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终极调教> 一四三 一本万利(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四三 一本万利(三)(2 / 2)

终极调教 小雨清晨 更新时间 2019-10-05

一个半小时以前。或者说。今天早晨八点整。当李局长掏出钥匙。刚刚打开自己办公室房门的时候。这位侦察员出身地局长。仅仅第一眼。就发现了自己的办公室中。绝对遭遇了不速之客。

这并不难以发觉。靠在窗边。平常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黑色办公桌上。当时正方方正正地摆着十几页纸张。

也就是此时。正待在李局长手中的。十几页薄薄的纸张。

不。十几页沉甸甸地纸张。

纸张本身并不希奇。既不是古董文物。也不是名家名作。它们一点都不贵重。是那种大街上的任何一家文具店都有销售。只要嘴皮子没有被胶水沾在一起。就可以随便杀杀价。随便用十几块钱买到四百张地a4纸张。

纸张上的文字也并不希奇。既不是狂草。也不是隶书。它们非常容易辨认。是电脑屏幕上最常出现的。印刷品上也应用最广泛的宋体汉字。

汉字本身也并不希奇。既不生僻。也不复杂。它们用得是最正规的语法。最大路的白话。每一个字都属常用。每一个句子都相当流畅。

但是。正因为如此。正因为太清晰。太明白。太大路。太流畅。它们的分量。也就太沉重了几分。

因为。这是一份清晰、明白、大路、流畅地检举信。一份只要那位不速之客愿意。随时都可以翻印出百份千份万份的检举信。

一份正正规规的检举信。一份非比寻常的检举信。一份关系到会议室中每一位官员政治生命的检举信。

虽然在和谐社会中。用“正规”来形容检举信。是一件很可笑。也很可悲的事情。

不过。在纸张、格式、行文等等框架上。这份检举信。确实和其他的。李局长。以及在座各位官员们每天都会看上十几封的检举信。几乎一模一样。别无二致。

是的。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地按顺序列出了被检举者的姓名、检举事件、事件时间、事件知情者等等等等具体讯息。

而不同地是。非比寻常地是。这份检举信上的姓名。也未免太多了一些。

二百五十三个姓名。二百五十三位公务员地名字。

不用数。哪怕闭着眼睛。李大局长。也可以瞬间想起这个数字。瞬间想出其中四五十个名字所对应的面孔。

经过会议刚刚开始时。十一位高官的连番确认。这些名字。都是星城市中。较为基层的公务人员。他们的职务、身份、以及社会影响、都普遍不高。

可是。这并不代表着。官员们就可以因此松一口气。

因为。在座的十一位官员。虽然并不全都是专业的反腐人士。可是。能在这个时候。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官员。哪一位不是心怀山川之险。腹有城府之深的人物?

从检举信上列出的检举事件、事件时间、事件知情者等等等等信息中。这十一双老辣的眼睛。早就从中看出:

这些详细到甚至就连几分几秒、几块几毛都列出来了的检举内容;

这些具体到甚至就连门牌号码。坐立位置都写下来了的事件经过;

这种言之凿凿。详细无比的检举。怎么可能是空穴来风?怎么可能是凭空捏造?

就算此时还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取证。但仅仅就从检举信中透露出来的。这些惊人详细的信息中。十一位早已修炼成精的官员们。就几乎全部都可以肯定。这些检举内容。不调查则已。一旦调查。绝对是一件件的铁案如山。

这绝不是凭空臆断。

此时。坐于靠近窗户的位置。面前的小烟灰缸中。早已经满满当当地插满了烟头。面前的环形会议桌上。早已经密密麻麻地洒满了烟灰。但仍然一支连着一支。不停熄烟。又不停吸烟的检察长。他额头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汗珠。他那只似乎极力想要稳稳地握住纸张。但却止不住颤抖哆嗦的左手。以及这位作为检察长的专业人士身上。这种再也不顾及喜怒不行于色的表现。就已经为这一切的推导。这一切的判断。提供了最有力的说明。

是的。他的手中。也有一份检举信。

在座的每一位官员手中。都有一份检举信。

这并不是复印分发。而是他们在一个半小时以前。或者说。今天早晨八点钟左右。在各自刚刚推开办公室房门的时候。第一眼就发现的好东西。

李局长可以肯定。虽然每一位官员。此时都正如他一样。正在仔细地。来回地翻看着手中的文件。但每一位官员。也肯定和他一样。此时都恨不得将手中的文件。直接撕成粉末。塞进肚子里。让它们永远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外。他还可以肯定。如果检举信上。仅仅是两三个人的姓名。那么。面对如此详细确凿的检举内容。在座的各位同僚们。绝对会先暂时顺遂那个该死的不速之客的心意。第一时间行动。针对检举内容展开调查。接着。再调集最大的力量。把这个胆大包天。半夜连闯了这么多家政府部门的杂碎找出来。撕成粉末。

可是。现在没有人存着这个心思。或者说。没有人敢存着这个心思。

检举信上。有二百五十三个姓名。

二百五十三个。这个数字。仅仅是想一想。就足以使任何一个脑子还没被门板夹扁的官员不寒而栗。

二百五十三件与公务员相关的案子。虽然有大有小。有严重有琐碎。但如果同时爆发。那别说在座的仅仅是市委。就算是更高一层的领导。那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也就是说。如果真正按照检举信上的内容。展开针对如此多的公务人员。哪怕是低层公务员调查取证。那么。爆发出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件后。在座的十一位官员中。哪怕还能够剩下一位。还能够剩下一位幸免于难。还能够继续保留官身。能够贬到大山中。到哪个鸟不拉屎的旮旯堆里继续做个村长。那都是上天赐予的仁慈。无可想象的奇迹。

幸好。这种比空调冷风要凉快一万倍的事情。并没有直接发生。

幸好。这个该死的的小偷。并没有把他们逼到那种绝境。

幸好。这个该碎尸万段的杂碎。并没有把他们逼到不得不行动的田地。

幸好。这个不速之客。在检举信中。明显为他们留出了一线生机。花费了足足0。1%的精力。对“人性”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在座的各位公仆们。才能够继续烦恼。而不是直接绝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