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都市奇人录> 344章 附子闲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44章 附子闲谈(2 / 2)

都市奇人录 杏林春暖 更新时间 2023-04-13

张森林说道:“顾兄从能量的观点上看待伤寒论方子的组合,视角确实新颖,也比较形象和容易理解。其实现在的很多药物的性质,现在的科学根本认识不够的,附子这味药用药学实验分析,就很幼稚了。只是从化学提取的乌头碱方面研究,根本不能从能量的观点上来思考。单单以为乌头碱什么都说明不了,根本代替不了附子的真正药性,用化学的方法研究中药永远不可能揭示中医的真相的。单单用乌头碱来说明附子的功效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我这几天看教科现,好多教材都是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医,其中就包括对中药药性的分析,往往用化学的方法来分析中医的药性,这种方法是本末倒置啊。中药的药性是一种能量观点,根本不是通过化学的方法分析成分所能理解的。这样的教科,学生怎么能学好。”

顾飞笑道:“你也看教科了啊,现在的中医大学的教科不能看。你看看分成什么样了,中医基础,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儿科,还有什么中医诊断学,中医分成那么多不累么?中医需要分那么多么?神农本草,伤寒金贵,黄帝内经就完全可以了,别的什么的随便看一看。但是现代的中医教学偏不,偏偏分成什么中医基础之类的,并且里面的内容也都是胡乱引用一些古的话语,生硬的解释,就像一个拼图,胡乱的拼凑在一起。现代人编写中医教材太随便了,就这样胡编乱凑的让学生们去学习,能学出什么来?学生根本没有入门,毕业后根本不知道如何运用中医看病,这种教育本身就是失败的。”

张森林说道:“关键问题还是老师,直接讲经典,恐怕老师没有那么大的功力啊。他们既没有真正读懂过几本经典,又没有实际的临床经验,你让他们怎么讲?中医来说,最关键的是理论结合实际,讲出来理论,必须附带把实际临床看过的病例联系起来,才算是真正的讲课。有这样水平的老师太少了,这样下去中医一代不如一代了。”

顾飞说道:“必须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才能当老师,光照着课本念是不行的。你不是有个和尚师傅么?你要是没有真正的民间高手的指引,今天医术也不可能到这一步,学好中医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我这次请你过来的目的就是想给一些学生一些机会,一个走进中医的机会。因为虽然明面上是中医大学,但是实际上中医大学里面没几个懂中医的。”

张森林笑道:“你这话说得实在,中医大学没几个懂中医的,要是让老师听到肯定要找你算账。”

顾飞说道:“我下回不光在学校,以后在医院里也准备这么说。你看看现在的中医医院,真正的中医高手有几个?那么多患者,好看了几个?他们也没有把心思用在提高自己的水平上。上来都是化验那一套,所谓的摸脉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诊当中,脉诊最简单,因为它最直观,但是就是最简单最直观的脉诊,能够掌握的中医大夫就不多。大部分中医师都是随便按照教科开药,根本不负责任。病人看不好,在复诊的时候,根本不去反思自己的开方思路是否正确,只是简单的改一两位药应付,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患者蒙在鼓了,为啥复诊好多次了,怎么还没看好?他不知道的是,医生根本没有认真给你看病,只不过随便的加减了一下错误的方子,在吃下去一样没用。谁最可怜?患者最可怜,不明真相的患者最可怜。医院是不会跟你说看不好的,另找高明,我水平有限。只要没有违反所谓的医师法,就一直给你错误的看下去,一直在赚钱。而患者却把希望都寄托在医院上面,这是多么的可悲。最后人财两空,命没了,钱也没了。现在医院就是这样,中医的价值在中医院甚至得不到体现,往往有水平的中医师因为人际关系,导致医院的排挤,真正有本事的中医师得不到挥,而没有本事的中医师却混的顺风顺水,就这样的情况,还指望中医怎么展?中医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培养,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到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现在就是太不重视中医人才了。医院的上层领导光想着当前自己的利益,这种畸形状态下,最终的受害者还是病人。”

张森林说道:“关键是病人根本不懂这些,现在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其实不只是医生的问题,而是整个医疗体制的问题。医生也是身不由己。医生自身的工资跟给病人看病的结果没有任何关系。看好或者看不好,都跟工资不挂钩,所以病人的效果好坏,他们自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工资,和避免医疗事故。”。.。

阅读下载尽在-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