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风骚满大唐> 0097章 房玄龄奉旨出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97章 房玄龄奉旨出巡(2 / 2)

风骚满大唐 舊川 更新时间 2020-09-13

再说房玄龄得了李世民圣意,第二天便启程。房玄龄平常虽不甚言语,可办起事来却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既得皇命,急切切的一天也不多呆。

他心想止盗之事,迟迟办不好,原因必如皇上和魏征所言,问题恐怕就出在下层官吏苛政上,这个问题,在这之前他竟也没有想到,以为国事初定,百费待兴,朝廷新任官吏按理该深感皇恩,为国尽力,作出政绩才是,可这贼盗之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越来越盛,这不有点反常吗?

房玄龄知道那封德彝好争功,朝中大臣都在疏远着他,至于魏征,他起初觉得这个谏议大夫仿佛也是个诤言好争之徒,但后来却又慢慢感觉到好像是自己多心了,魏征敢言直谏,非为己利而争,他每有谏议必能切中弊端,所持政见中肯可行。

先是选吏一事,魏征以为不必急于求成,可封德彝急切揽政,抢着办了这件事。房玄龄心里明白,选吏要真正做到任人为贤也真不容易,封德彝匆促选了一大批地方官吏,就连他自己恐怕也不敢相信那批人都是好吏,廉吏,更兼皇上钦点的十来位皇族成员,到地方担任要职,这些人多都是没有实际才能之辈,到了地方,恐怕难免要是弄出乱子来。

再是这止盗之事,若早有魏征之言,大家恐怕早就该想到或许问题就出在这些地方官吏上了,那样又何至于贼盗之风越演越盛呢?房玄龄觉得人若心存私欲,心藏隐秘总难免露出端倪,尤其是朝中重臣,善揽权者若私欲狂盛必害己祸国。

害己者,群臣与他疏远了,比如封德彝,连长孙无忌这样的大功臣都有意疏远了他,甚至连萧禹都疏远他。

祸国者,因重权在握,群臣不能说话也不想说话,好的政见不能为朝廷所用,该办的事不能如期办理,或者办不好,国策失之毫厘,下面则会缪以千里,这不就是祸国吗?

至于封德彝,房玄龄还看不明白,他究竟是不是想急于当个能臣呢,但他自己所作所为竟有祸国之嫌了。房玄龄想,为何战争那些年月,诸位同僚多都相处很好,如今反倒隔心隔肚了呢?

究其原因,便是一个“欲”字,那时诸大臣报国之心为大,己欲之心为小,故极少有为己欲而争,如今战争刚结束,欲望便来了,大家就这么无形中有了猜忌,有了提防了。

房玄龄又想,像封德彝这样地为人,难道不感觉得累吗?于己不能豁然心彻而终日忐忑于怀,于国无大辅之功,反有祸国之嫌,这不是徒添了烦恼吗?虽人不争则非成大志而庸者,可争之义不同,其果迥然,争为大义而非己欲则为仁争,争为己欲为恶争。争为大义如魏征者,心之坦然如胸悬明月,无己欲而何寻烦恼?争为己欲如封德彝,不仅徒添烦恼,而且还涉祸国之嫌,这岂不是唯恐不留后世骂名呢?

房玄龄随身只带着两随从,一个是玄武门禁卫军副统带韦键,一个是他府上的家丁头目张旭,此二人都身手不凡,尤其那韦键,看去个子瘦小,有些委琐,可其身轻如燕,飞檐走壁如履平地。

房玄龄一行三人先朝东行,进了河南境内便扮成商人,走乡下小路,一路暗察访查,朝洛阳这边来。这天他们三人顶着风雪赶了一天路,又累又饿,冷得瑟瑟发抖。傍晚时分,来到离洛阳城六十里外的一个叫驮卢的小镇子,问了路人,知这镇上仅一家投宿客店,遂寻了这家店子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