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风云传奇> 西湖。断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西湖。断桥(2 / 2)

大明风云传奇 一景之月 更新时间 2021-07-09

“恩……不错是一首好诗啊”。声音是从少年的左边传过来的。顺着声音少年和来人将眼睛望向了声音发出的地方。少年发现,这声音来自一座桥上。少年是个读过书人,知道这座桥叫做断桥,是当年白素贞和许仙相遇的地方,所以一般的时候,这座桥都会有一些游人来观赏,但大多数为西湖附近的达官贵人的小姐和夫人以及那些还没有出家的农家小姑娘。所以在断桥游玩的大多为女人。但今天少年看见的是一个男人,而且还是一个翩翩美少年。他的背后背着一把长长的宝剑,宝剑比一般江湖人的剑要稍微的长了半寸。他穿着一身雪白雪白的长袍。整个面部都长得很是俊美。少年自己自认为自己长得还不错。但不知为什么此时看了桥上的这个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少年,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异样的美。这种美很少见,但很耐看。为此少年抬头最次看了看桥上的少年发现他正拿着一双好看的眼睛注视着桥下面的他们。

“喂,刚才那首诗是你写的吗?”“哦,一时之作而已,没什么。”说完少年向桥上的那位少年抬了抬手。桥上的少年也意思的拱了拱手。“兄台贵姓”?“我姓于单名一个谦,字廷益,号节庵。钱塘江人氏。到此刻我们才知道这个吟诗的少年叫于谦,此时的他只是一个游玩的读书人,可谁想到在二十年后,他将挺身而出,奋力挽救国家的危亡,并成就伟大的事业,千古流芳。

“这位是我家的管家,姓徐名清福,也是钱塘江人氏。不知兄台贵姓啊?”“我啊,我的名字可就奇怪了,一般的人我还真不想告诉他呢,不过今天我心情好,刚好我刚才又偷听了你的好诗,所以就当我回你一份人情了,我姓景,名若轩。也是钱塘江人氏。”“呵呵……感情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了。”“是啊,古人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来牵。感情我们今天是有缘了”。“这个自然”。“那不于找个地方好好喝两杯,怎么样?”说完这个名叫景若轩的少年展身一纵从断桥上轻轻的飘落了下来。看的出这个少年是练过武功的而且功力还不浅。因为要从不高的断桥上飞身下来,这个并不难,很多的武林人物都能办得到,但要从断桥上展身飞过断桥下面的西湖并不沾一点水分,这份功力一般的江湖高手都不一定能办得到,至少江湖上能办得到的都是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这一点于谦是知道的,虽说他是文弱的读书人,但父亲于人来是朝廷命官,和一般江湖上的武林高手都有些来往,所以年少的时候,于谦总是喜欢听于父讲一些江湖武林高手的狭义的精神和高超的武艺,并对之很是向往,但他家是世代书香门第,读书也就是他生下来的使命。记得在年少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和尚,拿着一把很重的禅杖和一圈很大的佛珠。他的手很大,双手很有力气,轻轻的就将于谦抱了起来,抱起来的时候,于谦感觉就想在飞一样,记得和尚将他抱着看了很久,而后对父亲说了于谦一生都为之奋斗的话“这是将来大明救世的宰相呀。”

于谦记得那年他七岁,那个大和尚在他家住了整整三天,在这三天里大和尚抱着他讲了整整三天的江湖上的各种传奇。并让他了解了很多的武林武功。可三天后,大和尚就不知所踪了,直到后来福伯告诉他,大和尚是一个武林高手,到他家来是让他的父亲帮忙救一个人,那个人对老百姓很重要,但父亲和大和尚都没有将那个人救下来,并且大和尚还为此犯了事,大和尚为了不连累他们家人,所以在一个黑色的夜里悄悄的离开了他们家。

从那时起,小小的他心里就记住了一个真理,一个人的武功再高都有限,挡不住敌人的千军万马。所以要想真正的精忠报国那只有一个途径——读书,考科举。总那一刻起小小的于谦就将自己完全交给了那厚厚的诗书了。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为进士。

