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万里为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万里为疆(2 / 2)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更新时间 2020-10-09

果然,“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那些秘密据点,姜万钧之前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要调查了。

现在他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么就不能放任不管。

他正想找个隐蔽的地方建他的“兵工厂”,现在不仅地方有了,免费的劳动力也有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着赤牛回来,便可以开始了。

此事已经超出了宫宁的职权范围,追踪那些番僧的秘密据点任务,姜万钧交给了兵部。

反正以后还会有许多事绕不过兵部,让兵部有限度的参与进来是有必要的。

将事情交代下去,姜万钧便再没时间过问,因为抡才大典的第一场考试开始了。

姜万钧计划,初试的成绩争取年前就要公布出去,放那些不合格的考生赶回家吃团圆饭。

初试的试题,一共有三十二道,前十道题比较简单,都是填空题,考的是基础知识。摘自《周易》,《诗经》等。

中间十道题就比较难一些了,相当于名词解释,如:君子不器何解?

后十道题更难一些,涉及到民事和刑罚,都是一些实际的问题,考验考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两道题,其中有一道与姜万钧有关,相当于阅读理解,将姜万钧曾经说过的话拿了出来当考题。

问: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如何理解?

姜万钧有点脸红,这道题目拿出来,就是给人拍马屁用的。

如果有哪个考生,不知道这段话是姜万钧说的,那只能说抱歉,到时候打分的时候肯定不会得高分。

好在大宁的君臣还要点脸面,最后一道题与科举有关。

要考生们尝试着完善科举制度,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李刚和魏征几人对这道题目格外重视,抡才大典想要继续搞下去,必须规范化。在程序上,越透明越好,只有保证“科举”的公正性,科举才能够称之为“抡才大典”。

其实关于科举,大宁君臣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出这道题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等到题目刊登到报纸上后,势必会引起广泛的讨论,而到那时候,参与考试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科举考生的支持者。尤其那些通过初试的考生,他们如果反对科举,那便难以自圆其说了。

前三十道题,每道题两分;“阅读理解”,十分;最后一道题三十分。

因为第一次举行抡才大典,大宁上下都没有经验。

姜万钧陆陆续续接到禀报,下边反应上来的问题千奇百怪。

有的考生不会生炉子也就算了,毕竟这东西还没普及。

特么的,还有的连研墨都不会,据说在家的时候都是别人伺候着读书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幸好这种考生没几个,否则姜万钧就要琢磨,干脆放弃算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