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三百零三十二章 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三十二章 心思(2 / 2)

三国之狂战将军 历史天空 更新时间 2020-07-30

程昱、刘晔,都是办事一丝不苟的人,他们不止一次在曹操面前说郭嘉过于散漫,放浪形骸,可是曹操总是一笑了之。

从头到尾都能有这种待遇的人,除了张锋,就只有郭嘉了,别人都在曹操面前大气都不敢多喘几口,可是这两个,一个疯,一个狂,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存在似的。

“多谢主公!”郭嘉象个得手的贼一样嘻笑着,也不顾碗上还沾着水滴,就直接往怀里揣。

“看你这出息!”曹操笑骂着,这一下连头疼也似乎好得多了。也许这就是曹操特别纵容他的原因?

郭嘉每月的俸禄算不得少,可是家里就是在曹操手下人中数得着的穷。

“如果马超可用,主公可想过用在何处?”

“就带他的两万人归子修如何?反正子修要攻幽州,去多少人也不嫌多。”

“但凭主公做主。”

……………………

两线作战同时进行,其实曹操本人倒不操心什么,长安有张锋、曹仁,还有史阿都在那里帮忙;而曹昂这边更不用说,张辽在雁门可以牵制常山的袁军残余部队,而只要攻下信都,整个冀州再无袁军一分一毫的土地。

更何况现在夏候渊这阴人不知道在哪里伏着,估计什么时候就突然出现在袁军腹地了。

吕布回许昌领功后,就要回并州了,进一步整合去卑的匈奴归顺势力,并要安排汉民入朔方等匈奴势力范围内定居,并迁徙大量的匈奴百姓入并州与汉民杂居……

这就是同化的第一步了,两个民族也许在几年内还是互相敌视对方,但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睁眼闭眼都是对方的人在自己面前晃动,过个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呢?

曹操相信总有一个,匈奴这个词会从大家的记忆中抹去……

所谓软刀子杀人不见血,让匈奴慢慢的、循序渐进的,被煮成一锅熟青蛙。

而且曹操已经准备了很多会写字的汉民和士子,安排到匈奴人中教习汉文化,开办书院,也许开始很难,但是总有一天,接受了汉文化的匈奴人会逐渐的融合进来。

这个秋天并不是很平顺,扶风地震,连长安和洛阳都有震感。

青州大旱,可是比起灵、桓帝在的时候,情况要好得多。几乎没有人饿死,只不过物价上涨是肯定的。

虽然官粮从徐州、兖州一批批排成长行的车队往青州运,可是整个青州的需求并不能满足。

好在广陵一带的双季稻已经展了不少,青州海军的战船沦为了运输船,日夜不停的在海上往来于青州与广陵之间。

没有出现暴动、瘟疫,曹操治下的百姓感慨万千,要是换成以前,旱灾就是饿殍遍野的代名词,可是现在除了每天都是吃粥外,跟以前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

每日进入青州境内的那连成一条看不到边的运粮车队,就是他们底气的来源,不用钱,每个灾民都可以领到每天定额的口粮,逃难在外的流民则有专门的施粥棚。

不过对于韩遂来说,这些事情都不关他的事,他只要留心自己的领地不再有人逃跑就是了。

其实该跑的都跑了,剩下的都是些自己的嫡系部队,堂堂金城韩遂手中的人马头一次连十万都不到,而且士气低糜。

在他病重的这段日子,还好有阎行可以帮忙打点一切,这让他放心不少,安心养病就行了。

可是到秋收之后,他就再也躺不下去了,一旦收完粮,那肯定就是张锋的举兵之日!

虽然刚刚秋收不久,可是韩遂身上披着两条厚厚的毛毯,脸色腊黄得象是金城里那土黄色的城墙一样,头上系着一条布条,象是随时准备断气一样躺在榻上。

手下八部,成宜、马玩,杨秋、张横、梁兴、候选、程银、李堪分坐在两厢,唯有阎行一人扶剑而立在韩遂身边护着。

严格的说,这八部并不是韩遂的手下,而是类似于联盟的成员的性质。但是这八部向来都服韩遂,因此跟手下也差不多了。

“诸位,”韩遂年纪实在是太大了,说话的时候喉咙里都含着一口永远也咽不下去的痰,嗓音里夹杂着那种痰在喉咙里的摩擦声,让几个人听了就觉得反胃。

“秋收后,张锋小儿必将大举进犯,现在……老夫已经身体日下,羌人也离心不少,现在手中可用之兵,居然不足十万。如张锋来攻,如何是好?”

张横人如其名,长得是满面横肉,加上下巴上虬曲的络腮胡子,看起来整个人孔武有力。

“韩公不必多虑,虽然西平、金城两郡驻军不多,但是加上我们八部也有二十多万人,张锋兵不多,又不及我们羌、氐、戎人骁勇,如果他敢来,保管叫他有来无回。”

八人之中多半是胸大无脑之辈,胸肌个顶个的达,可是谈到用脑子……也许跟典韦有一拼。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心甘情愿的跟随韩遂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