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七百一十六章 扬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六章 扬开(2 / 2)

三国之狂战将军 历史天空 更新时间 2020-07-30

所以对于陈宫的号施令,这些杨氏宗老虽然眼馋但却终究还是没有从中作梗。

作为交换,陈宫眼见杨氏子弟霎时分摊了许多本应该是卫宁提拔的草根人才跻身的地位,却也只能默然现在这个事实。

陈宫毕竟还是认为山东诸侯连连战乱,自顾不暇。以他们兵凶战疲的情况下,背信弃义与董卓同时谋夺河东并州,根本就是不可取的。

但谁又知道,兖州某个家伙就是这样一个贪婪无信而又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分量的匪类呢?

再柳氏的引诱下,贪图河内这块沃土的刘岱偏偏就违背了陈宫对于正常人思维的猜测。牵一而动全身,刘岱的出兵,却引来了一条更加凶恶的猛虎。最后落得兖州全境被曹操所得,象征河内权利的印信还未捂热不说,还落得身死殒命,遗臭万年。

昔日卫宁便曾与陈宫谈,山东诸侯真正有雄主之色的,唯有曹操。对卫宁眼光的佩服,陈宫自然也是不敢小觑了曹操这样一个人物。

在收到了河内被曹操谋夺的消息,陈宫不得不烦恼焦虑不已。能够趁机一举三得,不仅夺取了一州之地,还将河内收入囊中,更兼将一切污点留个刘岱这个头大无脑的家伙去背负,陈宫也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果断和谋略。

河内既失,箕关的危险又摆在了前台,即便是傻瓜也自然是不会相信,曹操是真的好心帮助杨奉稳固山东的危险。这条恶狼,才是陈宫愁白的人物。

可是,箕关的守将,本就是一个毫无本事的杨氏贵胄子弟,能够挡住曹操如今士气如虹而百战练兵的大军攻势?

自卫氏出逃后,陈宫下令游骑快马加鞭将信令遍及各县,在河内被夺的消息传回时,箕关却依旧没有半点回应。这让陈宫更为担忧。可惜大阳兵马还在北上的途中,陈宫也只能无能为力。

而事实上,箕关在数天前,却早已经改换了门庭。

无数百姓向着箕关汹涌而来,作为一镇守将,以箕关这个扼守关东的咽喉来说,关外陷入战场的情况再加上如今杨奉势力内忧外患,对于这些流民本应该据之不理以免骚乱箕关的守备,平添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这毕竟是战时,一切有可能生的变故都不应该平添。

可惜,身为贵族子弟的杨开,本身不过是个碌碌无为的家伙。平日里只知道饮酒作乐,志大而才无,而身体酒色掏空,勉强能舞文弄墨,行军作战却没有半点本事。

不知军,而行军,本身就是一件谬谈。

随着河内流过的大批平民百姓之中,倘若就只是杨开所认为的一群贱民就罢了,可其中却还混杂着自河内举家携口而向河东逃窜的,在杨奉占领河内后依附于杨氏的一些本地贵族。

这个时代,重视的自然是这些士族。而杨氏昔日经营弘农多年,靠得不仅仅是杨氏的名声和地位,同样也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士族的附庸。

杨氏与卫氏的决裂,但卫家这颗老树虽然已经被移开,不过昔日习惯在那茂密的枝叶下乘凉的其余人,依旧还对杨氏不买账。

而河内的许多士族向西迁徙,让杨开认为,杨氏便应该扶持这些人,成为他们的附庸,继而将卫家的余威慢慢从河东这块土地扫荡出去。

不得不说,能够想到这些,杨开也还是有点才干的。另一个时空,西晋灭亡,而东晋入主江南,正是王导献策,让晋元帝司马睿收流亡江南的河北士族于府中,慢慢蚕食江南本土贵族,分拨他们的权利,才为晋元帝统治江南大块土地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北方逃亡向南的士族在朝堂上分拨的权利,甚至比江南士族还要大得多。

可惜,杨开不过终究只是以个世家子弟,从没有习过兵事却不知道,一下子收容那么多的人口,代表着什么?而在不清楚这些流亡来的人,其中有没有人心怀诡谲便打开城门放其入内,本身就是一件极度荒谬的事情。

甚至……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河内既然陷入战火,该地士族举家避祸,为何选择的同样是向西,河东这个同样兵凶战危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