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上打上-www.69zw.com看最新更新
中南海,仁寿堂。政协会议现场。
环形阶梯大厅里一片喧闹,如往常一样,所有的政协委员悉数到场。这些人,或者是富甲一方且声望显赫的士绅,或者是出了名的学问家,再不济也是前清有名的清流。而参杂在其中的,则是许多操着粤语、闽南语,从北美或者南洋归来的华侨。每一次踏入政协会议现场,所有人都透着一股子豪情。参与建国大业,亘古未有!即便今上的权威无人敢质疑,可为了将来自己一方的利益,就有必要在这里或是赞成或是拍桌子反对种种提议。
今天上午的第一个议题是听取政务院总理唐绍仪做的教育方面的国情咨文。
唐绍仪明显比刚加入关东军时苍老了许多,年仅三十五岁的他,已经被政府里纷乱的事情搞得精疲力竭,显得背都有些驼了。他肩负了实在太多。今上的、百姓的、无数仁人志士的……而现在他不得不在这里继续努力,他要向政协阐述自己的观点,博取政协的合作态度。
好象是前些天梁启超的辞职对政协有了些触动,今天的政协委员们都摊开纸和笔,准备认真记录总理的发言,尽管总理的发言稿事后是有存档以供政协委员们查阅的。
“各位尊敬的政协委员,”唐绍仪的声音仍然是那样的平静而有力,他的自信和责任感促使他拿出最大的精气神,来面对这些手握财政大权,足以决定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之命运的家伙们。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暂时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我们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蜗居南方的残清,实质上已经不是我们的威胁!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生存问题,而是要发展。”
“从我们还是一个小小辽阳的时候,我们就深切地认识到,中国需要教育事业。我们有世界历史上最值得自豪的教育传统,我们有像孔子那样伟大的教育家。”
下面的那些政协委员们还没有开始记录,因为这些话明显是些套话,他们在等唐绍仪的正文。
正文来了:“可是,我们真的值得自豪吗?”
唐绍仪翻开他的讲稿,“在过去的数年里,在何帅的倡议下,关东三省实施了西式教育制度改革。建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一所军事学院,以及八十六所中学、一百二十八所小学。成绩有目共睹,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更多的地方,依旧沿习了以前封建时代的旧的教育制度,而我们却不得不对其投入大笔的资金扶持。也就是说,我们把经费和精力都放在了八股文章上面。大家都明白,八股文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当然,现在的科举考试没了,不用八股了。可是,单靠一篇策论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考生有吹牛的本事。”
下面的政协委员真的有人在点头。
“我今天在这里,不是要同大家讨论科举考试究竟要考什么,而是,我们要彻底改革这个考试制度。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政府是要发展经济,健全法律制度,我们是要以法律治理国家,以经济使他强大。那么,我们从哪里去找那么多法律的和经济的人才?还有国家需要的其他方面的人才?”
“我们的法律制度跟以往中国的任何制度都不同,这是以西方的共和制度为基础的,这就需要大量的,真正懂得西方法律精髓的人才。我们的经济将运行的体制是以商业为龙头,以工业为发展动力的,而不是以前的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经济格局了。工业是我们所欠缺的东西,缺少人才,我们的工厂就不能开工,我们的矿石就无法冶炼成有用的钢铁,我们的造船厂、机器厂就无法造出合格的机器和船舶。中国要中兴,我们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而且,我们最最需要的,是那些能够为我们的新型国家服务的,具有最先进西方文化知识的人才。”
“……这好象以前说过。”有位政协委员在底下小声嘟哝。
唐绍仪看到了下面的窃窃私语,但他不在乎,他今天就是要说,他要把心中的话全说出来,他要充分利用在政协的一个小时的发言机会。
“是的,我们的政协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拨出大量的经费用于教育。但是,这些经费都去做什么了呢?我们的大量经费都用在背诵古诗,诵读儒家思想了。”
“这有什么不对的?”一位政协委员说出了声。其他政协委员看了他一眼,但没有什么表示。大家都努力遵守议会的会议纪律,那失言的政协委员红了脸,低下头去。不用说,这位老夫子,一准是个道学先生。
“我不否认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十分宝贵的,是必须继承的。但是,我们需要发展,我们已经继承了几千年,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去搞什么复古主义,而是要开拓未来。我们的中华文明,更需要新鲜的血液来补充。”
