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09 杀(1 / 2)

 长安城的东市商贾云集,买的卖的挤在一起,经常搞到水泄不通;任何日子都是人潮如涌。要是哪天有‘行刑’的话,就是彻底人声鼎沸。有闲心闲情的人会停下脚步,放下手里的活计,聚拢来看个热闹。

东市中有块高地,是历来动手解决人犯的地方。有汉数十年来,这个方寸之地不知上演了多少人间悲喜——昨日玉堂高马显赫一方,今朝人头两段无人收葬的不计其数!

一位衣冠整肃的官员拿着告示,正拉长了脖子大声读即将挨刀者的种种罪行;他的身后是被绑好待斩的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人群并没有认出晁错的身份,只是对这犯人的衣着颇多疑惑:传统上死囚上刑场都穿囚衣,怎么这位一身上朝的朝服就来了?太不寻常了。

当啰啰嗦嗦的监刑官终于念到待刑人的名字‘晁错’时,围观的人们一片哗然——谁不知道晁错是当今皇帝的老师,是天子当太子时就宠信异常的旧臣,是这次引发‘七国之乱’的《削藩策》始作俑者,是……

可是……为什么晁错会在这里?没听说晁错进了廷尉府(⊙o⊙)啊!‘御史大夫’这么高的官职,没有审判就直接推出来处死?

一时间众说纷纭,议论轰起。

晁错静静站着,听凭看客肆无忌惮的评头论足,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如果说,起先这位御史大夫还期望自己是被叛军冒‘官兵’之名而绑架,到这时候则是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死了心绝了念,反而平静许多。对看热闹的人群视而不见,对官员的宣读听而不闻,晁错放任自己的思绪飞向数十天前:

那天晚上,年迈的父亲不顾路途遥遥从家乡颍川赶来。当时老父问他:“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记得自己的回答是:“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老父当时张着嘴想要再劝,终于什么都没说出口——父子数十年,儿子的固执做父亲的最清楚,劝什么都白搭!

老人最后只是摇着头,叹息着、蹒跚着走出御史大夫的官邸,甚至不许儿子相送。渐渐远去的佝偻背影在暗沉夜色的映衬下是那么孤单和哀伤,苍老的话音远远传来,满是悲切:“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后悔啊!当时自己只以为父亲生气回乡了;却没想到,这是父子间最后一面!老父竟饮药自尽!临终留下遗言:“吾不忍见祸及吾身。”而他这个做儿子的在亲父去后,仍然忙于筹措平叛,甚至没能亲自操持后事,也没有依照礼制到父亲灵前墓前守孝_。

“呵——咔呵”说不出话的晁错从喉头发出几个怪声,听不出是笑是哭!周围的几个看守吓了一跳,仔细检查绳结有没有松了,军士们抓他的手更紧了些。晁错对施加于自己的束缚浑然不觉,只一味沉浸在记忆中:‘父亲是对的,他死后十馀日七国反了。阿父都对了,晁家没有好结果,看看自己今天的下场——朝衣问斩(⊙o⊙)啊!’

——大汉未央宫宣室殿——

天子的手掌无声地划过满案的简牍:晁错,晁错,晁错,还是晁错……到处都是晁错的名字……这是自己从做太子起,这么多年一直依赖信任的恩师啊!而登基以来,新朝的大多数政令也是出自这位帝师的谋划。改动汉律是他,打击豪强是他,维护君权是他,贬责列侯是他,主张削藩的还是他……奏议条陈里有他的名字,是多么的自然!

用力甩了甩头,天子决定不再回想。举步走向宫室另一侧,皇帝随手取出一卷简展开阅读,古老的诗歌立刻扑入眼帘: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大汉长乐宫宫苑——

陈娇看着帛画听故事,越听越迷糊^_^。

帛画里有的故事很明白,比如那十只金乌鸦。弓箭她知道,那个很和气的侍卫长亲自给她解释过。不听话就射下来,就和做错事要打板子一样……很有道理。

但有些故事就很诡异了:那个奇奇怪怪的舜明知道弟弟、老爹和后母要谋害他,而且是几次三番地加害,怎么还对他们那么好???难道亲人下毒手就不能报复,就必须原谅?

陈娇问吴女。新出炉的吴女官知其事不知其理,只能敷衍好奇宝宝:因为舜是伟大的帝王,是圣人……这理由听上去,伟大光荣正确O(∩_∩)O……其实根本不对头!

陈娇年幼,却不好糊弄:伟大的圣人做怪事就算对?好别扭……恩,如果有人对自己不好,才不会饶过他,不管是谁!

想不通的小女孩爬起来,抓着画帛去找母亲祖母解惑!

------++------++------++------++------++------++------++------++------++

——大汉长乐宫宫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