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紫玉清宁剑无声> 第四章 不知为何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不知为何生(2 / 2)

紫玉清宁剑无声 相思袖 更新时间 2020-08-20

屋内颇为整洁,桌椅茶杯片尘不染,午后的阳光洒将进来,竟有一股暖香在屋内流动,实在与此时此景太不相称。“翟先生,就算此地再隐蔽,想来也逃不过柳女侠等人的寻找,你又何必多此一举。”

“清儿,你我皆是聪明人,何必多费唇舌,适才王府门前这些人物,老夫我也看不上眼,若要动手只怕他们早已死了。只是老夫在二十年前曾立下重誓,绝不再滥杀无辜,今日便算是他们走运,我不去找他们已是上上大吉,他们若是找来那就是送死,可也怪不得我。”

“翟先生,你说得好听,既然你武功如此之高,又何必掳了我逃到这里来?”

“第一、今后莫再叫我翟先生了,我其实姓崔;第二、谁说老夫要逃,老夫只是嫌人多眼杂,带你到个清净地方让你自己把宝石交了给我,我心情一好,便能放你一条生路。”

“我便是死了,也不会将宝石送了给你。除非你不顾前辈身份,自己来抢!”

“老夫不抢你的,只要你肯交给老夫,这催眠魔音,老夫便让你学全,老夫还有一身武林绝学,便一起交了给你又有何妨,只要你肯将宝石给我。”

“谁稀罕你的武功!死了也不给!”王羽清抱定必死之心,索性豁出去了,心中想到,“既然他说不用强,我看他能够怎样。”

“真的死也不怕?你胡乱使用催眠魔音,已经中了内伤,若不调理,不用我出手,你也挨不过明日此时。”

“死便死了,宝石你要便自己拿去,我绝不给你!”

“臭小子,我偏不让你死,这一瓶乃是上好蜂王蜜浆,辅以天山雪莲等三十六味难得之物,可以培本固原,使你内伤痊愈。”催天魔取出一个玉瓷小瓶,放在王羽清面前。

“不喝!”王羽清将玉瓷小瓶推到地上。

“好小子,那么硬气,好!既然你如此想死,这是另一瓶蜂王蜜浆,其中混有鹤顶红、木薯粉等极品**,一喝便死,你敢喝么?”

王羽清家破人亡,只剩自己孤身一人,而陈绚宁,“哎~宁妹这般好的妻子,我王羽清只怕今生是无福了。”一时悲从中来,接过催天魔手中**,揭开瓶盖,张口便喝。**才一下肚,王羽清便觉腹中火烧起来,接着便是腹痛如搅,浑身精力迅速外泄,心中叹道,“不想我一时意气用事,爹爹让我复兴家业的意愿再不能达成,王氏一脉从此断绝,哎~”,只觉得昏昏沉沉,一阵抽搐便失去了知觉。

迷乱之中,王羽清感觉自己似乎坠入了无尽空间,毫无着力之处,渐渐地四肢百骸都有了感觉,却是舒爽无比,浑身精力流动,没有停止之象。及到神智恢复,睁开眼来,窗外早已夜色当空。王羽清感觉自己就像做了一个美妙的梦,梦醒之后依稀还能体会梦中浑身舒泰之感。“我为什么没有死?翟先生又去了哪里?”

带着种种疑问,王羽清缓缓从床上起身,胸口的郁闷之感早已消失无踪,就在这一觉之后,似乎所受的严重内伤都消失不见了。屋外不远处有火光在闪动,咿呀一声,王羽清推门而出,只见崔天魔清瘦的背影坐在篝火之旁,竟有一丝萧索落寞。“既然醒了就坐过来,这只烧鸡已有八分火候,你醒得真巧。”

王羽清一天不曾进食,确实饿了,只是心中疑窦未解,望着崔天魔一时不知所措起来。

“清儿,我在你七岁上便做了你的教书先生,已经整整十年,这十年的师徒之情,想来你也不会忘记。”

“翟先生是我教书先生不错,只是眼前之人确实是翟先生么?”,王羽清反问。

“翟先生自然是翟先生,这一点并不会变,只是翟先生隐藏身份,用心险恶。”崔天魔自嘲一笑。“来,你先吃点东西,有些事情,你听老夫慢慢道来。”说着塞了个鸡腿在王羽清手中。

