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2 / 2)

行数百步,眼前一座帐,与其它帐并无不同,只是多了一杆上书“诸葛”二字的大旗,三人暗自点头,在帐前等侯,不多时,那军官出来,道:“解下兵器,随我进帐。”

三人不敢违拗,将兵器解下,走进帐来,只见一个少年将军坐在帐后,正是诸葛乔,旁边一条巨汉,有如铁塔一般,乃是号称万夫不挡的鄂焕。

诸葛乔道:“有什么军情,速速报来。

为道一个刺客道:”大人,军情重大,请屏退左右。“

诸葛乔叹了口气:”你们就是用这个办法害得范疆么?“

三名刺客大惊,急向前冲,为首刺客一低头,一支弩自背后射出,飞向诸葛乔,但距离远了,威力不大,鄂焕一闪身到诸葛乔身上,将那弩击飞,诸葛乔一挥手,左右臂衣中弓箭齐发,三人连声惨叫中,倒在地上。

鄂焕道:“他们果然是细作。少将军是如何看出来地?”

诸葛乔道:“没有看出来,我只是觉得不妥,诈他们一下,结果就诈出来了,看来我地怀疑是真的,宛城果然已经失守了。”

捡视那弩,又叹道:“我若令其*五步之死,我已是死了。”

诸葛乔令人搜查这三名刺客,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一块染血的令牌,那是范疆身上的身份证明,诸葛乔痛哭道:“是我害了范疆,我明知道宛若城有危险,却还是让他留在哪里,想不到却害了他的性命。”

当下他召集部众,说道:“诸位,宛城已失,我们无法在这里继结阻击下去了,我们走吧,向东南与陆将军汇合,事已至此,谁也没有办法了。”

正说话间,人报东吴书至,众人疑惑,难道又是刺客所扮,请进来地。却是诸葛瑾旧事门客,持陆逊司葛瑾亲笔书信,上面写道:“我军已将称晃文聘击败,逐至育水之东,司马仲达天下雄杰。宛城又是其人故地,久守不利,可还师南下。合兵一处,再做他图。”

诸葛乔重赏那信使,持书暗叹道:“我若不苦守这几天,死伤大半,表明心迹,他们也不会让我退了。算了,走吧。”

可是在司马懿面前,就算是想走,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诸葛乔心思细密,当下下令,弃守方城,迅速后退。司马懿生性多疑,暗道:“诸葛乔年纪虽小,却有智计,但心退兵,必诈攻以拉开距离,其后再退,此人突然后退,必有奸计,当徐徐攻之。”

当下魏军并不急追,只在汉军之后缓缓而进。诸葛乔得机,迅速退至博望坡,沿路放起一把大火来,阻住魏军道路,一时间火光冲天,烈焰升腾,司马懿恍然大悟,叫道:“小妖也敢期吾!”当即下令冲锋,并着人绕小路通知司马师,要他无论如何也要将诸葛乔堵住,不可放他逃走。

诸葛乔此时下定逃走的决心,他将他有辐重皆投入火中,增大火势,让每个士兵只不过带三天干粮,星夜绕宛城南下。

诸葛乔与司马师在博望之南的平原处碰了头,两军当即展开了场拼杀,司马师受气受的狠了,一心报仇,诸葛午此时面临因境,只想逃走。两个年轻人遇到,都是红了眼睛,可惜一面是私兵部曲,未经识练,一面是残兵败将,疲惫之师,竟是打了下难解难分。

诸葛乔不敢恋战,他令鄂焕从侧面阻击司马师,自己则引军先退。鄂焕奋起神勇,拼了性命,一杆方天画戟敌住司马师和文休两员上将,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文休见诸葛乔先走,舍了鄂焕,来追诸葛乔,诸葛乔正逃间,见敌军追至,只得迎敌,正抵敌不住,突然南面一阵大乱,却是陆逊派军来接应,魏军被杀得连连后败,正败间,司马懿却已突破火墙,冲过博望小路。

孙刘联军敌不住,一退再退。司马懿挥师而前,直追出数十里,这才收兵。

司马懿进入宛城,与其子见面,又控吴军消息,却是陆逊令诸葛乔阻住自己,向徐晃文聘部发起猛攻,连续三天攻不下魏营,无奈之下放开一条生路,把魏军逐过了育水,自己则引军南下了,眼下孙刘联军皆已逃至新野襄阳一线,而北面,一直在后面尾追自己的姜维和王平终于着了自己的道儿,被陈泰打了个伏击,小败一场,又因鲁阳道难行,运粮不便,已退回鲁阳去了。<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