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卧龙逆天>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发兵江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发兵江陵(2 / 2)

建安十二年,大年夜的前一天,诸葛亮亲率三万兵马,率贾诩,赵云、陈到、夏侯兰、陈楚、刘封等将,开始朝江陵进发。

出发前,诸葛亮任命邓芝为将军,刘敏为副将,留守赤壁,刘敏负责训练收编的兵马,并且准备船只,一旦杨仪从巴陵赶到,即刻把留守的和收编军队的事务交给杨仪和蒋琬负责,邓芝和刘敏立即率领兵马,奔赴樊口,若甘宁张颌攻下柴桑,则领军前往柴桑驻扎。

夏口城建立在汉水与长江入口处,位于江北边上,自从四年前,诸葛亮迁移新野的百姓入夏口后,此城人口迅速增加,如今全城又有三万一千户百姓,人口十一万三千余人,由于诸葛亮政治中心的南迁,使得夏口城突出的地理优势更加明显。

经过这几年的建设,现今的夏口城早已经不是当初长江北岸的军港城镇,而是成为江夏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和军事中心,城池的规模比江夏郡治所西陵城还要大上一倍,诸葛亮甚至都已经提议过,来年准备把江夏郡的治所搬迁到夏口,让夏口,巴陵、新城、武阳关,江陵五地,形成一个环形军事防御圈。

夏口城东依黄鹄山,南临长江,西接汉水,北望江陵,全城东西长十余里,南北长八里,城墙有夯土压实而成,城墙高三丈七,宽一丈五,护城河引自汉水,隆冬时节,已经水浪翻滚,从不结冰。

夏口城的水寨,正是汉水入江口,以城而建,使其成为夏口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此刻,江东虽然五万大军围困夏口城,但夏口城上的守军,却只需要防守北面一地,因为东面是黄鹄山,敌军根本无法逾越,南西两面是水域,有吕蒙的锦帆左军驻扎,也仅有北面的丘陵地面,才能够建立营寨,供步卒栖身。

夏口水寨,吕蒙一身戎装,手按佩剑站在中军的一艘五牙战舰之上,望着水寨上游方向的江东水军临时营地,对从城中而来的夏口令向朗道:“向大人,水寨固若金汤,攻守自如,江东水军虽利,但在我们的五牙战舰面前,他们根本无还手之力,汝可以安心守卫城池,尤其是北城的防御,一定要派重兵把守,让傅肜将军亲自坐镇,不能让敌军有任何可乘之机。”

“有吕都督这句话,我也可以放心了,城中本有一千城防军士,加上吕都督支援的一千五百军士,以及新招募的三千壮丁,和城中的百姓支援,夏口城定可无忧。”向朗此来,一是来给吕蒙送粮,二也是想听听他的意见,只要吕蒙守卫得住水寨,他自是没有什么顾虑了。

吕蒙和向朗交谈之时,距离水寨不远的江东水军营地内,周瑜和孙权坐在一艘三层高的大楼船舱内,也同样在谈论着眼前的局势。

“主公,看来诸葛亮对我们还是防了一手啊,他竟然秘密建造了这么多艘庞大的新式战舰,我们的战船与他们的战船对战,不但占不到便宜,还被彻底压制,这让我们的水军优势,荡然无存,而且夏口城高堑深,我军要想攻下,绝对不是易事,下臣建议暂时放弃夏口,转道攻取竟陵一线,把华容、竟陵、沔阳、江陵连成一片,这样咱们就可依托江陵和江夏城,孤立夏口,然后蚕食章陵郡,彻底的把章陵,江陵和江夏掌握在手中,从而实现鲁子敬的战略意图,把诸葛亮困死在荆南的穷山恶水之中。”

周瑜想起这几日来,他手中的三万水军,轮番与夏口水军交战下,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打的节节败退的场景,他在惊异于夏口水军强悍的新式战船之余,也对短时间攻取夏口,不在抱有幻想。

孙权起身走到船舱口,望着夏口方向,不甘心的道:“我军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陷了江夏城,如今这夏口城,我们水陆大军并进,一连强攻了三天,死伤一千六百士兵,要是就这么放弃了,不但会严重的影响我军士气,只怕将士们也会很不甘心啊。”

周瑜神色坚定的,道:“主公,放弃夏口,攻取竟陵,沔阳,连接江陵一线,事关大局,请主公不要犹豫。”

周瑜只要一想到,鲁肃跟诸葛亮在赤壁将近两月,竟然不知道荆南的水军中,竟然建造出了强悍犀利的新式战船,他的内心就感觉到一阵后怕。

尤其他也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手中的这些新式战船,是做了严密的保密措施的,从诸葛亮打造这些新式战船的目的来看,肯定是针对江东来的。

夏口水寨的新式战船,不过二十五艘,就能发挥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若是再给诸葛亮两三年时间,再建造出个一两百艘新式战船的话,那江东的水军,将会彻底失去战斗力,而江东依赖的长江天堑,也会成为诸葛亮水域。

这几日来,周瑜只要想到这些事情,他的内心就是一阵后怕,所以现在的周瑜,最想做的事情,自是彻底打败或者消灭诸葛亮这个心腹大患。

“诸葛亮虽然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可公瑾别忘记了,如今我们可是倾全州军力而来,若是与诸葛亮陷入长期的苦战,到时曹操大军由寿春南下,袭扰我庐江之地,断我补给粮草,我军岂不危矣?”孙权虽然对荆北之地,以及打败诸葛亮充满了渴望,但他却也担心,这场战斗一旦无限期的打下去的话,会让曹操这个渔翁得利。

(3千字大章,求个支持。。。。。。。。。呃。重新看了一遍,发现标题写错了,其中有一句内容也错了,特意修改了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