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六百零八章 成婚(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八章 成婚(二)(2 / 2)

三国之狂战将军 历史天空 更新时间 2020-07-30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中平初年,黄巾覆灭,以张角为的起义军,先后被皇甫嵩,朱隽率领得讨伐军逐个击破,煊赫一时的黄巾大潮,始终还是走向失败。

黄巾起义,不仅仅是一个对汉室朝廷的挑衅,摧枯拉朽的强势,却也让汉室威信越来越低,当其冲的是底层苦难贫民积蓄多年的怒气一起爆,几乎让整个山东之地化为残垣。

再其次,黄巾虽灭,但余寇散落山林,自集打劫乡里,为祸四方。中央倘若举兵围剿,贼寇遍地,却是徒劳奔走,耗费粮草,但若弃之不顾,又恐再起祸端,于是以刘焉为,上书以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人为由,求帝改刺史为牧伯,镇安方下。

实际上,却是刘焉见皇权威仪日减,心中已起割据之心,从某一种方面来说,刘焉是个聪明人,他自请益州牧,暗中以张鲁盘踞汉中,以此为借口,拒绝朝贡,在内打击豪强,形成半独立状态,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而从大局来说,身为皇室的刘焉,却是当真的蠢才,不仅加了自己本系朝廷的灭亡,还让天下从此进入了真正的战火纷飞,本来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的大汉,从此战火不停,他的谏言,正是让整个大汉分崩离析的导火索。

天下各郡从此皆是以地方黄巾余寇为口实,渐渐游离在中央统治之下。从黄巾初起之时,便拥有了独自募兵的权利,再加上地方财政,官职的自主支配,各方诸侯,便成东周天下百国称雄的事态。

大汉,在这一刻,已经是徒具其形而已……

六年时间,朝中奸佞依旧横行大道。以张让为的宦官集团依旧张扬跋扈,祸害朝堂,而灵帝,因为黄巾覆灭,自认高枕无忧,对比以前那些奢靡生活,更是过犹不及。

天下,必然不缺有识之士,忠于大汉者,只能徒劳叹息,心有野望者,却越期待,何时,才能将自己一生所学用于天下。

摇摇欲坠的大厦,六年里几乎随时都会倒下,荒淫无度的灵帝,身体日渐不堪,只要有点能耐的人,都可以看出,灵帝的驾崩,必然便是天下大乱的楔子。

六年,对比于经过黄巾肆虐的山东众地,河东在肃清了白波之后,一切都按照卫宁的意愿,稳定而蓬勃的展起来。

卫凯擅政,而卫宁多是一些新奇的主意,打虎不离亲兄弟,两人血脉同根,合作自然是密不可分。

以卫凯手段,河东政务在他手上却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条,加上卫宁在河东的那秘密山谷之中,时不时弄来的一些新奇农具,灌溉措施,在杨奉支持下,使得本就没有陷入战火的河东仅仅只花费了两年时间,便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元气。

卫家盘踞河东,为第一世家,在卫宁加冠之后,卫家老爹已经渐渐的将权柄分摊给了卫宁。也便是如此,使得他许多事情,都可以放开手脚,大干特干。

上有杨奉,杨氏家族替他顶着,下有一个庞大家族在他后面支持,中间,还有卫凯这个暗地里的帮手,管理着河东郡整个政务体系。

卫家营商已久,对商人虽有歧视,但也不是其余士族闻者唾弃一般。河东之地,本就靠近京畿,占据地利,在卫宁暗中推动下,隐隐然成了河北为数不多的商业重镇。

杨奉本就不擅长处理这些事物,加上他本就出身冷眼旁门,所依仗的真正来说还真只有卫家一门而已,既然能看到实际上带来的利益,在不危机到他根本地位的同时,对卫凯推行的政策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比起政务,杨奉更为关心,还是自己手下的军队。

在击溃白波之后,手下俘获的贼寇,约有上万,杨奉本来便是想要这些士卒全部来扩充自己手下的实力,但在卫宁劝阻下,终究还是听他谏言,淘糠留精。

卫宁按照曾国藩练兵之法加上自己的见解,性格刁钻狡猾者不要,身体孱弱者不要,家有父母而为独子者不要,故乡离河东甚远者不要。

上万人经过仔细甄选,却也只得两千不到,但这已经让卫宁相当满意了。以白波在另一个世界,以短短六年时间积蓄十几万人马而数次打退董卓围剿,可看出,其中精壮并不在少数。

以这两千人马填充杨奉部曲,加上六年来不断招募的本地守军和杨奉的虎贲军,整个河东军队,赫然达到了两万之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