“哎,我说于谦兄,你到底去不去啊?”少年似乎有点不耐烦了,所以问话的时候声音未免大了点,这时站在一旁的福伯似乎也对桥上的少年不满了要知道在家,连姥爷和夫人都对少爷说话客客气气的,从小到大他就没有看见老爷和夫人对少爷凶过过更不说像这样大声的嚷嚷。这在他们于府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看了看从桥上飞身下来的少年,不知怎么的他从心里就有点反感,至于为什么,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并不是他对他家少爷那样没礼貌的大声嚷嚷,这点似乎没什么,在他的印象里,少爷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人,府里的人上到老爷夫人,下到他和佣人无不对他充满着喜爱和敬爱。可不知今天他看见这个少年心里就有点不舒服。至于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也许就是他的武功和他背上的那把宝剑吧。在他的印象里,那些所谓的武林高手没有一个是好人,大多数都是打着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旗号,到处干得都是一些欺压老百姓的勾当,这些所谓的江湖的事,他并知道,但在于府他是总管每天都见到一些所谓的武林高手,见面的时候他们总是对着他谈起着江湖上的种种见不得人的事,听多了,让他的心里不由的起了厌恶的心里。所以今天他一看见桥上的那个少年背着一把宝剑心里就厌恶。

“少爷,我们回家吧,姥爷和夫人还在家等着你回家吃饭呢?”说完他拉了拉于谦的右手。由于惯性,于谦的身体也不由自主的跟着福伯走动了起来。“哎,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气味相投的人又走了,还准备去喝两杯,看来是不行了”。“哎,看来知音难求啊!”

“若轩兄,我去”!这下意外到出景若轩的意外,本来他就看见了于谦被他的管家给拉走了,可此刻于谦却笔直笔直的站在自己的面前了,并还要和他一起去喝酒,这个变化来得太突然,所以一下子他都忘记了该去干吗?“艾,若轩兄,走吧。”“那里去啊……啊?”“喝酒啊”!“喝酒?哦?喝酒……”。“那里喝啊?”突然的变化似乎让背剑的少年适应不了,一时对着于谦的提问不知所措。本来他是看着于谦走的,而且他也看得出于谦并没有想和他喝酒的意思,并且通过对话和于谦的衣着他就看出于谦是一个官宦家的公子,他也知道像他们那样的人家里,礼仪必定很重要,所以既然让老管家出来找他回家吃饭了。他本来是拿喝酒来试试于谦的,并没有当真的,因为平时都是他一个人喝酒,他都习惯了一个人喝酒,在他看来一个人喝酒也没什么不好,但不知为什么他今天对于谦有说不出来的亲切,所以在说话的时候,他都带着嚷嚷的叫声,并不是他故意的,因为他平时很少和人说话,自从在十三年前他的父亲被宫里的太监害死了,他就再也没和别人说过话,除了师傅不痴和尚,他就没有和别的人说上什么话,在他七岁那年,父亲得罪了宫里的太监王振,从那一刻他的心就没有安静过,先是父亲被杀,接着母亲自杀。他就开始不说话了,用一双冷峻的心去看待这个世道。为了强大和为父亲报仇,他选择了随师傅不痴和尚练习武艺。不痴和尚是父亲生前的生死之交。他为了救父亲曾经还找过于连大人,但后来还是没有将父亲救出来,父亲还是被太监王振害死了,不痴和尚一时气愤杀了王振身边的一个管事的太监,那时王振的实力还不是很强大,加上不痴和尚有一身高强的武艺,所以并没有全国通杀他,但秘密的派了不少宫里的高手来追杀他,为了不连累于大人,不痴和尚置身带着他远走大漠,在大漠的这十三年里,他拜了不痴和尚为师。从此他就开始跟着不痴和尚学习他那高强的武功了,直到前些日子,他才将不痴和尚的天山十三式剑法和燕子飞轻功、菩提内功心法学会了。在大漠的十三年里,不痴和尚不停的谈论着当前他和于大人为了营救自己父亲的事迹,每次讲到一半的时候,他总是不停的大骂王振,骂到最后,他自己也不骂了,在大漠的十三年里,他除了每天认真的习练不痴和尚传授的武艺,就是不停的听不痴和尚谈论一个人,每次谈论的时候,他总是发现师傅的脸上总是充满了笑容。对这个人总是不停的大加赞赏,还告诫他以后如果遇到这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的保护他,不管他让他干什么都要干。每次师傅讲他的时候,他总是想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和为什么要自己那么做,但每次他都没有问。直到在他十二岁那年,师傅突然从出去了一个多月,并让他不要偷懒。但师父并没有告诉他,他去那里,只是告诉他,他要远行一趟。