“很久以前国内有一些奇怪的论点,说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唐某以为,这是典型的陈词滥调。我们接受新的文明,不应该总是抱着旧的陈腐的东西,用陈旧的眼光去审视。我们是要真正的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真正虚下心来,向人家先进的文明去学习。”
这时候,唐绍仪得到了他今天发言的第一批掌声。这不是礼貌性的掌声,是赞同的意思。这使得唐绍仪对今天的发言有了一些信心,虽然下面拍桌子的人更多(表示反对)。
“既然旗开得胜,那就该再接再厉。”不过,仅仅半年的时间过去,唐绍仪太了解这班政协委员们了。许多持反对意见的政协委员根本就未作表示,在那里干看着唐绍仪的表演,等他走后,他们就会跳上讲台,在唐绍仪不在场时将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到那时候,唐绍仪恐怕是要最后才知道自己的提案是怎么“死的”。没办法,总理不是政协委员,在政协委员讨论议案时,唐绍仪最多只能以私人身份坐在两边的看台上,在那里眼看着自己的提案被人家捏来揉去。而且,在大多数时候,政协讨论相关提案时,唐绍仪是根本没有时间去旁听的,他的政务院里要办的事情太多了。
“放慢一下节奏,自己用一秒钟休整一下,用这一秒钟回顾一下,现在怎么才能解决?就用一秒钟好吧?”唐绍仪这样想。
记得政协刚刚建立的时候,唐绍仪就建议成立教育部,并向政协申请多达一百万两的经费派送幼童出国留学。可那些政协里的老头子们对唐绍仪派幼童的计划十分不理解。他们认为:既然是要师夷以长,那就专门去学机器制造、军队指挥、船舶建造等等专业就可以了,用不着非要从娃娃学起。
而且,对于儿童的教育方面,中国与美国十分相似,大都是由有钱的父母自己掏钱请私塾先生教授知识。间或有兴办义学者,也是凤毛鳞角,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对于百姓进行普遍式的教育有什么意义。绝大多数秀才仍是靠自己去读书,政协委员所谓的基本教育并不是现在的所谓全民教育、从娃娃抓起,而是指儒家理论的教育。
因此,新建立的政协虽然也赞同唐绍仪的所谓派留学生出洋以及基本教育等的主张,但真到拨付经费时就十分严苛了,仅仅给了唐绍仪财政预算的百分之三不到用于教育。唐绍仪知道那些钱还不能全部用于派留学生,因为这里面还有建设学校、建立衙门、安排科举和其他科目的考试等等费用。算一算下来,好象已经没有什么钱去派留学生了。
但是,唐绍仪并不气馁,他知道事情总要一步步来的。唐绍仪一方面尽力压缩开支,一方面说服何绍明从军费中筹措一笔经费解决军人留学的费用。他终于可以拿出一笔钱供他派出留学生之用了。
此后的日子里,唐绍仪一次次向政协、向今上何绍明要求亲自赴美国办理少年留学事宜,但都被大家以政务繁忙,无人可替代为由否决了。
就在前天,唐绍仪再次为他的留学计划,大半夜找上了今上的恭王府。抛开了政务一心抓军队的何绍明十分欢迎唐绍仪的到访,热情地接待了他。
“大帅,属下今天来访,是有重大的事情要与您商议的。”
“哦?”何绍明愣了下,随即摆出宽厚的姿态:“只要不是辞职,什么事都好说。”明显,何绍明对于梁启超的辞职始终耿耿于怀。
“大帅,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随着军队的扩张,税收远远跟不上军队对军火物资的需求,若不是靠大帅在北美的私产扶持,早就不敷其用了。”
何绍明也在为此烦恼。国债发行了,可老美的谈判代表还在路上。就算他何绍明想有限度的卖国,时间上也来不及。是以,他正色道:“总理显然对此已经知晓,我正在研究此事,总理来得正是时候。”
唐绍仪轻轻笑着,“大帅可有良策?”
何绍明笑得尴尬,“我也不是全能的,美国人的代表团还在路上,加上谈判的时间一直到落实,我粗略估计了一下,起码要半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这半年,咱们得自己撑着。所以……此事要全赖容总理谋一良策了。”
唐绍仪没听出何绍明话里的真正涵义,但他以为这不是绕圈子的时候,应该直舒胸臆,“唐某今晚前来,是想问一句:大帅真的是想建立民主、自由的理想国度,还是准备晚些时候?”
何绍明听完唐绍仪的话后,不禁楞住了,“总理何出此言,我堂堂的共和国缔造者,根本就不过问政府之事,只是点出大略方向,而后一心抓军队建设……此等表示,仍不能总理之疑惑?”
“非也。属下相信大帅绝不会称帝,然仍有官办商业之嫌疑。”
唐绍仪显然有备而来。不说别的,当初在关东,整整两年的时间里,整个政策几乎完全是向军队倾斜的。甚至为了保障军队供给以及军费开支,何绍明甚至直接将政府旗下的一些产业划归到了军队名下。
“我什么时候……”何绍明突然想到了什么,“总理是指军队在关东几个厂矿的股份吧?”
何绍明释然,随即笑着道:“总理误会了,那是军队的资产。”
但是唐绍仪没有发笑,“那军队是谁家的?”
何绍明的笑容僵住了,“总理此话怎讲?军队当然不是我的私产,军队是属于国家的,是民族的武力。怎么总理会有此问?”
“那么,属下请问:在政府财政如此紧张,就要断炊的时候,军队竟然还拥有大量的商业股份,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