肉香扑鼻,王羽清不自觉地将鸡腿放进口中,却是食不甘味,今日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谁也不能早上家破人亡,夫妻甫一见面就被分离,晚上便能饮食自若。

“我不是喝了**么?却为何反而好了?”王羽清终于忍不住好奇,开口问道。

“傻小子,你喝的是**,只不过功效非凡,乃是专治受了本门内伤的**。再辅以我的点穴推拿,你这一身内伤自然立即就好了。别人没受内伤,喝了自然死得很快!”经不住得意,崔天魔哈哈大笑起来。“这两瓶蜂王蜜浆是完全一样的”崔天魔手中两个玉瓷小瓶在火光掩映中柔和而诡奇。

“所以你一开始就想救我?”

“不错,老夫说过只是要你心甘情愿将宝石交了给我,你若死了,如何能心甘情愿给我。”

王羽清心想,这魔头想法也太古怪,只是他如此脾气却不似滥杀无辜的恶人,又为何在江湖上被人人惧怕呢?

崔天魔似乎看透了王羽清的心事,望着熊熊篝火,突然道,“我给你讲两个故事吧,听了这两个故事,你便都能懂了。”崔天魔从身边拿起一个葫芦,拔开盖子,满满喝了一口。“从前有个读书少年,家中很是清寒。少年是家中独子,才十岁不到就要帮父母耕牛种地,晚上还要帮母亲纳鞋底,第二天母亲便拿到镇上去卖,换来的钱供少年读私塾,穿新衣。那时候,少年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能够考取功名,孝敬父母,让二老能过上衣食不愁的好日子。那少年长到十五岁时,有一天独自去屋后山上砍柴,那时候正是严冬,山顶积了很深的雪,少年从小身体瘦弱,被冷得瑟瑟发抖。实在冷得不行,就找了一个浅浅的山洞,拿了刚砍的柴,烧火取暖。外面风雪越来越大,此时出去便是送死,要回到山下家里更是痴心妄想。少年这几年勤奋读书,从不间断,此时百无聊赖,就拿了柴刀,在洞里的墙上划起字来。不想这山洞洞壁看似坚硬,被柴刀一划,竟然陷下去好大一块。少年好奇心起,从地上捡了块合手的石头,就对洞壁一处处敲去,洞壁上传来嗡嗡之声,其他地方都很坚硬,只有刚才自己用柴刀划过的地方石质松软,一敲就落下好大一片石屑。少年用力不停敲动这片石壁,只听“空”的一声,石壁穿了,里面没有光,却有丝丝暖气花香传了出来。这山上方圆十里之内没有人家,山脚下除了少年一家,也仅还有五家农户,相互之间是极熟的,当天并没有人也在山上砍柴,这洞里的暖气花香又是从何而来呢?那少年到底还是个孩子,好奇心很重,又用石块对着山壁一阵敲打,整个石壁上的洞已经足够少年瘦小的身形通过了。少年点了火把,拿在手中,便从洞口钻了进去。花香袭人,暖风从少年的脸上轻轻拂过,少年只觉脚下地板平整,向下慢慢倾斜,通往山腹之中。道路两旁一无所有,暖风香气却越来越熏人,最后少年来到一个三十步见方的大房间里,再往前已经没有路了。这一切与少年所想完全不同,若这里是个四季如春山坳,是个铺满鲜花的房间,都不会让少年惊讶,但房间明明空空旷旷,那暖风花香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火把明暗不定,说明洞里氧气已经不足,少年见整个房间正中,似乎有个不高的隆起,暖气花香想是从那边发出,便走了过去。这不看不知,一看却让少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房间正中的隆起,却原来是个铁床,铁床之上躺着一具早已腐朽殆尽的尸骨。少年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转身要走,却被脚下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重重摔在地上,火把熄灭了,突然间,暖风花香全部消失不见,少年只感觉四周一片黑暗,寂静无声。这少年纵使胆子再大,现在也吓得尿了裤子。”崔天魔说着呵呵笑了起来,只是笑声悠远,还掺杂了一丝神秘气息。王羽清听得入神,见崔天魔住口不说,便看向了他。

