌交回。”</p>

“多谢陛下,臣一定竭尽全力,击溃围城之敌,以感念陛下知遇之恩。”宇文护大声说道,语气中充满得意之色。</p>

池尚文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他身前的老太傅赵乾轻咳一声,池尚文立即心领神会,退回了自己的位置。</p>

这司徒宇文护自从司空李悦被刺之后,成了新皇杨献最信任的大臣,本来权利就很大了,现在杨献还将龙首令牌交给他,在朝中更是他一方独大了。</p>

“赵大人,您刚才为什么制止在下据理力争?这宇文护有了龙首令牌,可能连陛下都没法再控制住他了。”</p>

退朝之后,池尚文专门找上了赵乾,有些着急的和他边走边说。</p>

“唉,池大人难道没有看出来?陛下的心意已决,你说的再多也没有作用,徒增宇文护和他手下人对你的憎恨而已。”</p>

“可是这样眼睁睁看着宇文护的权利越来越大,若是他忠于朝廷还好,若是他心生叛逆之心,这朝廷将会大乱啊!”</p>

“池大人,现在陛下对这宇文护信任有加,你说的再多也没有用处,反而遭人记恨。现在来看,我们只有走一步看一步,找机会提醒陛下,让他提前想好应对之策。”</p>

“唉,老太傅您说的对,咱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