一个多月后,师傅回来了,还给他带来了很多好吃的梨和好吃的葡萄。他当时吃得很是开心。他到现在他记得师傅那天回来很高兴,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还不停的念着一首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傅念得很大声也很高兴,他看到师傅那么的高兴,所以他也忍不住的说是好诗,不曾想到平时严厉的师傅那晚听到他说念的是一首好诗时,很是很激动,为此他感到很是不解,为此他打着胆子问起了师傅这首诗是谁写的。那一晚他记得很是真切,师傅对他的问话并没有半点的不高兴,相反他很是高兴。他将他拉到了自己的身旁,将这首诗对着他反复的念了两遍,而后很严肃的告诉了他写这首的人,他叫于谦,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于是那一晚他就记住了这个叫于谦的人。

后来他才知道师父那一个月里,只身去了中原,为的就是看于谦,并且还打听到了于谦在永乐十九年,考中了进士。

他常常听到师傅一个人谈论着于谦,在他的记忆里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当时的他还小,加上每天还有许多的武功要练习,所以当时他没什么,可随着年龄大了,他心里总有一种**,随着武艺的精进,年龄的增大,他心里的那个**就越来越强烈,那就是亲眼见一见于谦这个人,和他一起痛痛快快的喝一场酒。酒是在他十六岁那年学会的,一个年轻的少年每天要练习很多的武功的精要,加上大漠的夜里气温变化很大,常常白天很热,夜里很冷很冷。有时为了抗寒,他也喝上一口,慢慢的他发现他越喝越想喝了,渐渐的他发现酒的确是个好东西,不仅能帮助他对抗大漠夜里的寒气,还可以帮他解乏,有时累了他就会喝上一两口,慢慢的一两口,变一两小壶了。就这样他喝上了酒。

对于他喝酒,师傅从来都没有干涉过他,只是让他不要将自己给喝醉了,他常常对他说“一个真正的侠客是不会喝醉酒的”。师傅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异样的沉重,他到现在还能回忆起师傅当时说这句话时候的表情。对于师傅的话他是从来没有怀疑的,就好像他一直坚定一个少年就是大明的救世宰相一样。对于他说的话,他一直都认为是对的,所以他从来都没有忘记。因此他喝了四年的酒,从来都没有将自己喝醉,因为他坚信“一个真正的侠客是不会喝醉酒的”。

“若轩兄,我到知道一个好喝酒的地方,你跟我来吧。”“啊,哦,好”

于谦说完就带着景若轩上了断桥,沿着桥面走了补个多钟头,景若轩就看见前面有一家很小很小的酒家,与其硬要说是酒家,不于是一家小的茅草屋,只不过是茅草屋的外面挂了一张西湖酒家的大旗而已,那大旗是有一块很鲜艳的黄布做成的,上面的西湖酒家四个大字到是引起了景若轩的注意,很显然黄旗上的几个大字是一个书法行家写的,他虽说长期住在大漠,每天面对的是滚滚的黄沙。他在大漠除了练武功还是练武功,但他的父亲毕竟是一个读书人,虽说他们早早的就被太监王振给害死了,但他父亲确实是一个书法行家,当年他父亲考科举的时候,就是因为他写得一手好书法,主考官才将他点了一个秀才。因此他父亲对自己的书法很是看重,每天晚上都要练习半晚才肯睡觉。那时候景若轩还很小,但每天都看见父亲在练习写字,他看着好玩,就嚷着让父亲教他练习写字,可以说景若轩认字就是练习写字开始的。父亲见他也喜欢练习书法,就每次写字的时候,带上了他。刚开始的时候,他都是看着父亲写字的,就这样看他都看了两年,那时他四岁。在他六岁的时候,父亲准备开始让他练习写字的时候,他们却被太监王振害死了。