“傻小子别急,此处是关键所在。总算少年机灵过人,赶紧从袋子里掏出燧石,重新点燃了柴火,那暖风花香又出现了!少年隐隐感觉到不对了,如此逼真的触觉和嗅觉,难道都是假的吗?深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少年鼓起勇气重新向房间中唯一异常的铁床看去,腐朽的尸体还躺在这里,看来死去怎么也有十年之上了。仔细观察之下,少年发现这尸体双手并非自然搁在铁床之上,而是扭曲地弯折,分别指向房间中的两个对角。少年急忙拿了火把跑到尸体左手所指向的方位,这里空空如也,只地面稍稍有一点凸起,少年用力一踩,轰的一声,石墙微微颤动,从里面伸出一个小小盒子,里面有一张羊皮纸,上面只有一句话,‘此处乾位,应存紫气东来石于此匣中。’少年向房间对角跑去,此处与前面一处相同,也是踩了地面凸起,墙上伸出个匣子,里面羊皮纸上写了,‘此处坤位,应存绿玉凤头钗于此匣中。’少年不明所以,从新回到房间中央的铁床边,却见此处格局已经不同!那尸体依然躺在铁床上,头右边的铁床却少了一块,露出里面另一张羊皮纸来。这次羊皮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能到此处者,有缘人也,吾毕生绝学弃之于此地,与吾尸骨同朽,诚可惜耳。此处暖风香气皆幻象也,以火燃之则起,无火则灭。吾身常年与迷香蛊毒为伍,其迷毒深入肌骨,此遇热气而出幻象之根源也。吾有迷幻大法与香木神功各一本,藏于此房之中,唯将吾尸身葬于房间坎位墙角之处,方可取得。然此二书所著,与乾坤所缺之瑰宝,实不可同日而语。入我门者,需时刻谨记,乾坤之二宝入匣而饮鸩可止,若有二心死必无葬身之地耳。谨记谨记。海天散人字。’少年读了羊皮纸,一时沉吟,但想这尸骨常年暴露已然腐朽,若不入土想不能安,便将尸骨轻轻提起,只觉尸骨之下还缀了一枚铁块,入手极重,上面又绑定一张羊皮纸,‘当携此物抱而葬吾,违者必死。’少年心想,刚才出匣两处为乾坤二位,则坎位应在乾上坤下右边正中之处,少年身小力弱,先将火把插在坎位地板之旁,勉强抱了了尸骨铁块,往坎位走去。只见此处地板依然凸起一处,一脚踩下,忽听得嗤嗤之声不绝,足有一盏茶十分方才停止。少年看时,只见尸身上挂着的铁块上吸满了各种毒针,原来那铁块乃是磁石,若无此物,自己只怕就被射成刺猬了。铁针射尽,地面上露出个两尺见方的深穴,内里两本书册,端端正正放在一角。少年将尸身连着磁铁钢针一并放入深穴,拜了三拜,从穴内探手取出两本书册,甫一取出,只见一本书上连了根丝线,一提之下,深穴被重新盖上,早已不见痕迹,再踩坎位凸起也已毫无作用了。那少年定了定神,提了火把重新回到入口之处。洞外风雪早已停止,少年将书册藏于棉袄之内,负起柴火,便下了山。从此之后,少年便在农忙功课之余,偷偷学习书册所述的各种迷幻之法与武学功夫。如此时光荏苒,少年渐渐为迷幻功夫与武学所迷,荒废了学业,这一年少年年当弱冠时,父母因儿子不争气训斥少年,少年怕父母再对自己责打,竟偷偷对父母使用了迷幻之术,从此父母眼中儿子早已功成名就,高官厚禄,自己也锦衣玉食住于京师大厦重楼之中,再也不能清醒。儿子见铸下大错,后悔不已,从此离乡背井,云游四方去了,留下孤苦二老沉迷于幻象之中,直到死于疾病。那少年学了一身本事,却所交非人,也沾染了邪恶习气,况且那迷幻之法越学越深,已经无法自拔,按海天散人书册最后所言,该法最后必致主人疯癫而死,不能逆转,除非能找寻到绿玉凤头钗与紫气东来石,获取其中秘密,方能得救。从此,那少年便为此走遍各地,目今还在寻找。”说着,崔天魔收了故事,眼中竟微含泪光,“今天的故事便说道此处,明日再告诉你另外一个故事。”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