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盛唐神话> 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除海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除海禁(2 / 2)

盛唐神话 长安梦入 更新时间 2020-07-25

除了这些大的技术进步,其他好新鲜的好东西也一直没有断过,清明的时候,之前那种简单又好喝的绿茶有了,然后三个月之后又研出一种红茶;

然后再是活字印刷工坊、线装书、报纸的出现;还有鲸鱼肉罐头,烤鲸鱼肉干,无烟蜡烛,奶糖,香水,和一种味道极其鲜美的名叫十三香的调味料。

总之四海商社靠着领先的技术和这些新鲜的好东西,生意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大,为自己赚的钱也就越来越多。

虽然萧去病说这些大多是工程局能工巧匠的功劳,但李隆基很清楚,若是没有萧去病给他们指明方向,这些东西也不会出来。

李隆基高兴道:“尤其是辅臣你,这次为大唐开拓万里海疆,带回这么金银珍宝,你想要什么赏赐,但说无妨。”

“这些事情,是臣的志向,也是臣的本分,哪里还敢居功?陛下许臣带着舰队出海,遂平生之志,已经让臣感激涕零,哪里还敢要什么赏赐。

萧去病恭谨道:“不过臣倒是有事启奏,恳请陛下能够同意。”

“什么事,说吧。”

“陛下也看到了,臣这次从南海带回这么多金银珍宝和香料,一路上众人都看到了,已经在全大唐造成轰动。

现在人心思动,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南海到处是宝贝,都想到南海去财。臣在广州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拦住臣,想让臣带他们前往南海,更有甚者还准备偷偷前往。

臣想请陛下准许,适当地开放人口流动和出国出海的限制。”

一说政事李隆基就没多少心思,不过这事确实没办法回避,李隆基想了想,面露为难之色。

萧去病又连忙补充道:“若是南海唐人的军队和人口少了,只怕过不了多久,等那些当地土人明白过来,臣留在南海的那点人就镇守不住了。

而且如果去南海的唐人多了,臣包管我们大唐每年的收益还会增加几成。”

李隆基想不通了,这么多人去了南海,收不到他们租庸调了,而且他们必定会抢走四海商社的收益,两样对收入都有损失,如何还会增加收入?

“这怎么讲?”

“陛下你想啊,现在大唐内地由于人口太多,加上土地的兼并,造成了大量的流民,这些六名本来就很难再收到他们的租庸调,让唐人流向南海,正好可以缓解大唐内地的土地压力。

再一个,这些人在南海财,必然需要军队的保护,我们就可以收他们的税,他们的的财越多,我们收的税就越多。

而且我们中国人最重乡情,这些人在南海了财,最后还不是要回到大唐本土来,财富也就跟着一起带来了,我们还可以继续收他们的租庸调,然后的钱,只要用出去了,我们就又能多收税了。”

李隆基点点头,这个以前萧去病跟他讲过,好比一个人花了一万贯在酒楼,酒楼收益高了,交的税也就多了,国家也就受益了,所以经济越达,商税占国家税收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多,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大部分税收都是农民的租庸调。

“可是他们去南海,不会影响到四海商社的生意吗?”

“怎么会,南海这么大,金银宝贝这么多,四海商社一家是做不来的,再说他们又怎么竞争得过四海商社,而且我们可以规定某些生意只准四海商社经营嘛。所以非但不会有影响,还会有助益。”

李隆基听着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他也没什么心思往深处去想,就说道:“这事朕准了,你去找李相和杨相商量吧。”

萧去病大喜,连忙又启奏下一件事情:“陛下,我们四海商社在日本国现一座大银山和两座金山。依照四海商社和他们签订的协议,我们是有建租界和独家开采权的。臣请求陛下同意四海商社现在就派人进驻,并且在三个地方驻军。”

“朕都准了,你去和他们两个商议吧。”李隆基微有些不耐烦,我连忙转换话题道:“快给朕说说,你这个八音盒曲子是谁做的,叫的什么名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