后来他跟着不痴和尚去了大漠,但不痴和尚每天在大漠里教他武艺的时候,教了他简单的书法练习,因为在他所有武功里,他的天山十三式都是有汉字里的九个大字演变而来的,这九个汉字分别是东、西、南、北、中、春、夏、秋、冬。在这九个大字里,西最不好练,不仅要顺着汉字的结构来练习,还要将后面的七个大字融合在一起,这样天山十三式才能发挥更大的威力。在大漠里,不痴和尚一直都没让他练习这九个汉字中的“西”字。因为西字是天山剑法里的精要,练不好就会走火入魔,那么其他的八个字剑法都白练了。不仅如此,严重者将会终身残废,所以为了慎重起见,一般的人都不会轻易的练习这个西字剑法。

景若轩是在十六岁那年练成此剑法的,这个还是因为他聪慧,更重要的是他练习过书法,知道西字的各个构造,加上他将前面的五个字融合到了大漠的具体方向位子,配合着大漠四季的变化,他终于在十六岁那年将此剑法练成了,为了练习这套天山十三式,他从十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了。单单这个西字剑法他都在大漠里练习了整整三年。在这三年里他用剑将这个“西”字不知练习了多少遍,不知在的大漠的狂砂里写了多少回。所以今天他一看见这个西湖酒家就知道,这几个大字是一个行家书写的。

“若轩兄,看什么啊,请进啊”?说着于谦抬脚就进了门。景若轩虽觉得有点不妥,但还是跟着于谦进了门。

如若单从外面来看这家酒家,那这个酒家的确算小得了,但一进屋你就发现他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小,相反的它里面还很大。它的里面只有几张酒桌,看得出酒家老板并不是一个很想赚钱的人,再次开一个酒家,也许就是为了找一乐子。酒家里面很干净,几乎是一尘不染。几张酒桌摆放得很有规则,一个字排开刚好成一个“明”。店老板是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妇,男老人大约六十几岁的样子,他穿着一件普通农家人家的衣服,留着一把山羊胡子,脸两边的罐骨很高,一双不大的眼睛配在他的脸上刚刚好,他唯一值得人注意的就是他的那双手,那双手出奇的大,,大得简直不可思议。他能一只手就能拎起一张很大的酒坛。女老人看上去没有那么老,大约四十多岁的年龄。她穿着到比男老人来得鲜艳,看的出她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漂亮的人,因为她长着一张很好看的瓜子脸,一双眼睛很好看,虽说眼角都长满了皱纹,但丝毫不影响她的那双好看的眼睛,此时的她正在擦着于谦和景若轩坐的那张酒桌上。从小店的排字看,于谦和景若轩他们刚刚好坐在了“明”中的日字中的一横上。小店的客人不多,所以很是安静,加上外面就是西湖。所以这里的确是一个喝酒的好地方。

“于少爷,您带朋友来喝酒了,今儿我这里有最好的绍兴老酒,要不要给你们来点?”说话的是小店的男老人,看样子他今天很高心,连整个西湖最好的绍兴老酒都拿出来了。“绍兴老酒啊,好。给我们来点吧,菜吗还是老规矩吧”!看样子于谦是常来这个小店。

“好咧,您稍等一会儿,马上就好,反正今天也没什么客人。我今儿也没什么事,就当我自己配自己喝酒了。”男老人似乎见到了于谦很高兴,准备酒菜的时候,很热情。

“于少爷,这位是您的朋友啊?长得可真好看,像一个女孩子一样,哦不是应该是长得比女孩子都漂亮。呵呵……”这下说得景若轩很不好意思,他自认为他的脸皮是够厚的,可今天还是脸红了。而且滚烫滚烫的。女老板娘似乎很喜欢看景若轩脸红的样子,在他脸红得像关公的时候才笑呵呵的离开了他的身旁。<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