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504章 战兰州之血战不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4章 战兰州之血战不退(2 / 2)

第一次对兰州的攻击失败以后,彭老总命令部队重新调整部署,准备充分以后再战,可是这个打红了眼的三营却没有执行撤下来的命令,而是向上级请示,他们营不撤,就要和敌人沾在一起,等待下一次大部队发起攻击之后还是当刀尖子。</p>

三营原有的战斗人员有五百多人,等占领了这一小块阵地以后连二百都不到了,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这一块阵地他们实在是不想撤,说什么也不撤。</p>

不到二百名战士,跟营盘领上的敌人最近的一处阵地只有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为了把解放军插在肚子里的这一把刀尖子拔出来,青马军想尽了各种办法,用手榴弹用**包用轻重机枪进行火力封锁,可是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一支小部队始终钉在那里,一直坚持了好几天。</p>

二十五日凌晨的第二次攻击开始以后,突击队五十团嗷一嗓子就冲了上去,战士们拼命猛冲,因为上面还有三营的战友在跟敌人纠缠,再不把他们接应过来就很危险了。</p>

六军攻击营盘领的主力是十七师,十七师的突击队是五十团,而五十团的前锋部队正是这个跟敌人纠缠了好几天的三营。</p>

没水没粮,弹药也不多了,人员伤亡三分之二,可是三营就是硬挺着不撤,大部队第二次攻击开始以后,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让三营可以比别的部队用快的多时间突上去。</p>

前插,突击,趁着炮火打出来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冲上去,战士们向前猛扑,三营的刀尖子是在最前面的七连,七连还能战斗的人员有四十五名,指导员曹德荣把这四十五个战士分成了九个战斗小组,每组五名,成战斗队行向上攻击。</p>

指导员曹德荣是一个长着落腮胡子的老兵,面色黝黑,身体强壮,在行军的时候身上总是背着好几条米袋子和步枪,虽然负重比别的战士大的多,可是指导员的身板却总是挺的直直的,曹底荣的资格很老,是整个七连里最老的一个战士,不管行军还是打仗,指导员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p>

六军初次对兰州的攻击没有打好,在营盘领阵地上伤亡很大,停止攻击的命令下达后,三营不愿意从占领的阵地上撤下来,因为很多战友付出了生命,实际上这只是三营不愿意撤下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年他们营在打磐龙的时候就曾经和国民党的守军沾在一起,他们的做法得到过野战军总指挥彭老总的表扬,于是十七师的指挥员同意了他们的请求。…,</p>

我军对营盘领阵地的攻击重新开始以后,三营迫不及待的投入到了对敌人前沿阵地攻击的血战中,尖刀七连的九个战斗小组交替吸引敌人的火力,互相掩护前进。</p>

营盘领主阵地峭壁陡立,碉堡坚固,我军炮火虽然很凶猛,但也不可能把敌人的工事全部炸掉,攻击部队因为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而伤亡很大。</p>

当部队冲到主阵地前沿时,被一道又高又陡的峭壁挡住了,一丈多高的大峭壁,半天然半人工,光溜溜的没有落脚之处,而在半腰和顶上还有青马军的暗火力点在不住的喷射火舌,冲击部队五十团的官兵不断的有人在火网里倒下去,运动到前沿阵地上的四个连上不去下不来,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p>

这个大峭壁高有五米左右,是青马军在战前特意开凿的,里面有暗道能互相连通,可以进行人员和火力上的互相支援。</p>

形式下子紧张起来,危险,极度危险,这是一个炮火打不到的死角,高翔指挥的105毫米的榴弹炮都是曲射炮,炮弹没有办法打到这个位置,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发扬我军的老传统,用**把峭壁炸掉,可是敌人的弹雨太密集了,三营的火力根本压制不住,执行爆破任务的战士先后倒在峭壁前。</p>

..</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