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不同修真故事> 第一百四十章 当浮一大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章 当浮一大白(2 / 2)

不同修真故事 五年磨墨 更新时间 2020-10-15

“你呀你,把我也当二傻子忽悠了?选在吕洞宾诞辰这一天去白云观,你就是准备好了去露一手吧?要不然干嘛不去重阳宫,那里人山人海更热闹,六十五代天师张金海也在重阳宫观礼。你还可以试试天师府的诛邪神雷,起码比南宫泉的小五雷法得劲多了。”

“我可惹不起老张家,以后接活还得扯他们天师府的虎皮呢。”

申宝接白事单子,最喜欢拿‘张天师’同门师兄弟的名头唬人。谁让‘张天师’这个名头够响亮呢,华夏文化里提起最牛掰的道士,普通人都会下意识的想到‘张天师’。

其实历代张天师修为有高有低,高的自然不用说,基本都有通天彻地之能,号令鬼神不过弹指一挥间。低的就挺感人了,基本都是宅到天师府里不出门,免得堕了历任天师积攒千年的赫赫威名。

反正也没人敢得瑟到硬闯天师府的地步,那可是对方经营了上千年的老巢,每块地砖上面都镶刻了数个法阵。纵有一身本事,也会被压制到十不存一。

“都准备开山立派了,还做白事行当?”

对于郝仁来说,申宝的人生轨迹几乎就是透明的。从他幼儿园亲过隔壁班小姑娘,到初中和谁谁谁打过架,再到高中和凌思思那点破事儿,大学寝室里的电脑开机密码,郝仁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就连申宝自以为无人知晓的赵松遗骸之处,军方也根据卫星系统估算出了大致方位。只不过考虑到申宝属于爱国修士的面子,就没有去揭破而已。在当代科技的大环境下,军方要查某个人的资料,除非他真是穿越过来的,否则根本不是问题。

“现在又不准公开传道了,只能靠着刷白事单子,扩大一下知名度呗。可惜望山派实在没什么说头,要不然我也请几个小说家,拿望山派狠狠的写它几本书出来。再翻拍几部电视剧,怎么着也比他华山派、嵩山派讨喜吧?”

听到这个典故,郝仁笑了:“怎么,在白云观的时候,松青子在你面前秀优越感了?”(松青子,当代华山派掌门人)

“哪能够?有信君子给我撑场面,谁敢给我甩脸色看?我自己闲着没事,拿手机查了一下华山派,人家随便一个武术班比这一桌子吃饭的人加起来都多。”

“你也说了是武术班,也就是赚点培训费的玩票性质。等你这边正式开了山门,我带你去儿童福利院选苗子,挑上十几二十个进来,好好培养一下望山派不就起来了么。”

像望山派、望山庵这种不出名的修行小门派,想要跟玄幻小说里那种大开山门,海选四方弟子纯属扯淡。只能是收养一些遗孤、弃婴,或者是从丐帮手里救出来几个孩子传承师门。如果有点门路呢,可以去儿童福利院挑上几个天资不错的孩子,办个领养手续就成。

望山庵就属于没门路、没底蕴、没财力的三无门派,最惨的时候整个望山庵里就三个尼姑。整天还要忙着开荒种地,种点瓜果蔬菜养活自己。好在望山这种没名气、没特色、没噱头的小山头新明国内遍地都是,只要舍得花力气去开荒,想种多少地都没人管。

新明国推行科技兴邦国策几十年之后,才对传统文化那一套放开了禁令。附近村民百姓又来走动走动,望山庵总算是有了点起色。慧清师太三姐妹从农务里抽出了空,做回了老本行——这个老本行,不单单是坐在庙子里念经诵佛。还包括了白事念经超度、入殓封棺等等,尤其是后者,能有效的改善经济状况。

毕竟大伙又不傻,望山庵这种几百年的老牌尼姑庵,肯定比新盖的庙子灵验一些嘛。求神拜佛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图个心安理得,又不是图便宜糊弄事儿……

不过周遭都是些普通乡民,烧香拜佛也不过是捐上五块十块钱罢了。经济条件好些,也就是捐个百来块。慧清师太为人又实诚,不拿那些假东西当做‘开光圣物’骗人。就连最基本的平安符都是送给有缘人而不是卖,望山庵就一直挺穷的。

卖开光圣物这招,还是欧洲父神教先想到的致富法子,当时连圣人骸骨也挖出来卖了。东西卖得差不多,更想出了赎罪卷这么经典的圈钱套路。

随着慧清师太三姐妹在白事圈子打出了名气,望山庵也算是附近几个村子的佛教文化代言人。弃婴、遗孤这些也就接踵而来,大多数半夜放在望山庵门口,敲几下大门就跑得没影了。

本着出家人慈悲为怀的念头,慧清师太自然是收养了下来。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是望山庵现在的这群小尼姑了。虽说没有什么天资卓绝之辈,倒也让望山庵里多了几许喧闹之音——现实又不是玄幻爽文,哪有那么多天纵之姿?随随便便门口捡个弃婴,就是某个上古妖圣的后裔?高纯度的轩辕黄帝血脉?转世投胎的佛祖?万年不遇的修行奇才?这不是扯淡嘛!

有了郝仁这句话,望山派的下一代就有了着落。一个实权千户大人要领养走十来个孩子,那还算是什么事儿嘛?别以为儿童福利院就喜欢有人领养走孩子,孩子的数量可关系到户部拨款的金额多少。

“仗义,得喝一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